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這群法學生為何用手語普法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這群法學生為何用手語普法

畢業(yè)前夕,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羅茂月對自己的大學生活作了一次總結:第一次接觸聽障人士,用4年時間熟練掌握了

   手語,參加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10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殘疾人普法活動20多次……

   作為西南政法大學卓越公共法律服務人才實驗班(以下簡稱“實驗班”)的第一屆畢業(yè)生,羅茂月和班里的30多名同學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這是全國高校首個本科法律手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實驗班,班里培養(yǎng)出的學生既懂法律又懂手語。

   “為聽障人士提供專業(yè)的法律援助是實驗班的育人目標?!蔽髂险ù髮W行政法學院教授張偉是實驗班的主要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由于聽障人士的生理缺陷,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教育文化水平總體偏低,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或被利用參與犯罪,并且普通法律援助律師無法正常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

   如何利用專業(yè)知識幫助這類特殊群體?2020年11月,西南政法大學決定成立卓越公共法律服務人才實驗班,并外聘“中國手語律師第一人”唐帥、“中國首位聾人律師”譚婷等擔任實驗班實務導師。如今,實驗班已招收四屆學生,近160人。

   今年6月,實驗班首屆本科生畢業(yè)。他們之中有人選擇繼續(xù)讀研深造,有人選擇做律師,有人從事法律顧問工作。在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看來,實驗班以道德品質、責任意識、家國情懷的塑造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根基,其中“卓越”二字更是體現(xiàn)了學校對這些有情懷、有溫度的法學生的認可和期待。

  通過課程思政教育模式激發(fā)年輕人對法治社會的認識和參與

   有人說,法學專業(yè)是“難學大戶”,成千上萬條法律條文不能死記硬背,更需要理解法條背后的原理和精神。但對實驗班的學生們來說,在完成法學專業(yè)課的基礎上,還要輔修基礎手語和法律手語,這些增設的課程幾乎都在周末完成。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手語,挑戰(zhàn)難度極大。

   張偉舉例說,手語分為自然手語和通用手語,自然手語是聾人群體自然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語言形式,具有自己獨特的語法和表達方式,不同地區(qū)的手語也有“方言”之分。國家通用手語相當于手語中的“普通話”,但通常只有就讀過特殊教育學校的人才會使用。此外,法律手語詞匯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是聽障人士不熟悉的抽象概念。

   “可是這些大學生沒有一個人掉隊,沒有一個人放棄?!睆垈ビX得,法律和法條是冰冷的,但學習法律的人一定要保持溫度。他開始思考,如何將法學專業(yè)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培養(yǎng)年輕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有效地發(fā)揮法學育人功能。

   實驗班的第一堂課,張偉通常會給學生們布置一項長期任務:結交幾位聾人朋友。

   莊婕加入實驗班不到 3年,翻開她的微信通訊錄,聯(lián)系人列表已有數(shù)十位“特殊”的朋友。這之中有聾人大學生、聽障老年人,還有外來務工的殘疾人等等。

   讓她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學校后街擺攤的小伙。一次偶然的機會,實驗班的學生發(fā)現(xiàn)這位看起來樂觀陽光的小伙竟是位聽障人士,于是經(jīng)常約著去他的攤位買小吃,時不時還會充當手語翻譯。前些日子,小伙遇到了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以及食品許可證的難題,實驗班的同學們便自告奮勇,陪他一起辦理。“如果遇到困難,你可以隨時聯(lián)系我們?!睂嶒灠嗟拿课煌瑢W都曾給自己認識的聽障人士留下這句話。在張偉看來,這是打開學生“責任感”的第一步。

   平時,張偉也經(jīng)常會問學生們關于人生價值和職業(yè)選擇的問題——“你為什么選擇學習法律”“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至于答案,他希望大家能在實驗班的學習實踐中尋找。

   為了讓學生們更加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實驗班還開設了《殘疾人人權保障概論》《弱勢群體的權益保護》等課程,后來又增設了《說服學》。

   盡管平時的學習任務并不輕松,但學生們每天至少要安排30分鐘的手語訓練時間。成都市雙流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的高級教師高一承擔起了實驗班的法律手語教學任務。在他看來,學手語就像學英語一樣,需要不斷練習、重復,“并且做好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具有平等和尊重的意識,并擁有大愛精神”。

   高一經(jīng)常會向學生們講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真實案例,每次總會碰到因此而感動落淚的學生。他說,學生最初對殘疾人的生活和需求知之甚少,但隨著實驗班的引導和教育,大家開始將這種感動轉變?yōu)閷W習行動。比如,為了熟練掌握手語,有的學生會主動尋找和聽障人士交流的機會;有的則利用課余時間,反復練習手語的每一個動作,力求做到準確無誤。

