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a>
   第08版:社會工作???/a>
   第09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社會工作???/a>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shù)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中國古代在認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貢獻
中國古代在認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貢獻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p>

第08版
社會工作???/p>

第09版
社會工作???/p>

第10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shù)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古代在認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貢獻

    今年5月22日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聯(lián)合國為慶祝1992年5月22日內(nèi)羅畢會議最后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而確定的節(jié)日,以此提高人們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而我國古代的先人們經(jīng)過長期勞動實踐和調(diào)查研究,很早就對生物物種、生態(tài)環(huán)境及遺傳的多樣性有了較多認識,并記述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他們通過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合理利用和管理生物資源以及建立各種形式的保護地和園林等,保存了20多萬種動物和3萬多種高等植物,約占世界生物物種總數(shù)的10%,為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作出了巨大貢獻。

    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
    認識和實踐

    在對生物進行分類方面,中國的先人們開始得早且成績斐然。在有歷史記載前就傳說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迂七十毒”(《淮南子·修務(wù)訓》),這就是對植物的種類、用途進行專門的調(diào)查。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黍”“稷”“菽”“麥”“稻”“禾”等區(qū)分禾草類的作物以及鹿、豕、兔、狐、雉等動物的記載。成書于春秋時代的《詩經(jīng)》中提到了200多種動植物的名稱,而且還注意到它們中的一些分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吨芏Y·地官》已把植物分為皁物、膏物、覈物、莢物、叢物,動物分為毛物、羽物、介物、鱗物、蠃物,尤其是動物分類與今天的分類比較相近。到西漢時,生物分類有了飛速的發(fā)展,《爾雅》中的《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等篇中較全面地反映了動物分類,并記載有1000多種動植物名稱和600多種動植物的性狀。中國古代特別重視藥物的調(diào)查研究,陸續(xù)出版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新修本草》《本草拾遺》《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等涉及生物分類的著作。將生物特別是植物分類水平提到空前高度的著作,則首推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1892種藥物,其中植物有1196種。采用多級分類,如植物先是按草、谷、菜、果、木分類,然后草分為山草、濕草等9類,木分為喬木、灌木等6類,如此等等。他的分類采用了“析族區(qū)類”,特別是對動物的分類按照由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已含有進化思想,與現(xiàn)代的分類方法大致相同,可李時珍比西方植物分類學創(chuàng)始人林奈的分類早100多年,難怪國外對《本草綱目》倍加重視。此外還出版過許多專譜和地區(qū)植物與動物志性質(zhì)的著作,如《竹譜》《荔枝譜》《洛陽牡丹記》《南方草木狀》《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閩中海錯疏》等。中國古代為生物的分類和物種多樣性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人類為了生存,在接觸環(huán)境的過程中,要熟悉可食的生物分布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什么樣的環(huán)境適于人類居住,很自然地一開始就把生物生存與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山的陰、陽坡生物分布有差異,建立了“陰陽”概念,同時還注意到山地和低濕地生物種類的不同?!对娊?jīng)》上有不少反映這方面的詩句:如“山有榛,隰有芩”“阪有桑,隰有楊”“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山有喬松,隰有游龍”等?!豆茏印さ貑T篇》中還進一步注意到土壤對植物種類分布的關(guān)系,如說:“五息之土……其陰其陽,盡宜桐、柞,莫不秀長”“五沃之土……其陰則生楂梨,其陽則安樹之五麻”。遠在2000多年前,古人已注意到大尺度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生物的適應(yīng)與分布,即氣候、地域、土壤等生態(tài)因子對生物存在的綜合影響,“桔逾淮而北為枳,鸜鵒不逾濟,貉逾汶則死,此地氣然也”(《周禮·考工記》)?!队碡暋贰吨芏Y》將中國分為九州,記述了各州的適生物產(chǎn),如揚州宜種水稻,豫州宜種黍、稷、菽、稻、麥,雍州宜種黍、稷,生長楢、檀、榆、柳、楝、桑、松、杞等。

    先人更深入地觀察、了解到植被分布也會隨某類生態(tài)因子系列變化而有規(guī)律地變化。例如《管子·地員篇》記述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帶和地下水位的關(guān)系時說:“山之上,命之為曰縣泉,其地不干,其草茹茅與蔖,其木乃樠,鑿之二尺乃于泉;山之上,命之曰復呂……”整段文字所述與今天陜西太白山植被垂直分布仍然十分相似。另外,該書在記述從水邊到水中不同的植物分布序列時說:“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葉下于芰,芰下于莧,莧下于蒲,蒲下于葦,葦下于雚,雚下于蔞,蔞下于茾,茾下于蕭,蕭下于薛,薛下于萑,萑下于茅。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歸”。這段文字列出的序列與一般生態(tài)學教科書所列“水池或湖泊植物演替序列圖”相當相似,若與前蘇聯(lián)土壤學家威廉斯所繪的“湖邊或河流的弓形湖植物衍生圖”相比較,簡直連一些代表植物名稱都基本相同,可見觀察是何等的精細、準確。

    更有甚者,《周禮》上記載了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類型上生存著不同的動植物和不同特征的人:“……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覈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曰莢物,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蠃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這不僅比較準確地描述了各類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適生的動植物類型,而且是把動物、植物、人類和環(huán)境作為一整體來看待,很符合今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不能不令人驚嘆。

