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收入渠道更寬,公共服務更好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賀洞村以精細化治理鑄造鄉(xiāng)村振興“金鑰匙”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收入渠道更寬,公共服務更好
——云南瀘水新農村有了新面貌

    致富路子更多,基礎保障更強,社區(qū)服務更貼心……近年來,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xiāng),隨著后續(xù)扶持工作的不斷推進,無論是留在金滿村,還是搬遷至集中安置點巴尼小鎮(zhèn)的村民,都過上了穩(wěn)當的新生活。

    巴尼小鎮(zhèn),地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xiāng),緊鄰怒江,是怒江州首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2020年7月,記者初次探訪地處高黎貢山深處的金滿村時,部分群眾搬遷至山下的巴尼小鎮(zhèn),部分群眾留在村里改種經濟林果。時隔近3年,記者再次來到這里采訪。

    “我們去光金仙家看看吧?!苯饾M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沈光干帶著記者,沿著村里的水泥路時上時下,來到光金仙家。光金仙今年77歲,他沒搬到巴尼小鎮(zhèn),而是選擇留在金滿村,和兒子兒媳、3個孫輩一起,住在4間新建的大房子里。“現在日子很舒心。”光金仙說著,從窗口向外望去,眼前是山邊大片的香櫞地。

    現在,沈光干每月都要走訪一遍脫貧戶和“邊緣戶”?!澳壳按謇餂]有返貧戶,外出務工也越來越順當,大家的日子越來越穩(wěn)了。”沈光干欣慰地說。

    拓寬增收渠道

    村民工資性收入約占六成

    還在瀘水市六庫街道時,記者就被提醒:最近雨多,落石可能堵路,恐怕去不了金滿村了。

    也是運氣好,從巴尼小鎮(zhèn)沿著一條硬化的山路走上8公里,只是在路旁看到一些碎石和泥土,就到了金滿村?!斑@里土層薄、坡度大,不適合耕種。一到雨季,各種地質災害頻繁發(fā)生,易地搬遷很有必要?!甭灞咀苦l(xiāng)黨委書記董亞輝說。

    村委會里,除了眼見著瘦下來的沈光干,還有國家電投集團云南國際派來的幾名駐村工作隊隊員。一落座,記者就問起香櫞產業(yè)的情況——上次來時,村里剛種下300多畝香櫞沒多久。工作隊隊長方瑞介紹,最初的一批香櫞去年初才開始掛果,一上市都賣光了,平均每公斤12元?!叭缃裣銠捶N植面積增加了一倍?!狈饺鹫f。

    說話間,方瑞帶著記者來到公路旁的香櫞林。放眼望去,青綠的香櫞沉甸甸掛在枝頭,白里透紅的香櫞花已然綻放,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方瑞介紹,州里的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在鄰近的古登鄉(xiāng)投資建設了香櫞生產企業(yè),有加工果脯、香櫞酒的生產線,承諾保底價收購村里的香櫞,因此香櫞產量雖然一年比一年高,但不愁銷售。

    除了香櫞,金滿村還有核桃、花椒、櫻桃、刺龍苞等經濟林果,助力農戶增收。此外,村民通過外出務工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

    “吃飯了嗎?今天工作累不累?”村民木光介接到兒子的電話,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和兒子聊了起來。她的兒子、兒媳在江蘇鹽城一家五金廠里務工?!皠側サ臅r候什么也不懂,工資不高,但他們肯學能吃苦,現在兩個人月工資加起來有1萬元左右?!蹦竟饨檎f,相比以前一家6口人緊巴巴的生活,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

    沈光干說,留在金滿村的75戶中,今年有133人在外務工,州外有36人,其中有26人在省外,“與前兩年比,外出務工不需要我們動員了”。在巴尼小鎮(zhèn),去年有87人出省務工,沒出去的也基本都有活干?!艾F在村民的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約占六成,政策性收入約占三成,還有一成經營性收入?!狈饺鹫f。

    強化基礎保障

    精準推進后續(xù)工作

    從巴尼小鎮(zhèn)拾級而上,幾分鐘就來到洛本卓鄉(xiāng)中心完小,教學樓寬敞明亮,旁邊還有幼兒園。學校副校長李玉華告訴記者:“這里有763個小學生,其中753人寄宿住校。我們的教學水平比起州府的小學也不差,平時還開展少年宮活動呢。” 

