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專題
   第03版:專題
   第04版:新聞
   第05版:社會工作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五年備案17單,廣州探路慈善信托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專題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社會工作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五年備案17單,廣州探路慈善信托

    日前,廣州成立慈善信托評估委員會,并召開第一次會議暨委員聘任儀式。首屆委員由11位專家學者、行業(yè)實踐者擔任,他們來自慈善、金融、法律、稅務等領域,未來將發(fā)揮各自的專業(yè)能力與優(yōu)勢,進一步規(guī)范廣州慈善信托工作。

    區(qū)別于傳統的慈善捐贈,慈善信托是委托人將財產委托受托人,要求按其意愿管理和開展慈善活動,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價值觀和公益思路具象化的一種公益信托。由于更靈活,也更體現個人的公益慈善理念,慈善信托被不少人視為未來推動第三次分配,帶動企業(yè)、個人參與公益慈善的重要方式。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實施,首次以立法形式提及慈善信托。也是那一年,廣州開始探索慈善信托,五年過去了,從第一單慈善信托到第17單,從財產規(guī)模為零到匯集3930.36萬元善款,出現了在全國都鳳毛麟角的由慈善組織作為單一受托人的慈善信托。

    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廣州慈善信托從頂層設計制定政策,在制度創(chuàng)新設立指引,專業(yè)支撐方面更是組建了慈善信托評估委員會,一系列舉措正推動行業(yè)發(fā)展,撬動人們設立慈善信托的積極性。

    但目前慈善信托仍屬于新生事物,其運作模式還需不斷探索和完善,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和業(yè)界專家認為,接下來廣州應該聯動多方專業(yè)力量回應信托痛點,完善慈善信托生態(tài),探路慈善信托發(fā)展新路徑。

    【現狀】慈善信托成為新選擇,廣州多方試水

    據了解,2016年慈善法實施后,廣州市政府第一時間出臺《關于促進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專門提出大力發(fā)展慈善信托,推動慈善信托成為廣州慈善事業(yè)的新動力,鼓勵和吸引越來越多的民間力量參與慈善。

    此后,廣州市民政局聯合市文明辦印發(fā)的《廣州市創(chuàng)建“慈善之城”提升工作方案(2017—2020年)》及《廣州市創(chuàng)建“慈善之城”提升工作方案2020—2022年》均提及這一新生事物,鼓勵社會各界運用慈善信托方式參與慈善活動。這一新模式的特點,恰恰在于“信任委托”。過去,一位愛心人士如果對社會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和探索思路,僅捐贈還遠遠不夠,他們希望有主導權。然而,設立基金會往往需要面對運營成本高,且需要具備專職人員、辦公地點等問題。

    慈善信托委托人可與受托人協商確定信托財產規(guī)模、期限和終止條件,有完善監(jiān)管機制,可以明確將財產用于自己關注的領域或社會服務的特點,回應了以上特點。2016年至2021年,社會多方開始試水慈善信托,共備案慈善信托17單,財產規(guī)模達3930.36萬元。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慈善信托的關注領域,也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有的聚焦教育助學,有的關注扶貧濟困,還有的幫扶困境兒童,更有的著眼于藝術文化事業(yè)發(fā)展。

    而這些慈善信托在設立的同時,也在探索更持久的運作模式。

    其中,悅爾·2021公園十九藝術文化發(fā)展慈善信托是廣州市首例慈善組織作為單一受托人的慈善信托,也是廣東首例以藝術文化發(fā)展為信托目的的慈善信托,按照委托人意愿,資助貧困藝術家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guī)定的公益活動,并為探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資助模式,可永久存續(xù)——即受資助的藝術家在未來可選擇向慈善信托進行“回捐”,實現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

    而粵財信托·知行2021文化發(fā)展慈善信托則由愛心企業(yè)出資,廣東省千禾社區(qū)公益基金會擔任委托人,粵財信托擔任受托人,資助社區(qū)營造及鄉(xiāng)村振興相關領域公益項目和慈善活動,其特點則在于在信托架構增設“捐贈人”角色,增加與使命愿景相契合的廣東省千禾社區(qū)公益基金會作為委托人,實際捐贈人在享受稅收激勵的同時對慈善信托資金運用與存續(xù)期決策管理進行有效參與與監(jiān)督。

