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上海市嚴厲查處非法社會組織
上海市嚴厲查處非法社會組織

2018-07-1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網絡配圖

一家名為“上海市品牌服務促進會”的機構在網上發(fā)帖,稱與政府部門合作舉辦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的高峰論壇,歡迎各路企業(yè)報名參加。想在會上作主題發(fā)言嗎?來來來,跟機構法人代表私聊,交8萬塊錢就行。

遇到這樣的機構千萬長點心,它們很可能是以公益之名行斂財之實的非法社會組織——機構是未經注冊的,政府合作方是不存在的,服務“一帶一路”只是幌子——這類機構是上海正在打擊整治的對象。

從今年4月到現在,上海全市受理查處17家非法社會組織,勸散了家百濃兒童中心、青年徽商協會等非法組織;對于涉嫌非法斂財的“上海市品牌服務促進會”,市民政部門正聯合公安機關進一步查處。

打擊“離岸社團”、“山寨社團”

上海的社會組織正在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截至2018年6月28日,上海共有社會組織15707家,今年上半年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共有1008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8%,增速歷史罕見。

與此同時,非法社會組織活動也是屢禁不止。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介紹,非法社會組織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未經民政部門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以及被撤銷登記后繼續(xù)以社會組織名義活動的組織,也包括籌備期間開展籌備以外活動的社會組織;二是未經登記、備案,擅自在境內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的“離岸社團”、“山寨社團”等境外非政府組織。

去年年底,有關部門就曾查處一家“離岸社團”——名為“中國中小學生雙語教育協會”的中小學英語培訓機構,其與滬上27家培訓機構合作,在10個區(qū)55個點舉辦“3E英語測試”。但這家“協會”在中國民政部和上海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平臺都沒有登記信息,其活動實質主體“中國中小學生雙語教育協會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冊在香港的公司,未經內地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備案登記。

市社會團體監(jiān)察總隊介紹,有一部分被舉報的“未登記組織”,沒有在境內依法登記,但卻在香港登記了“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它們的名稱與境內社會組織十分相似,多數也冠以協會、學會、聯合會、促進會等名稱,在境內外開展活動。遇到這種情況,監(jiān)察總隊便會通過“香港政府一站通”官網進行數據比對后,如能查到境外登記信息的組織,依據《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的相關規(guī)定,移交公安部門負責監(jiān)管和執(zhí)法。

別借國家戰(zhàn)略之名圈錢

今年4月起,上海市民政局聯合市公安局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行動將持續(xù)8個月。今年3月和5月,市民政局已經先后公布兩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并發(fā)布協查公告。

有幾類非法社會組織是有關部門重點打擊整治的對象:

(一)利用“軍民融合”、“精準扶貧”、“鄉(xiāng)村振興”等國家戰(zhàn)略,“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等名義騙錢斂財的非法社會組織;

(二)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絡文化等宣傳文化領域開展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

(三)冠以“中國”、“中華”、“國際”等字樣開展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

(四)假借國家機關下屬機構名義、損害黨和政府形象的非法社會組織;

(五)涉及資金量大、參與人數多的非法社會組織;

(六)其他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或危及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非法社會組織。

民政、公安部門對于借服務國家戰(zhàn)略圈錢斂財的行為給出了嚴肅預警。雙方將會完善日常聯絡協調機制,加大個案聯合打擊力度,集中取締一批非法社會組織,特別是打擊借服務國家戰(zhàn)略圈錢斂財以及冠以“中國”、“中華”、“國際”等字樣開展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加強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對非法社會組織保持高壓態(tài)勢。

據悉,今后上海還將探索非法社會組織責任人“黑名單”,對名單上的對象發(fā)起成立以及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資格進行限制,加大對責任人的法律約束。

做慈善要有合規(guī)意識

除了非法社會組織,合法社會組織開展違法活動的行為也在查處之列。

市民政局調研發(fā)現,并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蓄意為之,一部分社會組織開展違法活動,原因在于不懂得以《慈善法》為代表的相關法律知識。

此前,上海某知名企業(yè)策劃了一場“公益跑”活動,在網上為企業(yè)自身的公益項目籌集善款。根據《慈善法》規(guī)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如要基于慈善目的開展公開募捐,必須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在上海,具備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共有22家——民政部門一查,企業(yè)果然不滿足這一條件。它們去年倒是找了一家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作為合作單位,但今年卻沒繼續(xù)。

“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非法網絡募捐陷阱。”出于善意,社會團體監(jiān)察總隊和社團局基金會處工作人員上門作了提醒,終止了企業(yè)的募款行為。

“社會組織監(jiān)管,既要依法依規(guī),也要合乎人情。”蔣蕊介紹,職能部門案件查辦的同時,也會及時開展普法宣傳和警示教育。提醒所有愛心企業(yè)和愛心人士,做慈善要有合規(guī)意識,要懂規(guī)則,守規(guī)矩。

(據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