    科學、持續(xù)地利用生物資源

    生物生長發(fā)育有一定規(guī)律性,遵循規(guī)律,可獲益大且不破壞資源。我們的祖先早就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一套科學利用生物資源的寶貴經(jīng)驗,使生物資源得以持續(xù)利用,一些政治家、思想家也積極給以倡導和推廣。例如孟子見梁惠王說:“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下》)。荀子的論述則更系統(tǒng):“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百姓有余材也”?!包x鼉魚鱉鰍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荀子·王制篇》)。他還特別提出“人善治之……然后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養(yǎng)食者,不可勝數(shù)也”(《荀子·富國》),特別已懂得維持生物食物鏈關(guān)系(“相養(yǎng)食”)來保證生物資源的持續(xù)利用,這些論述恐怕是最早、最明確提出有關(guān)生物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觀點。對這方面表達得更具體的要數(shù)《淮南子·主述訓》:“畈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豺未祭獸,且罦不得布于野,獺未祭魚,網(wǎng)罟不得入于水;鷹鶽不摯,羅網(wǎng)不得張于谿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蟲未蟄,不得以火燒田;孕育不得殺,鷇卵不得探;魚不長尺不得取,彘不滿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發(fā)若蒸氣,禽獸之歸若流泉,飛鳥之歸若煙云,有所以致之也”。另外《逸周書·文傳》也有類似的論述:“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澤不行害,土不失其宜,萬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時”。這些話雖講在2000多年前,對今天來說仍然不失其科學價值和教育意義。

    對生物資源的管理和法制

    據(jù)文字記載,在唐虞時代已有管理森林的官員“益”,“益為公虞,若于上下草木鳥獸佑之,朱虎熊羆而物繁衍”(《路史》),到周代管理已相當完善。據(jù)《周禮》記載:“大司徒”管土地,“山虞”“掌山林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跡人”管田獵禁令,“囿人”掌“囿游之獸禁,牧百獸”,“漁人”掌管打魚政令,“川師”管河流,“澤虞”管湖泊等等,以后歷代也或多或少設(shè)置了類似的管理機構(gòu),加強了對野生生物資源的管理。

    為了有效地管理好、利用好自然資源,國家還制定了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法律,歷代不斷加以完善。夏朝就有“禹之禁”,禁止在不宜時間捕魚(見《逸周書·大聚篇》)。到周朝,各項規(guī)定已相當詳細、嚴厲。例如在采伐樹木方面規(guī)定“令萬民時斬材有期日”(《周禮·地官司徒·山虞》、《月令》),“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管子·地數(shù)篇》)。即使軍隊也不例外,要求部隊在行軍中“無伐樹,無驚六畜,違者不赦”(《通鑒輯覽》)。周朝還嚴禁燒荒、伐大樹,作為最高法令規(guī)定:“毋行大火,毋斷大木……天子之夏令也”(《管子·輕重篇》)。秦朝制定了《田律》,規(guī)定2月到6月不得到森林去伐樹、捕捉幼獸、幼鳥、毒殺魚鱉等(《睡虎地秦墓竹簡》)。以后歷代也都有相應(yīng)的制度、法規(guī),這些制度和法規(guī)在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資源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上起了一定作用。

    建立自然保護地和動植物園

    今天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措施,一是就地保護,即設(shè)置自然保護區(qū),二是遷地保護,即建立動植物園。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這樣的思想和行動,雖然出發(fā)點是為少數(shù)特權(quán)階層需要,但客觀上保護了部分自然環(huán)境和一些生物物種,這種思想和創(chuàng)造的經(jīng)驗都是十分寶貴的。

    在就地保護方面,遠在周朝,從天子到王公貴族都有一定范圍的狩獵場,“天子百里,諸侯四十里”(《毛詩注》),狩獵場內(nèi)不允許百姓入內(nèi)砍柴、獵物,“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孟子·梁惠王下》)。在以后朝代這種狩獵場規(guī)模在不斷增加,三國時魏明帝行獵場方圓千余里(《三國志·高柔傳》)。到清代設(shè)置的木蘭圍場達到了萬余平方公里,其間“萬靈萃集……物產(chǎn)富饒,牲禽蕃育”(《木蘭記》碑文)。這些圍場禁地在保護局部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資源上發(fā)揮了作用。另外,大型廟宇、皇家陵園、風水地、少民族神山、龍山都占有大面積山林,因長期封山育林,林茂草豐,林中各種生物得以安全生存,同樣起到了自然保護區(qū)的作用。例如佛地峨嵋山、黃陵橋山、建甌萬木林、西雙版納的“龍山”等地,其中峨嵋山就有珙桐、嘉利樹、雙盾、小熊貓、蘇門羚、短尾猴等大量珍稀動植物得到了保護。

    在遷地保護方面可能開始得更早。大約在3000年以前,文王在“靈臺”建造了35公里范圍的囿,養(yǎng)有大量鹿、鶴及魚類等,《詩經(jīng)·大雅·靈臺》就描述了這里的動物形象。以后無論所建囿或園的規(guī)模及數(shù)量都在增加。秦始皇建的“上林苑”周圍150公里,漢代又加以擴建,“苑中養(yǎng)百獸……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卉3000余種,種植其中”(《三輔黃圖》),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生物園。以后還有漢武帝的“甘泉園”,隋煬帝的“西苑”,唐代的“曲江池”,宋代的“壽山艮岳”,清代的“避暑山莊”等,這些都是大型皇家園囿。特別是壽山艮岳,據(jù)《艮岳記》反映,園林既有純林,又有經(jīng)濟植物、水生植物、亞熱帶植物種植區(qū),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不失為一個有相當規(guī)模的植物園。除此之外,一些富家的園林、宗祠、廟院也是一些不同規(guī)模的植物園。以上這些園囿保存了一些瀕于絕滅的生物,如野外已經(jīng)絕跡的麋鹿保存在南海子皇家禁園中,我國最后一株普陀鵝耳櫪就是存活在浙江舟山普陀山廟內(nèi),這些園囿在客觀上起了保存物種和遺傳多樣性的作用。(據(jù)《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