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3月2日上午,2022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北京市盲人學校、大運河漕運碼頭、八達嶺古長城等七個點位同時進行。在大運河漕運碼頭,四名不同程度的肢殘火種采集人分別將從長江、黃河、永定河、大運河四個源流采集的水匯入采火器水槽。隨后,匯集之水托起采火器觸燃火種,以水火交融的形式點燃了‘源流之火’。 參與此次火種采集的四名肢殘人士中,有兩人是下肢殘疾,一人是上臂殘疾,還有一人是雙上臂缺失。由于無法用手完成規(guī)定動作,這位‘特殊的’火種采集人只能通過特制的裝置完成此次任務。據《公益時報》記者了解,這位無臂火種采集人名叫夏虹。在圈子里,夏虹其實很有名氣,她身上也有很多標簽和光環(huán):全國自強模范、無臂設計師、剪紙藝術家、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殘聯上肢障礙者負責人……此外,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理事長。 ‘能夠參與北京冬殘奧會圣火采集,對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幸運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但這并不是我個人的榮譽,而是代表著我背后8500多萬殘障群體。’日前,夏虹在北京接受了記者采訪。她說,目前自己重點關注殘障人士和婦女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兩個領域,希望通過公益的力量發(fā)揮自身特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盡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人 七歲時,因為一場車禍,夏虹不幸失去了雙臂。面對這個意外打擊,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生活一度陷入陰霾,很長時間都沒有從打擊中走出來。 但,生活還要繼續(xù)。多年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和超出常人數倍的努力,夏虹不僅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還考上了大學,學習設計。不僅如此,夏虹說自己還是個喜歡折騰的人,體育、繪畫、文學……只要喜歡的事情,她都會積極嘗試,并且在不同領域都小有成績。 面對記者采訪,夏虹說,自己不想一直依賴別人,他們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我是從東北一個小村子走出來的。一路成長,能夠走到今天,就是源于一個字——愛。那么多人給予我關愛,所以我不能消沉,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力量,回報更多的人,給予他們一些愛?!?/p> 夏虹告訴記者,人生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就是資助她上大學的“陳伯伯”。因此在自己考上大學的那一刻,她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像“陳伯伯”那樣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更多人?!拔姨貏e喜歡一句話,用生命感動生命,讓愛無限傳遞。” 因此,在工作之余,夏虹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參加公益活動,當志愿者、做義工?!澳菚r候我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我最早參加最多的就是做文明出行志愿者,引導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車禍受害者,我把自己當成一個‘反面教材’,這樣宣傳教育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p> 此外,福利院、養(yǎng)老院、特教學校等也是夏虹經常去的地方。時間久了,大家把夏虹當成親人。在她看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給予這些‘特殊’群體關愛的時候,他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回饋我們一份溫暖。” 這些經歷,也為夏虹日后成為一名專職公益人打下了基礎。 從志愿者到專職公益人 2013年,夏虹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淘寶公益基金”組織的“自強不息 我的創(chuàng)業(yè)夢”評選活動,獲得第二名及五萬元創(chuàng)業(yè)孵化金。同時,她也加入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魔豆媽媽”陣列,成為“魔豆媽媽”公益項目受益人。 該項目是阿里巴巴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發(fā)起的女性就業(yè)培訓發(fā)展項目,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具體執(zhí)行。項目旨在為困難女性提供就業(yè)培訓,搭建就業(yè)橋梁,幫助困境女性獲得有質量的生活,促進困境女性均衡發(fā)展。截至目前,“魔豆媽媽”項目累計培訓女性約三萬人次,幫助近兩萬“魔豆媽媽”實現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公益項目,這么多年幫助了很多困境媽媽,讓她們不僅能夠擁有一技之長,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生活。當年我們設計了一個項目,也在尋求新的契機和平臺,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殘障朋友。因為我跟他們接觸比較多,而且據我了解,很多殘障人士其實是擁有一些技能的,比如手工編織藝術品。這也是我想要參加比賽和‘魔豆媽媽’項目的初衷。” 出于上述目的,拿到創(chuàng)業(yè)孵化金后,夏虹做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用這筆錢成立了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希望打造一個公益平臺,重點幫助殘疾人和困難女性再就業(yè)。2015年,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立。根據夏虹提供的資料,該中心致力于開展各種扶殘助老、公益科普、公益文化交流和培訓等社會服務性活動。 