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2日-5日,2024年度浙江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暨品牌展示交流活動在杭州如期舉行。這是浙江連續(xù)第5年舉辦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也是浙江省委社會工作部組建以來首次舉辦的全省性志愿服務賽事活動。 今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fā)《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要求培育志愿服務品牌。對浙江而言,打造有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一直是體系化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次活動現(xiàn)場發(fā)布了“浙里最暖”省域志愿服務總品牌與首批省級志愿服務示范品牌。和往年相比,活動現(xiàn)場首次增設了品牌展示交流區(qū)域,省級各部門、各市的志愿服務品牌隊伍、品牌活動、品牌項目、品牌陣地等紛紛亮相。 浙江的志愿服務做得究竟如何?志愿服務為什么需要品牌化? 【一】 志愿服務是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面廣,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正在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的浙江,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氛圍濃厚。截至目前,全省現(xiàn)有注冊志愿者近2000萬,活躍志愿者近1200萬,占常住人口18%,遠高于全國6%的平均水平。 在大家的踴躍參與下,“武林大媽”“德清嫂”“烏鎮(zhèn)管家”“紅楓義警”等志愿服務品牌紛紛涌現(xiàn),服務內容覆蓋日常生活、文明勸導、搶險救災等方方面面,不僅成為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成了浙江志愿服務的金字招牌。 各有關部門也開始聚行業(yè)之力,打造相關領域的專業(yè)志愿品牌。省委老干部局的“銀耀之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的“之江老兵”、省婦聯(lián)的“愛心媽媽”、團省委的“小青荷”、省紅會的“救在身邊”,都在全國有了不小的影響力。 社會各界不約而同打造志愿服務品牌,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品牌化的志愿服務,能夠改變以往志愿服務“單兵作戰(zhàn)”的情況,把更多有志于此的人們吸納到一起。 比如“武林大媽”,最早源自2016年G20峰會舉辦前夕,杭州武林街道的18位大媽自發(fā)深入街巷小區(qū)拾撿垃圾、疏導交通、服務他人。 久而久之,“武林大媽”受到媒體關注,名氣越來越大,隊伍也逐漸壯大。到如今,超過15萬名不同性別、年齡甚至國別的熱心人,一同建設著“武林大媽”這一品牌,也讓志愿服務的氛圍越發(fā)濃厚。 和“武林大媽”類似,一個個志愿服務品牌,激發(fā)著大家爭當志愿者的熱情,有的從名字上就點明了自己的職能,讓參與者更加明白志愿服務的內容。 在“楓橋經(jīng)驗”的誕生地諸暨楓橋鎮(zhèn),當?shù)氐闹驹阜掌放啤凹t楓義警”,就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為導向。正如他們的品牌名,這些在平日里義務從事矛盾調解、安全防范等工作的志愿者們,和當?shù)氐墓裁窬坏谰ぞI(yè)業(yè)守衛(wèi)著當?shù)鼐用竦钠桨病?br> 【二】 志愿服務的“品牌”,不只在于隊伍,也在品牌活動、品牌項目等方方面面。 在打造隊伍之余,構建一個品牌化的志愿服務體系,是近些年來浙江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的一大重點。 以品牌活動為例,《浙江省志愿服務條例》規(guī)定,每年3月5日為“浙江省志愿者日”。從此,這個日子成為了志愿者的節(jié)日,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禮敬志愿者。 2011年起,浙江每年舉辦“萬朵鮮花送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全省各地各部門在3月份聯(lián)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不論是家門口的家電維修、眼鏡清洗、雨傘維修、免費理發(fā)等,或是招募志愿者、號召無償獻血,活動期間的種種活動不僅能得到全省各地干部群眾的積極響應,也能一次次讓生活在浙江的人們感受到參與、享受志愿服務的樂趣。 而國際志愿者日期間舉辦的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暨品牌展示交流活動,同樣成為浙江志愿服務最為鮮明標識之一。 