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巴蜀大地上的志愿青春
亞運青年V站志愿者全面上崗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亞運青年V站志愿者全面上崗

    9月12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zhèn)鬟f寧波站活動結束后,完成志愿服務的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小青荷”合影留念。當天,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的341名“小青荷”和36名寧波市北侖區(qū)志愿者協(xié)會組織的社會志愿者一起參與了志愿服務

    9月13日一早,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博士生胡松做完導師布置的實驗,急忙趕到西子驛·柳浪聞鶯亞運青年V站,承擔志愿者工作。

    當天,距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還有10天,1.37萬余名亞運青年V站志愿者在杭州市521個點位全面上崗,正式進入賽時狀態(tài)。

    亞運青年V站是團杭州市委牽頭打造的亞運城市志愿服務示范陣地。即日起至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賽事活動結束,V站志愿者將在亞(殘)運會場館周邊及全市重要交通樞紐、景區(qū)景點、文博場館、醫(yī)療機構等重點區(qū)域承擔城市運行保障相關工作任務。

    這次全面上崗沒有任何儀式,因為所有亞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員都在志愿服務一線忙碌著。唯一具有“儀式感”的,是當天推出的《杭州市亞運青年V站站點地圖》。這份以亞運色彩系統(tǒng)中的“湖山綠”為主色調的地圖,以靈動的手繪表達,介紹杭州市域范圍內V站站點及重要文旅資源分布,傳遞亞運會主辦城市的善意與溫度。

    從事神經(jīng)干細胞早期發(fā)育機制研究的胡松,在大學期間就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此次看到學校團委發(fā)布的招募通知,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由學校團委發(fā)布V站招募通知,這是團杭州市委加強V站專業(yè)化服務的重要路徑。通過實施“站校合作”“團團結對”模式,統(tǒng)籌景區(qū)景點、文博場館等有語言翻譯、應急救助等專業(yè)服務需求的站點,與西湖大學、國科大杭高院等高校,浙江省紅十字會、杭州市衛(wèi)健委等企事業(yè)單位團組織簽訂共建協(xié)議,提供專業(yè)志愿服務支持。

    和胡松在同一個站點服務的,還有年過七旬的杭州市功勛志愿者施志平。施志平已經(jīng)在西湖邊做了10多年志愿服務,他說:“和年輕人一起搭檔,游客對我們的服務滿意度更高了。馬上就到亞運會了,希望能夠為杭州多作些貢獻。”

    按照亞運青年V站建設標準,每個站點的志愿者隊伍中,35周歲以下青年需占50%以上。青年志愿者確保了語言翻譯、應急救助、助殘等專業(yè)化服務的規(guī)范開展;“老杭州”、資深志愿者在確保隊伍穩(wěn)定的同時,又能保障常態(tài)化交通咨詢、城市文化宣傳等服務,極大提升了城市志愿服務的品質。

    團杭州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2年3月5日啟動亞運青年V站建設以來,堅持志愿者不培訓不上崗、培訓不合格不上崗。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開展90余場V站志愿者集中通用培訓,1.63萬名志愿者參訓。近期,全市997名亞運青年V站站長及骨干志愿者分3期開展強化集訓,確保高質量的志愿服務。

    《亞運青年V站組織管理實務》課程培訓師張菊芳是杭州市蕭山區(qū)志愿者工作指導中心主任,也是蕭山區(qū)156個V站的總站長。為做實亞運城市志愿服務,團蕭山區(qū)委爭取黨政支持,區(qū)內133個核酸小屋變身亞運青年V站。依托屬地高校、青年志愿服務組織、企事業(yè)單位團組織,打造了“V蕭”青年專業(yè)志愿服務隊伍,并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強化志愿者輪訓,系統(tǒng)化提升站點志愿服務水平。

    從蕭山國際機場內的GTC亞運青年V站,到航行在千島湖碧波之上的亞運青年V站·青春號游船;從錢江新城核心區(qū)亞運青年V站,到西湖邊的武林大媽亞運青年V站,V站志愿者從“我”變成“我們”,匯聚起青春的力量,用微笑拉近距離,用雙手傳遞善意。

    (據(jù)《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