除了為殘障群體提供一個交流互動平臺,夏虹及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做的更多的,就是幫助他們實現生活重建,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如開展非遺手工、烘焙培訓等。久而久之,很多“殘友”慕名而來,夏虹和她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機構也逐漸有了名氣。 2014年,夏虹代表北京市殘疾人參加北京APEC會議殘疾人主題邊會。現場,夏虹為彭麗媛及各國元首夫人展示足藝剪紙,得到高度贊譽。為了將剪紙技藝教給更多殘疾人,2017年,夏虹開了一家淘寶網店——夏虹博愛坊,從剪紙開始摸索。而她開這家淘寶店并非是為了自己賺錢,而是希望廣大殘友的手工作品通過這個平臺得到社會的認可,并取得一份收入。 2018年7月28日,在全國“魔豆媽媽”創(chuàng)業(yè)扶貧大賽決賽現場,夏虹路演展示的“夏虹博愛坊”電商創(chuàng)業(yè)項目和她的創(chuàng)業(yè)初心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夏虹被評為20名全國“優(yōu)秀魔豆媽媽”之一。如今,她在“魔豆媽媽”官方淘寶店和個人品牌店都在持續(xù)推進電商活動,帶動更多殘障人士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夏虹是北京19所溫馨家園、特教學校和聾兒康復中心的公益老師,她通過雙腳培訓了4000多名剪紙學員,還多次義賣自己的剪紙作品,為先心病、聾兒、自閉癥兒童籌集善款,改善孩子們的生活狀況。 也正是因為夏虹的堅韌和樂觀,“魔豆媽媽”項目邀請她擔任項目助教老師,為學員答疑解惑、提供幫助。而從項目受益人到項目助教,夏虹的經歷也很好地詮釋了公益的意義?!拔蚁敫嬖V大家,我是在項目的幫助下一點點成長起來的,現在我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么我也希望更多‘魔豆媽媽’通過努力學習來改變自己,通過學習一技之長,過上幸福的生活。” 多年來,夏虹的成長經歷激勵了很多人。她在全國做過1000多場勵志演講,以自己為例,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因為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只要追求過并為之努力過,就不會后悔。 對話夏虹 《公益時報》:能夠參與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有什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嗎? 夏虹:這次我們有四個人共同參與了火種采集,其中兩人是下肢障礙者,他們坐著輪椅,另一個人是上肢障礙者(單臂)。而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我是雙臂缺失,所以需要佩戴特殊的裝置才能完成這次任務。 因為火種采集是圣火傳遞的前提,也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的責任重大。能夠代表廣大殘疾人朋友參與這場世界性的盛會,我覺得是非常幸運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但這份榮譽并不屬于我個人,而是屬于我們背后8500多萬殘障群體。 《公益時報》:你身上有很多標簽,比如全國自強模范、無臂設計師、剪紙藝術家等,但同時你也是一名公益人。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公益的? 夏虹:最早接觸公益可能要追溯到2010年,那時候我會利用周末的時間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做志愿者或義工。早些年我參加最多的就是文明出行志愿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大家遵守交通規(guī)則。雖然有點像自揭傷疤,但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不遵守交規(guī)的嚴重后果。之后我參加的公益活動也很多,比如去福利院、養(yǎng)老院、特教學校等。 《公益時報》:后來你決定發(fā)起一家公益機構,從志愿者轉變?yōu)橐幻麑B毠嫒?,這背后主要的考量是什么? 夏虹:這其實跟我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關系。我從小到大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支持,包括讀完大學。沒有他人的資助,我是完不成大學學業(yè)的。因此,我也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更多人,將愛無限傳遞下去。 說到這些,我也特別感激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魔豆媽媽”這個公益項目,它幫助了很多像我一樣的殘障人士,讓我們擁有一技之長,能夠過上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讓我意識到了平臺的重要性。我希望能有一個平臺去幫助更多殘障朋友,幫助他們實現自食其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公益時報》:你談到希望通過公益的形式去幫助更多人。那么對于公益,你是如何理解的? 夏虹:可能目前還有人分不清公益和慈善的關系,這些年也經常有人問我一些關于公益的奇奇怪怪的問題。這個時候我會告訴他們,公益其實很簡單,比如給陌生人一個擁抱或一個微笑,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幫他等等。 在我看來,公益就是從“心”出發(fā)。從最開始做志愿者、做義工,到后來成立公益機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人,大家互相學習,互相支持。慢慢地,我們在公益領域變得越來越專業(yè),有了自己獨特的項目,有很多人愿意參與進來,服務的群體也隨之不斷擴大。 每一個公益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可能很多人會把我當成學習的榜樣,而我也在不斷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但公益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多人集合到一起,需要把我們的智慧和愛集合到一起,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公益巨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