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聚焦兩會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聚焦兩會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字
   第15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6版:公益第1訪談
借助公益的力量幫助更多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聚焦兩會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聚焦兩會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字

第15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6版
公益第1訪談

新聞內容
2022年03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人、無臂公益人夏虹:
借助公益的力量幫助更多人

    3月2日上午,無臂公益人夏虹(左二)參與北京冬殘奧會城市火種采集

    ■ 本報記者 皮磊

    3月2日上午,2022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北京市盲人學校、大運河漕運碼頭、八達嶺古長城等七個點位同時進行。在大運河漕運碼頭,四名不同程度的肢殘火種采集人分別將從長江、黃河、永定河、大運河四個源流采集的水匯入采火器水槽。隨后,匯集之水托起采火器觸燃火種,以水火交融的形式點燃了‘源流之火’。

    參與此次火種采集的四名肢殘人士中,有兩人是下肢殘疾,一人是上臂殘疾,還有一人是雙上臂缺失。由于無法用手完成規(guī)定動作,這位‘特殊的’火種采集人只能通過特制的裝置完成此次任務。據《公益時報》記者了解,這位無臂火種采集人名叫夏虹。在圈子里,夏虹其實很有名氣,她身上也有很多標簽和光環(huán):全國自強模范、無臂設計師、剪紙藝術家、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殘聯上肢障礙者負責人……此外,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理事長。

    ‘能夠參與北京冬殘奧會圣火采集,對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幸運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但這并不是我個人的榮譽,而是代表著我背后8500多萬殘障群體。’日前,夏虹在北京接受了記者采訪。她說,目前自己重點關注殘障人士和婦女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兩個領域,希望通過公益的力量發(fā)揮自身特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盡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人

    七歲時,因為一場車禍,夏虹不幸失去了雙臂。面對這個意外打擊,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生活一度陷入陰霾,很長時間都沒有從打擊中走出來。

    但,生活還要繼續(xù)。多年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和超出常人數倍的努力,夏虹不僅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還考上了大學,學習設計。不僅如此,夏虹說自己還是個喜歡折騰的人,體育、繪畫、文學……只要喜歡的事情,她都會積極嘗試,并且在不同領域都小有成績。

    面對記者采訪,夏虹說,自己不想一直依賴別人,他們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我是從東北一個小村子走出來的。一路成長,能夠走到今天,就是源于一個字——愛。那么多人給予我關愛,所以我不能消沉,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力量,回報更多的人,給予他們一些愛?!?/p>

    夏虹告訴記者,人生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就是資助她上大學的“陳伯伯”。因此在自己考上大學的那一刻,她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像“陳伯伯”那樣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更多人?!拔姨貏e喜歡一句話,用生命感動生命,讓愛無限傳遞。”

    因此,在工作之余,夏虹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參加公益活動,當志愿者、做義工?!澳菚r候我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我最早參加最多的就是做文明出行志愿者,引導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車禍受害者,我把自己當成一個‘反面教材’,這樣宣傳教育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p>

    此外,福利院、養(yǎng)老院、特教學校等也是夏虹經常去的地方。時間久了,大家把夏虹當成親人。在她看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給予這些‘特殊’群體關愛的時候,他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回饋我們一份溫暖。”

    這些經歷,也為夏虹日后成為一名專職公益人打下了基礎。

    從志愿者到專職公益人

    2013年,夏虹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淘寶公益基金”組織的“自強不息 我的創(chuàng)業(yè)夢”評選活動,獲得第二名及五萬元創(chuàng)業(yè)孵化金。同時,她也加入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魔豆媽媽”陣列,成為“魔豆媽媽”公益項目受益人。

    該項目是阿里巴巴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發(fā)起的女性就業(yè)培訓發(fā)展項目,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具體執(zhí)行。項目旨在為困難女性提供就業(yè)培訓,搭建就業(yè)橋梁,幫助困境女性獲得有質量的生活,促進困境女性均衡發(fā)展。截至目前,“魔豆媽媽”項目累計培訓女性約三萬人次,幫助近兩萬“魔豆媽媽”實現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公益項目,這么多年幫助了很多困境媽媽,讓她們不僅能夠擁有一技之長,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生活。當年我們設計了一個項目,也在尋求新的契機和平臺,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殘障朋友。因為我跟他們接觸比較多,而且據我了解,很多殘障人士其實是擁有一些技能的,比如手工編織藝術品。這也是我想要參加比賽和‘魔豆媽媽’項目的初衷。”

    出于上述目的,拿到創(chuàng)業(yè)孵化金后,夏虹做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用這筆錢成立了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希望打造一個公益平臺,重點幫助殘疾人和困難女性再就業(yè)。2015年,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立。根據夏虹提供的資料,該中心致力于開展各種扶殘助老、公益科普、公益文化交流和培訓等社會服務性活動。

