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湖北:新項目新創(chuàng)意播種新希望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新時代的希望工程
湖北:新項目新創(chuàng)意播種新希望

    “希望家園”愛心暑托班志愿者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

    志愿者講解“微心愿禮包”使用注意事項

    同課異構環(huán)節(jié)設計用心巧妙,讓我們把幾天學到的閱讀方法,從理論變?yōu)閷嵺`,老師們在激烈的研討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了一個個精彩的說課個案。”來自湖北省赤壁市中伙中學的劉泉生老師參加2023年“快樂閱讀伴成長”——鄉(xiāng)村閱讀輔導教師培訓班后表示,“期待省青基會以后舉辦更多類型的教師培訓”。

    不久前,湖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湖北青基會”)聯(lián)合湖北省團校共同舉辦2023年“快樂閱讀伴成長”——鄉(xiāng)村閱讀輔導教師培訓班,邀請省內多名知名專家和學者應邀授課,全省各市(州)2000余名鄉(xiāng)村教師參加培訓。

    近年來,湖北希望工程聚焦為黨育人根本任務,實施助學興教計劃、健康守護計劃、素質提升計劃、實踐育人計劃等四個計劃和青少年科技攀登行動、緊急救助行動等兩項行動,為青少年成長成才播種新希望。

    為“困中之困、難中之難”

    雪中送炭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要當一名醫(yī)生。”2020年,陳子珺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考取湖北醫(yī)藥學院,成為一名“準醫(yī)生”。

    當她還在為學費犯愁時,經團十堰市鄖陽區(qū)委推薦,十堰希望辦走訪核實,陳子珺成為“2020年湖北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首批獲得資助的大學新生之一。

    “陳子珺同學一直是共青團關心的對象?!眻F十堰市委副書記程璐璐說。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陳子珺承受著鮮為人知的苦難。4歲那年,母親因青光眼雙目失明;9歲時,父親在外務工時雙腿被礦石砸成粉碎性骨折。從記事起,她就堅強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高二那年,父親又因腦干出血離世。面對巨大的打擊,看著雙目失明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陳子珺省吃儉用,咬牙堅持。

    中考時,陳子珺考出598.7分的優(yōu)異成績,本可以到市里最好的高中上學,懂事的她為了照顧雙眼失明的母親,選擇了離家較近的普通學校。中學期間,品學兼優(yōu)的陳子珺進入勵志班,靠減免學費和每學期2000元獎學金,得以維持學業(yè)。高考時,陳子珺又考出了571分的好成績,再次為了照顧家人,她毅然選擇了離家最近的湖北醫(yī)藥學院。

    大學期間,陳子珺在學習和科研之余,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已達144.8小時。她說:“無論走到哪里,我永遠不會忘記,是政府、社會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讓我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以后我也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為貧寒堅毅的孩子帶去光,讓求知的心不再迷茫。”

    來自黃石市陽新縣的汪靜是“勁牌陽光學子·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資助的學生。“盡管我們生活貧困,可卻有一顆向上的心,正是這份資助,讓我們擺脫窘境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份信念,那就是更專心、更放心地投入到大學生活中,更自由、更積極地去參與、去奮斗、去拼搏!”汪靜說。

    從“受助者”向“助人者”轉變,湖北青基會將公益愛心薪火相傳。通過各類青年榜樣選樹,注重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自強不息、克難奮進的希望學子典型,引導受助學子見賢思齊。據(jù)“知音同行助學基金”項目實施效果評估顯示,有96.8%的受助對象堅定表示自己有能力時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他人、回饋社會。

    點亮“微心愿”

    圓夢助成長

    “我想要一個籃球和球衣?!薄拔蚁矚g畫畫,想要一盒彩色筆?!薄@些微心愿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征集“微心愿”,點亮“微心愿”。從2018年至今每年寒暑假,湖北各級團組織都會開展不同形式的“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通過公益眾籌方式,幫留守兒童實現(xiàn)“微心愿”17萬個,把愛播撒到留守兒童心中。

    “‘希望微心愿’項目開展以來,受到湖北省各級黨政的高度關切和各級團組織及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部分黨政領導帶頭捐款支持‘希望微心愿’公益項目?!表椖控撠熑吮硎尽?/p>

    不久前,武漢市武昌區(qū)南湖街道水域風華社區(qū)聯(lián)合武漢理工大學的志愿者,開展“關愛鄂州留守兒童”——小學生學習用品捐贈活動,鼓勵轄區(qū)里的青少年帶著小學生讀本、閑置的文具用品到社區(qū)捐贈。

