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人物自述 > 湯敏:只有能推廣的才有意義
湯敏:只有能推廣的才有意義

2017-06-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湯敏為2015屆“小鷹計劃”代表授旗

湯敏在廣西鄉(xiāng)村學校做調研

“給學生藝術訓練很重要,因為隨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未來幾十年將有很多工作被機器取代,但藝術領域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會輕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2017年5月23日,友成企業(yè)家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友成基金會”)“1教室”全國中小學藝術普及教育項目兩周年匯報總結在河北省灤平縣舉行。灤平縣是這個項目的首個試點縣,當天,趕在出差前,湯敏擠出兩個小時趕到現場,與一線教師進行了交流,并把每一位老師對項目的看法和感受用手機拍了下來,發(fā)到朋友圈。短暫停留后,他又匆匆忙忙趕往機場,奔赴下一個項目地考察。

這是湯敏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談到教育創(chuàng)新,湯敏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和用不完的精力。而解決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問題、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推動教育公平,也是湯敏加入友成基金會六年多來主要推動的事情。他希望通過基金會的努力不斷發(fā)現社會痛點,并針對這些痛點開展公益試驗,試驗成功之后再由政府進行大規(guī)模推廣。

不久前,友成基金會剛剛過完十周年生日,作為基金會的副理事長,湯敏以《公益行動更需要創(chuàng)新》為主題進行了演講。從經濟學家到公益人士,從理論研究者到社會創(chuàng)新的行動者,是什么促成了湯敏身份的轉變?他如何理解社會創(chuàng)新的含義?就這些話題,《公益時報》記者對湯敏進行了專訪。

換一種活法

《公益時報》:從經濟學家到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從理論研究者到社會創(chuàng)新的行動者,是什么促成了你身份的轉變?

湯敏:幾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換一種活法》。其實我一直有個做點兒過去沒有做過的事的沖動。在幾十年的職業(yè)生涯中,我一直都在從事政策研究工作,特別是在推動中小企業(yè)的成長方面,但理論上說得多,我自己沒有真正操過刀。

六年前王平理事長找到我,她的一句話打動了我。她說:“中國這么大,有這么多經濟學家,多你一個少你一個也沒有什么變化,但中國特別需要行動者,需要能夠把理論變成現實的人。到友成基金會來吧,我們可以給你一個平臺,讓你去行動。”

當然,對公益事業(yè),我也不完全是個門外漢。很早之前我就跟隨茅于軾老師在山西開創(chuàng)了中國第一家民間小額貸款機構。爾后,我們在北京郊區(qū)辦了一個保姆學校,對推動家政市場的發(fā)展還做出了一點貢獻。后來在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我們也做了不少公益活動。但在這些活動中,我主要是“動口不動手”,只是出點主意而已,加入友成之后就是真刀真槍地干了。

《公益時報》:友成基金會最初的定位是資助型基金會,但不久就將“參與式資助”作為基金會的發(fā)展戰(zhàn)略。你如何評價這一戰(zhàn)略上的變化?

湯敏:就中國的基金會來說,如果完全把自己定位為資助型基金會,基本上是活不下去的。我們的基金會和國外的不一樣,比如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等,他們每年可以拿投資回報投入公益。但中國的基金會每年都有籌款任務,其實并沒有太多的錢,如果完全去做資助,錢從哪里來?

另外,現在我們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優(yōu)秀的公益組織并不多,所以我們提出“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我們做一些資助,支持小型的NGO和社會組織;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實操一些項目,在公益領域進行試驗。對我個人來說,我對這種實操性的問題更感興趣。我之所以加入友成,也是希望把自己的想法進行試驗。

只有能推廣的才有意義

《公益時報》:你在友成基金會六年多的時間里,主要在推動什么?

湯敏:這些年我一直在教育領域進行探索,希望解決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公平問題。當然,這些教育探索都不是簡單的教育方式,而是融入了互聯網的理念,都是有所創(chuàng)新的。因為如果不是通過創(chuàng)新的方式,不是借助技術的手段,那么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可能是無解的。教育公平不僅僅是教室或者其他硬件的問題,硬件問題反而很好解決,好的老師才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部分,農村地區(qū)對于優(yōu)秀教育資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教育扶貧的關鍵就是提高教學質量。

《公益時報》:如何理解你所說的教育創(chuàng)新,可以舉個例子嗎?