   久而久之,這堂開在周末的手語課竟然來了很多“旁聽生”,他們來自其他專業(yè),卻也都圍坐在教室后面,時不時跟著老師用手比劃。這有些出乎張偉的意料,他說:“也許正是這些年輕人的熱情,才讓這門課程變得更加有意義?!?br>
  為無聲世界中的人們帶去法律的聲音

   和其他班級一樣,實驗班的學生們也經(jīng)常組織模擬法庭、法律援助等實踐活動,但大多時候,他們的活動都是“無聲”的。

   不久前,實驗班聯(lián)合復旦大學開展了一次以“校園安全與防恐防暴”為主題的線上手語普法活動。來自內(nèi)蒙古、四川、西藏等地的2萬多名健聽學生和聽障學生在云端匯聚,共上一堂“無聲”的法治課。

   看到那些青澀又稚嫩的臉龐,實驗班的大三學生姜浩然心里酸酸的。他記得,這堂課上的很多孩子都會高舉雙手比劃手語,跟著志愿者學習法律手語的相關詞匯,還能根據(jù)志愿者提出的互動問題,比劃出自己的答案。

   那一刻,姜浩然突然感覺到,即便這些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聲音的世界里,但他們依然以獨特的方式感受著這個世界?!拔覀儓猿謱W習手語的意義就是為這些無聲世界中的人們帶去法律的聲音”。

   這些年,實驗班組建起了“法律有聲”學生社團、“手護有你”志愿服務隊,開展手語普法巡回宣講活動,也會為聽障群體提供文書寫作、法律咨詢等專業(yè)法律服務。他們創(chuàng)作的“民法典有聲”“反詐有聲”“禁毒有聲”系列手語普法短視頻,在短視頻平臺播放量超100萬人次。

   實驗班的社會實踐基地設立在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壩區(qū)分局的“紅巖無聲警務室”。紅巖派出所教導員何巧是“紅巖無聲警務”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也是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她在這里見證著大學生們的成長和蛻變。

   何巧記得,有的同學剛來到這里時還很靦腆,不敢主動和聽障人士進行交流,但一段時間之后,大家就變得熱絡起來。為了有效溝通,遇到手語翻譯困難時還能轉變思維模式,通過表情、肢體動作和情境演繹等手段來輔助交流。

   比如,在科普《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遺囑的訂立和效力、訴訟時效等法律知識時,大家分別飾演父母、子女、法官等角色,用日常的小故事向聽障人士講解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規(guī)范日常行為。

   對姜浩然來說,也正是因為手語,讓原本學習法學的大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大家“變身”情景劇的編劇、導演、演員,通過生動形象的情景劇,將復雜的法律條文轉化為易于理解的語言。

   在張偉看來,面向聽障人士普法是實驗班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霸谶@種互動中,學生們可以學習到法律知識,理解法律條文背后的精神和原則,更重要的是將法律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一生之中一定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加入實驗班之前,羅茂月和實驗班的大部分同學一樣,幾乎沒怎么接觸過殘疾人,也從沒想象過這些特殊群體面臨著哪些困難?!捌鸪?,大家加入這個班或許是出于好奇,或許是為了多學一門技能,但經(jīng)過四年的學習和實踐,同學們的心態(tài)在悄然改變?!?br>
   羅茂月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有正義感的律師。即便將前往新的學校讀研,她也時常會想起與同學們到社區(qū)普法的場景,還有何巧為社區(qū)聽障群體排憂解難的故事。她說:“幫助殘障人士學法守法用法,鼓勵他們自尊自信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一份工作的意義并不只是完成任務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用專業(yè)知識去服務社會,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一些改變。”

   莊婕曾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在一生之中,一定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去年,實驗班的12名學生入選重慶市聾啞人法律援助手語翻譯人才庫,莊婕和姜浩然均入選。對他們來說,這意味著自己將有更多的機會為聽障人士提供專業(yè)的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維護合法權益。

   他們曾幫助路上偶遇的聽障人士調解離婚糾紛,也幫助過遭遇消費陷阱的聽障青年維權。盡管這算不上是“大案子”,但對莊婕來說卻格外重要,“我們不僅僅是在解決他們的法律問題,更是在傳遞社會的關愛與尊重?!?br>
   經(jīng)過這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張偉深刻體會到,打造有“溫度”的課程思政,需要從理論層面加強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更需要用“生活化”的方式“打動”學生。

   在第一屆畢業(yè)生離開學校之前,張偉邀請大家一起吃了一頓飯。飯桌上,學生們對張偉說:“老師,你放心,不管我們到哪里,我們都會努力延續(xù)實驗班的夢想?!?br>
   那頓飯張偉泣不成聲。他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這群會手語的學生,像蒲公英的種子,飛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長,有新的土地,新的朋友,也會有新的夢想?!?(據(jù)《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