    當天,居民絡繹不絕地來到圖書捐贈臺前,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將一本本精美的兒童讀物交到志愿者手中,并用小卡片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一些想對鄂州小朋友說的話,表達對留守兒童們的關愛。一位家長豎起大拇指說:“這是一場既能夠讓孩子們通過捐書行動懂得愛、傳遞愛,又能夠豐富大家精神文化生活,團結鄰里情感,構建溫情有愛和美社區(qū)氛圍的公益活動。”

    “希望家園”

    解決后顧之憂

    “如果把孩子放在家里,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游戲?,F(xiàn)在由社區(qū)幫忙照顧,不僅有各種‘有趣有料’的特色課程,還能幫助孩子們增長新知識、拓寬新視野。”說起“希望家園”托管班的方便,王女士一個勁兒地稱贊。

    和王女士一樣,家住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興國鎮(zhèn)張家垴社區(qū)的居民宋女士說,自從有了“希望家園”,心里踏實多了。

    宋女士夫妻都是務工人員,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6歲,暑假期間孩子的安全和學習情況,一直是夫妻倆頭疼的事情。

    作為打工大縣,陽新縣是黃石市留守兒童存量最大的地區(qū)。團陽新縣委不遺余力通過各種舉措,聯(lián)合縣民政局對全縣范圍內留守兒童全面摸底,為留守兒童打造新家園,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愛和溫暖。

    早在2013年,針對暑假青少年托管難問題,湖北共青團就聯(lián)合相關單位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社區(qū)青年之家、條件具備的學校為陣地,開展“希望家園”免費托管服務,解決部分務工子女、留守兒童暑期“看護難”問題。近幾年,隨著留守兒童數(shù)量的大幅下降,“希望家園”的服務對象也拓展至全體有子女托管需求的群眾。

    為切實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湖北各級團組織還積極爭取本地黨政支持,主動協(xié)調本級有關單位資源,積極探索“校地聯(lián)建”“企地聯(lián)建”等辦班建園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到“希望家園”建設中。依托各地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之家、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農家書屋等陣地,廣泛鏈接教育、婦聯(lián)等部門特色資源,提供資源“聯(lián)享”、工作“聯(lián)辦”、公益“聯(lián)做”、課程“聯(lián)建”的“四聯(lián)”協(xié)同托管服務。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8年至2023年,湖北累計建設“希望家園”項目點8042個,服務少年兒童近30萬人。

    助力青少年

    科技攀登

    2023年暑期,利川市22個“希望家園”的910名兒童,收到了一份科技感十足的暑假禮物——科技實踐盒子,每個科技實踐盒子可制作10來個科技小手工,比如國旗升降臺、木質手搖發(fā)電機、地震報警器等。

    2023年12月30日,武漢市青少年宮舉辦了一場科學含量極高的迎新春游園會,游園的青少年們觀展猜謎、打卡集章,現(xiàn)場氛圍熱烈非凡。

    活動現(xiàn)場,武漢市8所2023年“小平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室”建設授牌學校,來自2023年暑假托管班優(yōu)秀志愿科普項目團隊、大學生科技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重點項目團隊及“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優(yōu)秀團隊的學生代表生動講述了他們投身科普實踐的經歷及動人故事,為開闊青少年科技視野、推動科學知識普及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湖北青基會大力推進青少年科技攀登行動,定制打造科普課堂、科技教師培訓、科學教室、科技盒子等公益項目,持續(xù)激發(fā)不同青少年群體的科學熱情,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

    在武漢四中“小平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室”,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年工程師陳昊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科普教育課。

    陳老師以“腐蝕——金屬材料的‘一生之敵’”為主題,結合生活實例,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向同學們分享了“什么是腐蝕”“腐蝕的原因”“金屬腐蝕的防護”“生活中的腐蝕現(xiàn)象”等內容。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化學的跨學科研究?!眳⒓又v座的代禹帆和明湛同學說,“材料保護不僅與經濟發(fā)展高度相關,更是順應環(huán)保的趨勢。這讓我對國家‘高質量發(fā)展’的理念有了切身的體會?!蓖跛寂?、謝知益同學則通過講座看到了課本以外的知識:“看似百害無一利的腐蝕竟然也能在醫(yī)學、電路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知識的奧妙真是無窮無盡!”

    (據(jù)《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