如果說活動是為了搭建志愿服務的展示平臺,那么項目則是推動志愿服務標準化、常態(tài)化的抓手。 今年的項目大賽,在設置理論政策宣講、配合國家戰(zhàn)略、聚焦百姓民生、助力社會治理、培育文明風尚、服務重大賽會等6條賽道的基礎上,新增“兩企三新”、行業(yè)協(xié)會商會參與志愿服務2條專項賽道。這樣的設置,透露出當下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打造的大趨勢——與基層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本次活動中,許多優(yōu)秀項目集中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比如“新工人夜?!蓖ㄟ^為集中居住的工人提供免費學習來提升工人技術水平;“夜空中最亮的星”——無人機照明救援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技術解決了黑暗中救援困難和心理恐懼等問題;“墨舞大地”美浙里書法下鄉(xiāng)項目,利用書法家協(xié)會專業(yè)技能推進精神共富,并在全省各地廣泛推開,培育了大量農村書法愛好者;“水上交通知識進校園”項目,在全省范圍系統(tǒng)開展了專業(yè)的防溺水教育……這些項目既服務于發(fā)展新質生產(chǎn)力、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等重點工作,又整合了具備專業(yè)能力的志愿者資源,致力于辦好一個個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 還有一些項目,更加注重發(fā)揮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比如,“中外一家親”項目,發(fā)揮“國際老娘舅”志愿者掌握多國語言、了解多國文化的優(yōu)勢,化解了多國居民混住社區(qū)的矛盾糾紛問題?!拔襥飯米?!表椖?,致力于同時解決老年人缺少陪伴和年輕人租房困難的問題;“共治合伙人”嘗試通過志愿服務讓居民更加關注社區(qū)并樂意服務鄰居,“易探幫”則通過志愿者幫助化解矛盾、維護離婚后父母的子女探視權,為維護司法權威提供了支持。 【三】 志愿服務品牌化以后,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省委社會工作部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務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最突出的變化,是志愿服務影響力的提升。品牌具備的引領性、示范性,以向上向善的力量,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做好事”的事業(yè)中來。 這其中,最直觀的表現(xiàn),是越來越多享受志愿服務的人群,從被服務者成為志愿者,把關愛傳遞給更多人。 此次活動現(xiàn)場,一個名為“航行的支部”遠洋船員生命護航志愿服務項目引起了有關專家評審的注意。 這個項目將落腳點放在服務遠洋企業(yè)、漁船、船員上,整合黨組織、專業(yè)社工等力量,組織志愿者尤其是黨員志愿者,為長期在海上漂泊的船員提供理論宣講、心理咨詢、愛心義剪、醫(yī)療保健、手機通訊、反詐宣傳等暖心服務。 在為船員提供服務的同時,這個項目還對船員們開展培訓,教授他們心理健康、應急救援和相關志愿服務所需要的技能,將他們也吸納入志愿者隊伍,加入到志愿服務項目中,讓志愿服務從原本遠洋船只靠岸時的集中服務,擴展到遠洋航行中的時時刻刻。 如今的浙江,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勢是,關于外賣員、快遞員、群眾演員等新就業(yè)群體的項目不斷涌現(xiàn)。 比如在平湖,一支由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組成的“善美騎士”志愿者隊,時常奔波在社區(qū),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義務送餐服務。談及參與志愿服務的初衷,不少“騎士”談到了與浙江對新就業(yè)群體關心關愛的“雙向奔赴”,“我們平時出門在外,冷可取暖、渴可喝水、累可歇腳、傷可用藥,子女入學教育等也得到黨委政府的支持,我們希望通過志愿服務回饋社會?!痹谡憬鞯?,類似的志愿服務項目已是隨處可見。 品牌化的另一個副產(chǎn)品,就是志愿文化的傳播。不少志愿組織、項目,有了自己的專屬LOGO、完整的隊伍培訓體系、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顒又鬓k方告訴記者,這幾年的項目大賽,諸如國網(wǎng)電力等企業(yè)總是能夠選送出優(yōu)秀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這有賴于他們將企業(yè)文化與志愿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一整套構建志愿服務品牌的獨特打法,從而帶動更多的企業(yè)員工、社會成員以志愿行動傳遞正能量和影響力。 (據(jù)《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