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wù)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青年對話“老友”,一場跨代際的“文化互哺”
赴世園會之約 成都“小青椒”再出發(fā)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wù)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青年對話“老友”,一場跨代際的“文化互哺”

    在這里,青年不是傲慢的后生,是虛心求教敬重前輩的后輩;老友不是古板的老者,是跟隨新時代一同成長的‘老頑童’?!睂τ谧约簞?chuàng)辦的“老友青年”公益團隊,郭貞祎這樣評價。

    郭貞祎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在讀博士,創(chuàng)立“老友青年”公益團隊源自于她申博時做的一個研究項目。當時,她為向老年人收集問卷而開展了一些社區(qū)活動,意外發(fā)現(xiàn)老年人對各類活動頗感興趣,她由此引發(fā)設(shè)想,開始投身于“青老對話”的公益事業(yè)中。

    來自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郝科煜在大一時看到了“老友青年”公益團隊的招新公告,從此和這個團隊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捌綍r在家我跟爺爺奶奶交流比較多,這也是我選擇參加這個團隊的一個重要原因。”有趣的是,郝科煜在后續(xù)負責團隊招新面試時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跟他有同樣的想法,這些同學在家都跟老人交流比較多,或者他們從小由老人帶大。來自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的張韓晶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兒時與兩位老人最為親近,但她長大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漸漸不知道該如何與老人溝通了,不自覺地與他們有所疏遠。她笑稱自己加入“老友青年”公益團隊有一些“私心”:“希望能夠去了解怎樣更好地跟老年人溝通交流。”

    從成立至今,“老友青年”公益團隊打造了一系列活動——室內(nèi)讀書交流會、室外City Walk、社會實踐等。以活動為載體,青年人與老年人展開了一場場交流,兩代人的思想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在張韓晶看來,“老友青年”公益團隊不僅是青年幫助老年人的志愿服務(wù);青年在與老年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老年人的人生經(jīng)驗解決自身遇到的困惑。作為“老友青年”公益團隊的指導教師,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徐劍表示:“我們從最開始開展幫老扶老的閱讀活動,如今走到了雙向交流。青老兩代人交流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的看法。在這種交流過程當中,拓寬了青年的人生視野,兩代人也取得了一些共識。”

    2023年夏天,“老友青年”公益團隊赴西藏開展實踐,和當?shù)乩先苏归_交流。這次活動讓一些團隊成員至今難以忘懷,來自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鄧萬樂正是那時與“老友青年”公益團隊結(jié)緣。活動中,鄧萬樂結(jié)識了墨脫村的村主任,村主任向他介紹了當?shù)氐拿袼孜幕骸爱數(shù)赜幸粋€重要的節(jié)日叫‘達羌’節(jié),相傳是為了歡慶豐收。在節(jié)日當天,村民們會匯聚在一起射箭、跳舞?!痹卩嚾f樂看來,當下,這些傳統(tǒng)項目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是有限的,但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村主任對這個問題絲毫不擔心?!按逯魅胃嬖V我們,作為門巴族或者珞巴族的傳人,孩子們從小接觸騎馬射箭,不用刻意地訓練,長大了也不會忘?!编嚾f樂回憶道,“從對話中我能感受到村主任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哪怕他現(xiàn)在年紀大了,無法親身上馬射箭,但講起這些很起勁,這股精神氣兒特別感染人?!?/p>

    這次西藏之旅,也令張韓晶印象深刻。當?shù)赜幸晃蛔鲩T巴族傳統(tǒng)服飾的奶奶,她的女兒告訴張韓晶,奶奶每天5點就起來織布,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即使腰酸腿疼也依然堅持。張韓晶也體驗了這項特殊技藝——坐在地上,把腿伸得很直,布套在腰后。她發(fā)現(xiàn)用這種姿勢坐直都很困難,手上還要一直發(fā)力,無疑是辛苦的。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辛苦活兒,讓這位奶奶堅守了一生?!八倪@種匠心精神對我們在場的青年正是一種激勵,也會引發(fā)我們思考:我們該如何保持專注,做一行愛一行,把自己的熱愛燃燒到極致。”張韓晶感慨。

