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穿上“老年時光衣” 共情長者的身心狀態(tài)
穿上“老年時光衣” 共情長者的身心狀態(tài)

2019-06-1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志愿者體驗“老年時光衣”

“老年時光衣”

■ 本報記者 李慶

如果有一件時光衣,穿上它,就能帶你穿越到未來,化身成70歲的自己,體驗一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的生活,讓你對他們那個年紀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種種產(chǎn)生最為直接的觸達和感受,你,試不?

近日,清華大學人因與工效學研究所在以人類福祉為中心設計的宗旨下,開發(fā)了一套“老年時光衣”。穿上它,就可以體驗和感知70歲的自己身體各項器官發(fā)生的變化。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體驗,讓大家更共情長者的身心狀態(tài),并引導體驗者思考與老年人的關系,從而減少對老年人的誤會或不諒解,鼓勵用更體諒的態(tài)度與老年人相處,并以行動關愛長者。”饒培倫表示。

饒培倫是清華大學人因與工效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清華人因”)博士生導師、教授,自2012年開始,他帶領團隊開始進行“時光衣”的研究。通過反復不斷實驗,該項研究成果于近日首次發(fā)布推廣,并向公眾免費開放體驗。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0位體驗者參與了免費現(xiàn)場體驗。

這款時光衣究竟蘊藏何種玄機,如何將一個生機蓬勃的青年人變化成一位蒼老無助的老年人?

讓你無法忘卻的一次體驗

周一,早上9點,清華人因所的實驗室里體驗者已陸續(xù)到訪。

小宇是中國礦業(yè)大學工業(yè)工程專業(yè)大二的學生,作為今天的第一個體驗者,小宇略帶興奮和期待的穿上了體驗衣。她穿的這件紅色馬甲負重5公斤,脖子、手腕、膝蓋、腳腕統(tǒng)統(tǒng)被包裹,塞上耳塞,戴上大而寬的眼鏡,整個行頭穿戴完畢后的她儼然像一位戰(zhàn)士,等待出發(fā)。

此次體驗,小宇的第一項任務是吃藥,有治療糖尿病的藥,還有維他命。但沒想到“吃藥前看說明書”這個動作讓她舉步維艱。“我根本看不清說明書上的字,畫面是花而模糊的,看到的東西都是黃色并伴有斑斑點點。倒藥丸時,手的靈敏度和感知很差,并伴有抖動不穩(wěn),很難控制藥罐角度,會不小心一次倒很多。”小宇說。

第二項任務是夾豆子,用筷子將一個碗里的豆子夾向另外一個碗。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小宇感受最深刻的是關節(jié)重,抬起費力,拿筷子的靈敏度受限。

第三項任務是超市購物,她需要在超市貨架中找到不同口味的餅干和蛋糕派,并找出生產(chǎn)日期,以及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含量,還需要將不小心掉落的物品拾回貨架。“從高處拿東西時,關節(jié)受限,墊起的腳踝疼痛無力。由于身體的重量大多集中在腹部,站久了腰疼,而且撿東西時彎腰更困難。”

第四項任務是上下樓梯,這項任務讓小宇印象最深的是下樓時沒有平衡力。由于膝蓋和腳踝有負重,膝蓋疼痛,腳步重,每走一個臺階都很費力,因此速度變得很慢,眼睛能夠看到的范圍也很有限。

最后一項任務是看手機視頻。因為耳塞影響了聽力,加上外界的嘈雜,她根本聽不清視頻里的聲音,只能將注意力放在畫面上。“雙手拿手機時手臂很累,脖子也很累。畫面呈黃色,且模糊不清,就像鏡片上有黃沙無法看清晰。”

“整場體驗下來,感受最深的就是身體重,邁不動步,看不清、聽不清,情緒也開始變的急躁。”小宇總結(jié)道。

同樣是來自中國礦業(yè)大學安全專業(yè)的王雪雪,體驗的是清華人因研發(fā)的另外一套VR體驗衣,在虛擬現(xiàn)實場景中的感受上卻也大同小異。

“桌子上的書本字體太小,根本看不清,覺得生活中的很多字體設計對待老人很不‘友好’??礀|西一片朦朧,身體不平衡,那個瞬間特別希望有一個拐杖。蹲起的動作特別困難,撿垃圾時,不自主地會將動作分解為分胯—彎腰—撿東西—借力站起。”王雪雪感慨道。

老年人的需求,你知道多少

“人因關注的領域和研究方向,通俗來說就是關注社會上所有人的實際需要。中國人口老齡化總量大、發(fā)展速度快,老年群體始終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之一。通過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城市建筑、信息技術等領域雖然快速發(fā)展,但其中并未體現(xiàn)出專門針對老年人去做的各種設計。眼下,社會公眾對老年群體關注度的缺失,已經(jīng)不能單靠教育和呼吁來達到目的。人因通過模擬老人的身體狀態(tài)研發(fā)的時光衣,可以提前讓公眾體驗變老后的感受,從而更加關注和關愛老年群體。”饒培倫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老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免疫功能也會逐漸下降,生理機能逐步退化。由于老年人健康狀況和社會角色的改變,容易產(chǎn)生悲觀、抑郁、孤獨和焦慮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和情緒。如今的家庭模式越來越小型化,子女忙于工作而無心照料在家的老人,更別說精神上的交流,因此,很多老年人精神狀態(tài)比較差,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和理解。

被問及身邊接觸的老人們狀態(tài)如何時,體驗者小宇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奶奶,在她印象中,奶奶走路時總是彎著腰,沒走一會就嫌累,做什么都很慢。喜歡呆在家里,不愿意走遠,最多在家附近的河邊坐著聊聊天,聽力也很差。

同樣的問題,體驗者王雪雪感受最深的是她外婆——“外婆的眼珠看著很渾濁,容易流眼淚,視力模糊看不清。走路需要拄著拐杖,所以總不愿意出門,總愛坐在門口,癡癡地等待著孩子們來看望她。”

小宇和王雪雪眼中的“老人”,或多或少可以代表大部分老年群體的狀態(tài),比起時光衣的“噱頭”,其開發(fā)原理和科學性更讓公眾關注,那么,穿上這款時光衣,究竟能夠模仿幾成老年人的真實狀態(tài)?