湯敏:最早我們是把城市的退休老師組織起來,讓他們到貧困地區(qū)去支教,效果還不錯。這些支教老師到貧困地區(qū)后,為當地老師一點點進行指導,使他們的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很快得到提高。但是做了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覺這樣做其實是杯水車薪,并不能解決所有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問題。

于是我們就開始了2.0版本的探索。我們把人大附中等優(yōu)秀學校的課程拍下來,用互聯網送到農村去,開展“雙師教學”,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也能上人大附中的課。三年多來,我們在全國20個省、100多個縣、近200所鄉(xiāng)村學校進行試驗,效果非常好,孩子們的成績平均提高了20分,精神面貌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而且,這種做法成本非常低,可以大規(guī)模推廣,鄉(xiāng)村教師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做了一段時間以后我覺得還不夠,為什么不能做得更活躍呢?于是我們的項目又升級到了3.0版本,我們嘗試把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的一些課程卡通化、游戲化,包括課外活動等,讓學習變得更加寬泛、靈活?,F在這種方法正在全國近20個縣進行試點,一旦成功,我們會在更多學校進行試驗、推廣。

《公益時報》:我注意到你反復提及幾個詞,如“試點”“試驗”和“推廣”,為什么如此重視這幾點呢?

湯敏:只有能推廣的才有意義。我們給自己的基本定位是,我們在前面做試驗,根據社會的痛點進行嘗試,試驗成功后由政府進行推廣。因為一家基金會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我們自己不可能大面積進行推廣。但如果這些試驗未來不能被政府大面積推廣,不能大面積去做,對于我們國家這么大的需求來說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因此,在一開始做試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方設法讓政府關注我們,不斷試驗那些政府可能會推廣的事情。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我們也摸索出很多有趣的方式,也看到有些公益組織做得非常漂亮,但成本非常高,或者說做起來非常復雜,只能解決一個村莊、一個學校的問題。

社會組織是創(chuàng)新的主體

《公益時報》:怎么理解友成基金會提出的“新公益”理念?你覺得新公益與傳統公益的區(qū)別是什么?

湯敏:新公益和傳統公益其實是同時存在的,而且我覺得很多公益機構和公益項目還是比較傳統的,但我并不是說傳統的就不好。那什么是新公益呢?我覺得首先是要解決社會中的痛點問題。第二,要用全新的手段去做,比如借助互聯網,工具的變化、技術的變化也是社會發(fā)生變革的推動力,能夠解決之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此外,我們要把精力放在主流的社會問題上,比如教育、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電商扶貧等,而不能局限于拾遺補缺。我們要做的是有可能大規(guī)模推廣的事情,這也是我們所說的“新公益”的一個表現。

《公益時報》:社會組織在社會創(chuàng)新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湯敏:社會組織是試驗和創(chuàng)新的主體,能夠推動社會重要領域變革,同時它也是政府和企業(yè)的一種補充。在社會創(chuàng)新領域,我覺得政府、企業(yè)和社會組織以一種主次的關系存在。怎么理解呢?在社會領域,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企業(y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力量,社會組織只是很小的一個力量。但作為第三部門,社會組織的作用又是不能忽略的。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第三部門調動社會力量和其他資源進行創(chuàng)新,關注社會議題。這是政府和企業(yè)做不到的,也是對政府和企業(yè)工作的補充和推動。

《公益時報》:你在友成基金會十周年演講中曾提到“集合影響力”,你認為這是友成在公益創(chuàng)新方面的特點之一。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概念?

湯敏:集合影響力有兩層意義。一方面,對于現有公益組織而言,我們要聯合起來推動公益發(fā)展。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公益機構就像企業(yè)一樣,單打獨斗。雖然說有些機構做得也很不錯,但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夠,畢竟一家機構的資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公益機構做的事情都一樣,同質化現象嚴重。

但公益組織又不同于企業(yè),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并不存在競爭關系。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單打獨斗呢,為什么不聯合起來?當然,我說的聯合并不是說要把所有的公益組織變成一個,而是大家分工協作,一起來做某件事。我們可以一起設計公益模式,還可以一起去和政府談判。這樣一來,我們的影響力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公益時報》:你如何評價友成基金會的第一個十年?你認為今后我國的公益行業(yè)將迎來怎樣的發(fā)展?

湯敏:友成的第一個十年是起步的十年、摸索的十年、成長的十年。我們從一批什么都不懂的人,變得比較成熟,有了自己核心的產品、理念和團隊,也明確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領域。應該說這十年時間我們沒有浪費。

我覺得下一個十年會是公益行業(yè)爆發(fā)式發(fā)展的時期。我的判斷是,屆時會有一大批企業(yè)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發(fā)展方向,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和財富,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家把自己的財富投入到公益慈善領域。我們還會看到很多家族式基金會、企業(yè)基金會慢慢走向國際化。此外,未來的基金會和公益組織將會進入更多細分領域,越來越專業(yè)化,同時也會有更多人投入公益行業(yè)。

■ 本報記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