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據(jù)了解,目前深圳公益組織多達1702家,涵蓋臨時救助、大病救助、特殊人群關愛、助學助殘、情感護理等多個領域。除部分組織可以通過政府、企業(yè)獲得一定的資助,保證機構的正常運轉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公益組織在為了項目奔波的同時,還在為籌集經(jīng)費而弄得焦頭爛額。
如何看待公益組織的集體資金困境?多名公益人士表示,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夠加快職能轉移的腳步,擴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范圍;另一方面,草根組織也因加強自身籌資能力,應對競爭。
基金會、企業(yè)資助方向明確
深圳在改革浪潮中成長了一批優(yōu)秀的企業(yè),它們壯大之后,為了回饋社會,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紛紛設立基金會,成為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的重要資金來源。遇到資金困境的公益組織,能否從它們那里獲得資助呢?
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鄭英表示:“基金會目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的項目都會嘗試一些,但是不會很多,等到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再重點選擇一些效果好的項目進行資助。”她認為,基金會資助項目并不是什么項目都給錢,更多的時候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成立于1992年的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前身為老區(qū)建設基金會),是經(jīng)廣東省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地方性公募基金會,其目標是資助優(yōu)秀公益項目,為社會各界搭建公益平臺。
該基金會秘書長李光明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隨著慈展會的舉行,除了原有的“深喀1+1”項目一直持續(xù)開展外,基金會的重點已經(jīng)轉為舉辦公益項目大賽,以公益創(chuàng)投的方式創(chuàng)新公益慈善項目競賽模式,推動中國公益慈善項目標準和品質(zhì)的提升。“我們作為一家功能性基金會,與資助型基金會不一樣,資金和資源有限,主要還是為公益組織搭建平臺。”
在深圳成功轉型為公募基金會的壹基金,一直被認為是公益界的“豪門”——不差錢。從成立到現(xiàn)在,壹基金也先后與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深圳市登山協(xié)會合作組織過多次公益活動,并為它們提供資金支持。
壹基金傳播總監(jiān)姚遙告訴記者,包括壹基金在內(nèi)的絕大多數(shù)公募基金會、企業(yè)自己的私募基金會現(xiàn)在方向都很明確,在選擇資助項目的時候都會選擇與基金會方向一致的項目,比如救災項目,基金會方面會根據(jù)救災項目的標準去評價篩選。其他非相關領域的相對都很難申請到,而情感護理的項目就應該找關注情感護理方面的基金會。
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空間需擴大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社會組織7484家,其中,公益組織多達1702家,包括臨時救助、大病救助、特殊人群救助、助學助殘、情感護理等多個領域,為一些特殊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健康和陽光,同時也彌補了政府在某些領域的公共服務空白。然而,由于服務對象缺乏特定的政府主管部門,大多公益組織很難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只能靠自己去向社會籌款。
比如鵬星家庭暴力防護中心,是國內(nèi)首家民間反家暴社工援助中心,也是深圳市第一家家庭暴力及防護研究中心,社工以受暴者、施暴者或其家庭為服務對象,運用專業(yè)知識、方法、技巧,協(xié)助求助者走出困境,緩解問題,改善求助者以及家庭的現(xiàn)狀,恢復家庭和諧。然而目前也只能靠機構的其他項目支撐運營。
記者了解到,從2009年開始,深圳市民政局設立“深圳市福彩公益金種子基金”,對深圳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公益組織項目進行資助,幫助他們快速發(fā)展。每個項目可獲得30萬—50萬元不等的資助,對于公益組織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金額。截至2011年底,共資助了五批幾百個公益項目,然而,之后該種子基金中斷。
多名公益組織從業(yè)人員向記者表示,深圳號稱慈善之城,深圳人的確非常有愛心,公益組織數(shù)量也比其他地方多,要想做好公益項目,最好“傍大款”,得到一些企業(yè)、基金會的支持,否則生存發(fā)展常常面臨無米之炊。
而純民間、無背景的草根公益組織,既無法得到關注,又不能去公開籌款,從一出生就面臨資金方面的掣肘,所以希望政府能夠加快職能轉移的腳步,推動并擴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范圍和力度,為社會組織的發(fā)展“騰”出一些空間。
(據(jù)《南方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