    【突破】探路慈善信托,廣州多方探路

    值得關注的是,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背后,其實是慈善信托發(fā)展過程中仍在面臨的挑戰(zhàn)。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慈善信托的概念自2016年在我國首次提出以來,一直被視為公益慈善事業(yè)發(fā)展中的后起之秀,被多方寄予厚望。然而,一個信托架構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監(jiān)察人、托管人(開戶行)、受益人,雖然從架構上賦予了委托人包括但不限于知情權、解任受托人、要求變更管理財產的方式、撤銷權以及財產獨立性等更多的自主權,但也帶來了更復雜的專業(yè)門檻。

    在慈善激勵方面,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距離《慈善法》從立法層面提出“慈善信托”概念至今僅五年,由于涉及民政、稅務、金融等垂直領域,慈善信托的捐贈發(fā)票依舊未有解決方案,這導致了“同樣是做公益,社會通過稅收政策激勵捐贈行為;對于慈善信托,卻沒有更多有效激勵”。在托管人(開戶行)信托專戶方面,由于慈善信托跨公益慈善以及金融信托領域,往往會遇到開戶困難的問題。

    此外,雖然慈善信托受托人需要幫助委托人實現慈善意愿,根據委托人意愿幫助委托人篩選慈善組織和慈善項目并跟進實施、反饋調整。然而,本應更加了解慈善信托的基金會和慈善組織,恰恰可能是不懂慈善信托的運作機制的一方。由于涉及大量信托專業(yè)領域知識和實踐,目前大多慈善信托受托人由信托公司擔任。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廣州正聯動多方探索,一方面鼓勵社會在慈善信托設立之時探索創(chuàng)新,摸索持續(xù)運作模式,通過悅爾·2021公園十九藝術文化發(fā)展慈善信托以及粵財信托·知行2021文化發(fā)展慈善信托等慈善信托的設立,在實踐中打開突破口;另一方面,也及時印發(fā)《廣州市慈善信托備案管理指引》,細化備案流程,強化規(guī)范指引,有序指導開展慈善信托業(yè)務,并率先啟動廣州市慈善信托評估指引及指標體系的制定工作,組建慈善信托評估委員會,涵蓋稅收、金融、法律、慈善等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為慈善信托提供發(fā)展模板。

    【展望】打造慈善信托標準,廣州慈善信托發(fā)展可期

    “短期來講,法人機構、社會團體和富有家庭是我國慈善信托的主體;長期來講,老百姓、普通家庭會有更多的參與。越來越多的樂于參與慈善事業(yè)的家庭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慈善信托,共同推進我國的社會進步。我自己想做的善事,專業(yè)機構來幫我履行?!痹袊y監(jiān)會非銀司司長、中國信托業(yè)資深專家高傳捷這樣講述慈善信托的主要特點。

    慈善信托評估委員會成員、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謝玲麗對此頗為認可。在她看來,廣州有良好的公益慈善氛圍,未來,慈善信托在實現共同富裕中將進一步發(fā)揮重要作用,成為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工具。她指出,如今,社會對于公益慈善的認識日趨成熟,隨著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社會人士、企業(yè)意識到,“有效實現家族價值、企業(yè)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長期平衡,是家族與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與前提,這時,公益慈善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場與平衡器?!?/p>

    謝玲麗分析道,隨著公益慈善事業(yè)的深入人心,“基于慈善信托的自主性與靈活性,越來越多的樂于參與慈善事業(yè)的家庭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慈善信托,同時,從趨勢上看未來的主流很有可能是股權類慈善信托?!彼f,很多人覺得大額捐贈會帶來短期較大的流動性壓力,但股權捐贈不僅回避了這一問題,而且會更為持續(xù)長久,同時,也能促使各方更深入參與慈善信托的治理與運營。

    “但這些都需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慈善信托治理指引,以便更好地實現慈善信托目的、提升信托資產運營效益,提升信托的運營合規(guī),并為慈善信托的高效設立提供指引。廣州其實已經在數量和質量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可以進一步系統梳理和總結?!敝x玲麗透露,接下來,其律所將會同各方專業(yè)力量,聯動廣州市民政局論證起草更為全面,且具有實戰(zhàn)價值的慈善信托治理原則指引,“希望慈善信托的各方參與者可以通過一個完善清晰的原則框架,根據自身需要構建更為可靠的信托治理結構與機制,更有效地發(fā)揮慈善信托的結構性力量?!?/p>

    而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亦表示,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專業(yè)團隊的聯動交流,進一步推動慈善信托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助力慈善信托持續(xù)朝著更專業(yè)、更透明、更高效的方向前進,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彰顯重要社會價值。(據《善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