饒培倫告訴《公益時報》記者,老化在每個人身體上的體現(xiàn)各不相同,時光衣研發(fā)的理論是依據(jù)科學界、醫(yī)學界對于老化現(xiàn)象的通用記載,通過查詢文獻、相關報告和數(shù)據(jù),走進老人群體做實地訪談等形式以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同時也結(jié)合了國際上已開發(fā)的相關體驗衣作為研究基礎。

“醫(yī)學界對肌肉力量的記載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力量會逐步下降。在時光衣中,雖不能改變體驗者的肌肉力量,但我們可以增加關節(jié)部位體驗衣的重量,通過解鎖任務來讓體驗者達到感知。再比如,多半老年人眼睛會出現(xiàn)眼底黃斑,我們就通過黃顏色的眼鏡片,并將鏡片進行點狀模糊等處理以達到逼真效果。”

盡管饒培倫與其團隊為此項研究付出不少努力,但他也不否認——這樣的體驗相較老人身體的實際感受還存在一定差距。

饒培倫坦言,體驗活動是為推廣來設計的,有些感知確實沒法完全與現(xiàn)實狀況相吻合,比如隨著身體的逐步老化,老人的記憶力逐漸變?nèi)?,這樣的感受和觸達是目前這件“時光衣”還不能達到的,這也是他們繼續(xù)努力的方向。

對老年群體的關注從呼吁轉(zhuǎn)化到體驗,這種落地嘗試的方式在國內(nèi)還不多見,這點讓清華人因所喜憂參半。“超過200人的體驗者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然而,我們的時光衣還需要面向社會,讓更多的人知道和參與。由于經(jīng)費有限,我們的老人體驗服現(xiàn)在只有4套,工作人員也有限,還無法實現(xiàn)更多公眾的體驗和參與。此外,與社會各界的合作推廣也在困擾我們,比如和醫(yī)院醫(yī)生的合作,他們其實是很好的實踐推廣者,然而他們卻有永遠看不完的病人。”饒培倫無奈地說。

采訪中,清華人因研究員劉雪茜告訴《公益時報》記者,目前實驗室共有4套體驗衣,自行研發(fā)的有兩套,每套刨去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為1千余元每套。另外兩套是從國外購買,每套價格為1萬余元。

雖然探索前進的過程中不乏各種困難和阻礙,但這一切并沒有使得饒培倫及其團隊放慢腳步,“除了通過實地體驗和感受來提升公眾對老年群體的關注外,我們也在嘗試通過和學校合作,以及倡導企業(yè)在踐行企業(yè)社會責任方面做更多推廣。”饒培倫說。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人體驗了這款時光衣。清華人因研究員劉雪茜對每位體驗者進行了訪談,并記錄在案。她希望在深入了解每一位體驗者真實感受的基礎上,與團隊伙伴們加快和提升對時光衣的優(yōu)化和處理。最讓她感動和欣慰的是,體驗者們從此開始懂得換位思考,慢慢地理解了身邊的老人,因此也愿意更多的給予老人們體諒和關愛。而作為體驗衣的研發(fā)人員之一,劉雪茜自己就感觸很深。

“我的爺爺奶奶已近80歲高齡,從前對于他們做事慢,說話慢會不由自主的不耐煩,有時會沒耐心等待。而現(xiàn)在,真正理解了他們之后,就會愿意主動放慢自己的節(jié)奏,對他們更多一點耐心。”劉雪茜感嘆道。

劉雪茜告訴《公益時報》記者,通過對時光衣的反復體驗,她不僅對身邊的老人更加包容呵護,對大街上的陌生老人也多了幾分悲憫和關心。比如,看到跌倒的老人,她愿意主動上前提供幫助,因為懂得他們的艱難和不易。

體驗者小宇向《公益時報》記者坦言,通過切身體驗后,她更懂得老人群體的生活不便,現(xiàn)在每每面對老人群體時,她會更多幾分耐心,說話也會盡量大聲一點,以方便老人聽清楚;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時,她會更加主動為老人讓座。她也希望通過《公益時報》向有關部門呼吁:城市各處的公共設施設備應更加人文便捷,尤其應該多為老年人考慮和設置。

體驗者王雪雪與時光衣親密接觸后,對“衰老”有了更為感性的認識。她說自己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父母變老時的樣子,心疼之余更倍添幾分珍惜,今后也會盡最大努力照顧好他們。“從少變老的過程誰也不想,卻無法回避,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這就是人生。通過這次體驗,以后我在超市購物碰到老人,一定會主動幫忙。以前根本不會注意:貨架上那些高低不同的貨物,老年人拿起來太費勁,而對于年輕人卻不費吹灰之力。幫老人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真的是舉手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