    在2023年八一建軍節(jié)前夕,“老友青年”公益團隊探訪了楊新烈士的遺屬——楊海元奶奶。1948年5月,上海臨近解放,楊新烈士在搜集情報時不幸被捕犧牲,楊海元奶奶在訪談中講述著與父親相關(guān)的記憶,這些革命故事深深打動了郝科煜,“比起在網(wǎng)絡(luò)中看革命故事,現(xiàn)場這種面對面交流更有感染力,我想這也是線下交流活動的魅力吧”。作為醫(yī)學生,郝科煜會在活動中運用專業(yè)知識為老年人們做健康科普,“老年人們都很認真地聽我講,反饋也都特別好,這讓我有很大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對于鄧萬樂來說,每一次和老年人的交談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坝幸晃唤袟钌赖睦先?,他是船模的非遺傳承人,會經(jīng)常在朋友圈曬自己制作的精美船模。在他的講解下,我更深入了解了中國悠久的船舶史。”鄧萬樂回憶,“楊爺爺已經(jīng)70多歲了,依然堅持每天晨跑5公里,還會在朋友圈打卡。平心而論,這個我都做不到。楊爺爺待人也很友善真誠,每次我給他朋友圈點贊,他都會專門給我發(fā)消息說,‘謝謝你對我的關(guān)注和支持’。無論是工匠精神還是為人處世方面,我都從楊爺爺身上學到了很多。”

    “老友青年”是一場雙向奔赴,讓青年學生備受啟發(fā)的同時,也給老人們帶去了不少樂趣和精神享受。在一次游植物園活動后,參與活動的老人魏勤在留言中感謝同學們的陪伴,“還精心設(shè)計了游戲環(huán)節(jié),真比我們自己的子孫還貼心、耐心、熱心。時代熏陶了你們,使你們充滿了陽光、能量和愛心,你們又把溫暖輸送給我們?!?/p>

    鄧萬樂希望通過“老友青年”公益團隊的活動和宣傳,改變更多人對“老”的看法:“‘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沒精神氣。只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在,任何一個年齡段其實都可以活得出彩?!?/p>

    在郭貞祎看來,所有的人際交往都需要平等、耐心和互相理解,老年人們需要更多尊重,他們不應(yīng)該被特殊看待?!八麄冊?jīng)也是年輕人,我們也會有變老的那一天,你現(xiàn)在對待老年人的態(tài)度,也就是未來后輩對待你的態(tài)度。”

    “老友青年”公益團隊已經(jīng)走過了3年,在全國范圍內(nèi)發(fā)展了3000多名志愿者,這種發(fā)展的速度和規(guī)模也遠超出了郭貞祎最初的設(shè)想。她坦言:“我沒有想過成立這么大的團隊,但是志愿者們蜂擁而至,他們都很真誠地來到這里,這讓我覺得我不僅要對老年人們負責,也要對這些熱情的志愿者們負責,這也是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p>

    現(xiàn)在,“老友青年”公益團隊在多個平臺上開設(shè)了新媒體賬號,負責團隊宣傳的張韓晶希望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新媒體的力量,吸引更多人關(guān)注,也號召更多人參與“青老對話”。徐劍認為,“老友青年”公益團隊應(yīng)該是一個開放性的團隊,“我們正在打造一檔‘老友青年’對話節(jié)目,讓青年人與老年人這兩個群體的鏈接成為社會的共識,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公益行動中來?!?/p>

    “七巧板只有七塊,卻能拼出1600多種樣子。100位老年人和青年聚在一起,又能創(chuàng)作出什么樣的故事?我不知道答案,但卻無比期待。這或許才剛剛開始,這或許是我們的黃金時代?!边@是郭貞祎在公益團隊創(chuàng)立第一年許下的愿景,也是“老友青年”正在書寫的長詩。

    (據(jù)《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