    “0.125等于幾分之一?”“1/8!”在洛本卓鄉(xiāng)中心完小的教室里,記者見到了光金仙的孫女英彗星。一聽到數學老師的問題,她便搶著回答。

    光金仙的3個孫輩,分別在讀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昂⒆觽兛梢韵硎苜M用減免,在校還可以吃免費營養(yǎng)餐。村里也有子女上大學、開銷比較大的村民,一般會被列為低保戶加強保障?!鄙蚬飧烧f。

    “拉一拉,扯一扯,擰一擰,擰麻花,擰完麻花搓湯圓……”在洛本卓鄉(xiāng)中心幼兒園里,老師段仙嬌正帶著孩子們開展泥工活動。據她介紹,這兩年,入園的孩子多了,從80多個增加到179個。孩子們在街上遇到老師也不怵了,愿意跑過來和老師交流了,“變化太大了!”

    近年來,當地圍繞安居、就業(yè)和治理3個關鍵詞,精準推進后續(xù)扶持工作。以安居為例,全覆蓋配備中小學校、幼兒園、醫(yī)療點、養(yǎng)老服務中心等,讓搬遷群眾享受便利生活。

    “哪里不舒服?”一大早,在洛本卓鄉(xiāng)衛(wèi)生院,院長和光南就忙著為患者查看病情。忙了一上午,匆匆吃完午飯后,和光南又背起藥箱和同事到巴尼小鎮(zhèn)開展上門隨診服務?!拔覀儠欢ㄆ谏祥T開展隨訪管理,為不方便就醫(yī)的患者做基本健康檢查,普及醫(yī)療知識?!?/p>

    據介紹,洛本卓鄉(xiāng)衛(wèi)生院負責承擔附近居民的基本醫(yī)療服務,設置了公共衛(wèi)生科、醫(yī)學影像科等科室,還配備了彩超機、離心機等醫(yī)療設備?!靶〔 ⒙》雷×?,大病減少了?!焙凸饽险f。

    推動社區(qū)治理

    搬遷群眾步入新生活 

    每天凌晨5點多,家住巴尼小鎮(zhèn)的華小軍便來到自己的包子店。天剛亮,包子店里已經人來人往,“現在每天大概能賣出100多個包子、10多碗米線,感覺生意會越來越好?!比A小軍說。

    以前住在金滿村的桑才忠、華小軍一家,2017年搬到了巴尼小鎮(zhèn)。記者上次采訪時,這里的社區(qū)還沒有正式成立。如今,居委會已經組建起來,共有包括桑才忠在內的9名工作人員,每人負責聯系一到兩棟樓。

    “家里現在有幾個常住人口?最近有沒有人生病?”由于經常要入戶進行人員動態(tài)管理,桑才忠對樓里每戶家庭的基本情況、服務訴求幾乎了如指掌,“這家人去廣東務工了,那家最近兒子生病了、母親年紀大了,需要重點關注。”

    自搬遷群眾陸續(xù)入住以來,為加強服務,巴尼小鎮(zhèn)成立社區(qū)黨支部,同時實行網格化管理,每棟樓配有樓棟管理人員,并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安置區(qū)自治組織、群眾組織、服務組織建設。原來金滿村的年輕干部肖志南,當選為巴尼小鎮(zhèn)社區(qū)黨支部書記。

    “為了讓群眾實現搬得出、穩(wěn)得住、逐步能致富,我們通過全面摸清勞動人口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狀況、就業(yè)服務需求,組建相關車間,積極開展技能和創(chuàng)業(yè)知識培訓,扎實推進勞動人口的轉移就業(yè)和培訓工作?!毙ぶ灸险f。

    依托黨建推動社區(qū)治理,目前怒江州已完成3個鄉(xiāng)鎮(zhèn)安置區(qū)行政區(qū)劃調整,新成立社區(qū)25個,實現易地搬遷點、樓棟、產業(yè)園區(qū)黨的組織網絡全覆蓋。肖志南介紹,巴尼小鎮(zhèn)社區(qū)已設立綜治中心、鄉(xiāng)愁書屋、兒童之家等,服務搬遷群眾步入新生活。

    (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