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筆者受山東某組織邀請,前往開展大客戶募捐工作。這家組織主要為弱勢老人提供專業(yè)護理服務。通過事先的一次面談,筆者已了解到這家機構已經和一家國有銀行取得了聯(lián)系。 在協(xié)助設計好一套募捐方案后,筆者和該機構的人員一起前往銀行,與對方面談。但是,談判的結果讓我十分意外。 首先,并非是這家銀行主動找該組織談公益項目,銀行本身對公益事業(yè)興趣并不是很大,而且之前與該機構接觸的都不是銀行的高層。 其次,這家銀行的主要客戶是中高端人群,其更為關注吸引中高層次的客戶,而非弱勢的老人。 最后,這家銀行每年有固定的幾百萬宣傳經費,因此,其在媒體上的曝光度并不低。雖然筆者提出相比廣告參與公益活動能夠更有效提升品牌美譽度,但對于一家地方分行而言,這一點能夠提供的客戶激勵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銀行對我們提出的方案并不十分感興趣。雖然它還是提出了試點的可能性,但筆者預估,該次大客戶募捐的成效將是有限的。 總結這次募捐失敗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前期分析不足,對客戶定位不準導致的。大客戶募捐對客戶的分析要求很高,在實際開展募捐之前,需要通過背景分析和需求分析,來了解大客戶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大客戶自身的客戶了解方面,更是要調查詳盡。由此,募捐人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設計公益項目,開展募捐活動。 筆者的這次失敗經歷,全部的根源就在于對銀行的了解不夠深入全面,輕信了機構負責人對銀行渴求捐贈的描述,導致對銀行的需求出現(xiàn)了誤判。而且,由于時間緊張,無法與銀行的人員進行前期接觸,導致筆者只能全憑個人預估設計項目。在這樣的狀況下,是無法設計出成功的募捐項目的。 在有了這次經歷之后,筆者與該機構的負責人以及全部中層召開了一次資源討論會,了解大家所掌握的資源,并分析這些資源與該組織的相關度,最終確定了兩家潛在的客戶。其中,有一家是老人電器的生產商,一家是大眾消費品企業(yè)。筆者以為,這兩家企業(yè)捐贈的可能性十分之大。如果項目設計合理,它們甚至有可能成為該機構的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之所以筆者能夠做出這種判斷,是因為筆者對這兩家企業(yè)的定位。這兩家企業(yè)是做大眾消費產品的,特別是那家面向老人的企業(yè),更是在客戶群體方面基本重合。所以,這兩家企業(yè)都會對該公益組織的落地的公益項目和公關活動感興趣。只要進行巧妙的設計,就能有效地植入這兩家企業(yè)的品牌推廣的內容,且不會影響該機構的項目的公益性。而且,通過這些活動,這兩家企業(yè)不僅能夠在知名度上有所提升,還能在美譽度方面獲得增長。因此,在定位準確的基礎上,這兩項募捐是能夠成功的。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 褚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