    除了為殘障群體提供一個交流互動平臺,夏虹及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做的更多的,就是幫助他們實現生活重建,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如開展非遺手工、烘焙培訓等。久而久之,很多“殘友”慕名而來,夏虹和她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機構也逐漸有了名氣。

    2014年,夏虹代表北京市殘疾人參加北京APEC會議殘疾人主題邊會。現場,夏虹為彭麗媛及各國元首夫人展示足藝剪紙,得到高度贊譽。為了將剪紙技藝教給更多殘疾人,2017年,夏虹開了一家淘寶網店——夏虹博愛坊,從剪紙開始摸索。而她開這家淘寶店并非是為了自己賺錢,而是希望廣大殘友的手工作品通過這個平臺得到社會的認可,并取得一份收入。

    2018年7月28日,在全國“魔豆媽媽”創(chuàng)業(yè)扶貧大賽決賽現場,夏虹路演展示的“夏虹博愛坊”電商創(chuàng)業(yè)項目和她的創(chuàng)業(yè)初心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夏虹被評為20名全國“優(yōu)秀魔豆媽媽”之一。如今,她在“魔豆媽媽”官方淘寶店和個人品牌店都在持續(xù)推進電商活動,帶動更多殘障人士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夏虹是北京19所溫馨家園、特教學校和聾兒康復中心的公益老師,她通過雙腳培訓了4000多名剪紙學員,還多次義賣自己的剪紙作品,為先心病、聾兒、自閉癥兒童籌集善款,改善孩子們的生活狀況。

    也正是因為夏虹的堅韌和樂觀,“魔豆媽媽”項目邀請她擔任項目助教老師,為學員答疑解惑、提供幫助。而從項目受益人到項目助教,夏虹的經歷也很好地詮釋了公益的意義?!拔蚁敫嬖V大家,我是在項目的幫助下一點點成長起來的,現在我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么我也希望更多‘魔豆媽媽’通過努力學習來改變自己,通過學習一技之長,過上幸福的生活。”

    多年來,夏虹的成長經歷激勵了很多人。她在全國做過1000多場勵志演講,以自己為例,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因為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只要追求過并為之努力過,就不會后悔。

    對話夏虹 

    《公益時報》:能夠參與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有什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嗎?

    夏虹:這次我們有四個人共同參與了火種采集,其中兩人是下肢障礙者,他們坐著輪椅,另一個人是上肢障礙者(單臂)。而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我是雙臂缺失,所以需要佩戴特殊的裝置才能完成這次任務。

    因為火種采集是圣火傳遞的前提,也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的責任重大。能夠代表廣大殘疾人朋友參與這場世界性的盛會,我覺得是非常幸運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但這份榮譽并不屬于我個人,而是屬于我們背后8500多萬殘障群體。

    《公益時報》:你身上有很多標簽,比如全國自強模范、無臂設計師、剪紙藝術家等,但同時你也是一名公益人。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公益的?

    夏虹:最早接觸公益可能要追溯到2010年,那時候我會利用周末的時間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做志愿者或義工。早些年我參加最多的就是文明出行志愿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大家遵守交通規(guī)則。雖然有點像自揭傷疤,但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不遵守交規(guī)的嚴重后果。之后我參加的公益活動也很多,比如去福利院、養(yǎng)老院、特教學校等。

    《公益時報》:后來你決定發(fā)起一家公益機構,從志愿者轉變?yōu)橐幻麑B毠嫒?,這背后主要的考量是什么?

    夏虹:這其實跟我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關系。我從小到大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支持,包括讀完大學。沒有他人的資助,我是完不成大學學業(yè)的。因此,我也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更多人,將愛無限傳遞下去。

    說到這些,我也特別感激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魔豆媽媽”這個公益項目,它幫助了很多像我一樣的殘障人士,讓我們擁有一技之長,能夠過上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讓我意識到了平臺的重要性。我希望能有一個平臺去幫助更多殘障朋友,幫助他們實現自食其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公益時報》:你談到希望通過公益的形式去幫助更多人。那么對于公益,你是如何理解的?

    夏虹:可能目前還有人分不清公益和慈善的關系,這些年也經常有人問我一些關于公益的奇奇怪怪的問題。這個時候我會告訴他們,公益其實很簡單,比如給陌生人一個擁抱或一個微笑,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幫他等等。

    在我看來,公益就是從“心”出發(fā)。從最開始做志愿者、做義工,到后來成立公益機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人,大家互相學習,互相支持。慢慢地,我們在公益領域變得越來越專業(yè),有了自己獨特的項目,有很多人愿意參與進來,服務的群體也隨之不斷擴大。

    每一個公益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可能很多人會把我當成學習的榜樣,而我也在不斷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但公益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多人集合到一起,需要把我們的智慧和愛集合到一起,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公益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