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許多NGO開始嘗試新的籌資方式,到淘寶網上開個店,出售虛擬物品和實物產品,這種籌款方式在給NGO帶來便捷、高效的同時,也讓人產生一些疑問。虛擬籌款變身為網絡直銷,這種方式是否恰當?誰來監(jiān)管?

愛德面包坊:淘寶上的“面包坊”

愛德面包坊是愛德基金會旗下的一家社會企業(yè),是愛德慈佑院為智力殘疾青少年進行職業(yè)訓練的工作坊。愛德面包坊淘寶網店開業(yè)之后逐漸實現了面包坊的自給自足。網店的開展不僅為愛德面包坊帶來了全國各地的網絡客戶,也為愛德面包坊帶來了更大的影響力。有些購買過產品的網友甚至直接聯系愛德面包坊表示希望能夠成為“愛德”的志愿者。[詳細]

中國綠化基金會:發(fā)展前景美妙

在淘寶的公益店鋪里,中國綠化基金會的“e路綠蔭”可能是經營得最成功的一個。據介紹,店鋪里出售的并不是實物樹苗,而是虛擬商品樹苗。截至2010年11月30日,由淘寶會員以小額捐贈的方式,累計捐贈的200多萬元善款,已經幫助甘肅省通渭縣14600戶家庭種植了73000畝大果沙棘生態(tài)經濟林。[詳細]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情報也可被捐贈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2008年7月注冊的這家淘寶小店非常與眾不同,在網店的頁面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商品。淘寶店里展示的物品都是給網友的獎品,不銷售,就相當于一家‘情報站。是為了鼓勵更多的淘寶用戶在網絡上發(fā)現制售野生動物的信息,及時向淘寶的網監(jiān)去舉報而開設的。[詳細]

其他類型:捐贈物品“變”善款

除了只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社會企業(yè)和只銷售虛擬物品用于募款的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兒童保險專項基金、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瓷娃娃罕見病關愛基金的淘寶小店也開得紅紅火火,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將愛心捐贈物品或愛心產品轉換成善款。開設淘寶網店的意義在于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這個基金。[詳細]

淘寶態(tài)度:募集公益的有效渠道

“我們相信,淘寶將逐漸成為NGO傳播理念、發(fā)起活動、募集資源的有效渠道和平臺。”淘寶網社會責任部的霍慶川說。作為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淘寶對于公益組織進入網購平臺持歡迎態(tài)度。[詳細]

網絡交易監(jiān)管主體缺位

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瓷娃娃罕見病關愛基金秘書長王奕鷗認為,開設淘寶店的整個過程都是透明的,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所有的操作都要清楚要規(guī)范,這對于NGO來說是一個被監(jiān)督的過程,這是一個很好地逐漸建立NGO的社會公信力的方式。其實,除了NGO的善款流向不明、善款使用不夠透明公開透明,還存在著網絡交易監(jiān)管主體缺位等諸多問題。[詳細]

捐款無實體參照

虛擬物品交易,以及基于網絡的宣傳動員和融資,客觀上是節(jié)省人力成本的最好方式,但是從長遠來看,捐贈者群體而言,在沒有看到實物、實體之后就捐出了自己的愛心,一旦NGO出現籌款丑聞,將影響人們后續(xù)的捐贈行為。[詳細]

公眾參與被淡化

公募基金會的虛擬產品籌款是一種更為直觀、快捷的籌款項目說明書。但是它最大的缺點是淡化了捐贈主體的參與機會。一旦虛擬捐贈的方式成為基金會主要的籌款方式,它客觀上讓許多項目失去許多人際監(jiān)管、社區(qū)互動、紐帶建立的細節(jié)。[詳細]

存在法律空白

通過淘寶平臺為機構籌款帶來方便高效的同時,社會上也產生一些募款合法性和透明化的疑慮。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很多草根NGO組織沒有注冊,上網籌款是否合法?虛擬捐贈的錢NGO怎么使用,對網民有交代嗎?這些問題都為公益組織實施網絡營銷、網絡籌款等帶來隱憂。[詳細]

Jumo社區(qū):社交型慈善網站

Facebook聯合創(chuàng)始人、奧巴馬競選團隊背后的社交媒體奇才克里斯?休斯創(chuàng)立的慈善社交網站Jumo于周二正式上線。Jumo是一個社會行動主義社交網站,其宗旨是幫助人們發(fā)現與他們密切相關、或與他們的朋友密切相關的“社會事業(yè)”,并且逐漸加深與這些事業(yè)的聯系。社交網站將把個人與非盈利機構聯系在一起,從而為社會事業(yè)提供更廉價高效的募款方式。[詳細]

網絡翻譯者:短時間匯集強大力量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有一群網絡翻譯者,自發(fā)將網絡上的英文地震資料翻譯成了安全手冊和救援手冊,并集結出版?!耙粋€個字母變成一個個漢字,匯成手冊發(fā)放到地震災區(qū)民眾手中。這種短時間所匯聚起的強大力量正是來自人人參與的一種公益?!?a href="http://anhei888.cn/news/newsshow.asp?id=8486" target="_blank">[詳細]

茶缸網:公益始于一粒米

“寫1篇微博等于捐1粒米,2500粒米約等于一兩米,13億粒米約等于26噸米。13億粒米能夠讓160位災民吃上約1年?!边@是茶缸網上的一組醒目的數據。Frank是茶缸網的創(chuàng)始人,起初他只是想創(chuàng)建一個活躍的會員站點,但是在朋友freerice的提議下,他找到了一種既可以聚集人氣又可以回饋社會的方式,非盈利性的“微公益”網站——茶缸網。[詳細]

“鉛筆換校舍”:成功募款近16萬

網友梁樹新在微博上發(fā)起的“鉛筆換校舍”夢想行動取得成功,活動從一支貧困小學學生的鉛筆開始,經過層層交換,并將交換的物品拍賣,最后為廣西佛丁小學籌款15萬8000多元,以建立新的校舍。由于建校舍的預算只需要12萬左右,梁先生表示,多出來的3萬多元,他將與網友共同協(xié)商,將其流動到下一所小學或者改善這所學校的環(huán)境。[詳細]

當公益遇到互聯網,一切變得皆有可能。如何更好地運用新媒體平臺,使聚合的力量展現在公益事業(yè)中,值得研究。比如加強監(jiān)督和項目監(jiān)管,或者運用技術手段支持在線投訴、外界確證、資金流向說明、實物和實地呈現等等,而籌款人也應更為主動在網絡上陳述自己的項目細節(jié)和資金流向說明和提供詳細資產報表。我們期待,插上互聯網翅膀的公益人,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