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專欄 > 寄宿制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的唯一措施
寄宿制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的唯一措施

2015-06-2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徐永光

南都基金會理事長

徐永光/文

留守兒童大多與祖輩老人一起生活,少數(shù)的由親友照管,還有一部分孩子單獨生活,處于無人監(jiān)管和教育的狀態(tài),他們在學習、生活、情感、品德、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

寄宿制教育對于兒童成長的正面影響在世界各國普遍受到肯定。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也強調學生要“敬業(yè)樂群”。對于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來說,通過寄宿制學校的規(guī)范化管理和集體生活,有助于這些父母不在身邊、缺失家庭教育的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增強組織紀律觀念和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同時可以降低留守兒童的安全隱患。

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安徽懷寧縣江鎮(zhèn)初中留守兒童家長自愿捐款支持學校辦寄宿制“托管班”,一度成為安慶市留守兒童教育的“模范”。結果以“亂收費”為由被解散,引起家長的抗議。

而我也曾在對留守兒童集中的湖南、四川等地50多所希望小學的實地調查和校長座談中了解到,雖然學校對于留守兒童寄宿制非常認同,但還沒有一所學校有能力實施留守兒童寄宿制教育。原因是農村學校依然面臨經費短缺、師資缺乏的困擾。一個學校幾年前為了“達標”砸鍋賣鐵建起了計算機教室,卻花不起電費開計算機課,現(xiàn)在準備以50元一臺的垃圾價把電腦處理掉,校長認為“收點錢總比做擺設好”;有的學校因師資不足,一個班級擠了八九十名學生。

可以說,寄宿制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難題唯一有效的補救措施。實施留守兒童寄宿制教育需要修建學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需要增配老師和管理人員。這一切都取決于資金的投入。

為此我建議,首先,以中央財政投入為主,加快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步伐。建議在已經實施的西部地區(q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的基礎上,繼續(xù)以中央財政投入為主,地方政府匹配適當資金,分若干年時間實現(xiàn)留守兒童寄宿制的目標。

其次,政府應支持社會力量關注和捐贈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的設施建設。企業(yè)的這部分捐贈應準予在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目前一些地方出現(xiàn)的留守兒童家長自愿付費委托學校對子女進行托管的做法,是在學校寄宿制條件尚未具備的情況下,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過渡辦法,符合家長和孩子利益,不應簡單以“亂收費”為名加以取締。

(據(jù)徐永光個人網(wǎng)站,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