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國際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回顧蓋茨基金會二十年帶來的變化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國際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0年02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蓋茨夫婦發(fā)布2020年度公開信
回顧蓋茨基金會二十年帶來的變化

    ■ 本報記者 高文興

    美國西雅圖當?shù)貢r間2月10日,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夫婦發(fā)布了2020年度公開信《放手一搏》。今年1月,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以下簡稱“蓋茨基金會”)成立20周年,蓋茨夫婦以此契機在今年年信中回了過去20年中,全世界及蓋茨基金會工作發(fā)生的變化。

    蓋茨夫婦在年信開頭表示,這封信的靈感來自好友沃倫·巴菲特多年前給予他們的鼓勵,“竭盡全力,放手一搏(swing for the fences)”——“要將我們?nèi)康牧α亢退械馁Y源傾注于那些一旦成功,便能拯救生命、改善生活的大賭注。”

    當今的世界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蓋茨夫婦認為:“蓋茨基金會的核心理念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這仍是驅(qū)動我們工作的首要原則?!?/p>

    在過去20年中,蓋茨基金會總共捐贈了538億美元。其中,45%用于全球發(fā)展項目、29%用于全球健康項目、16%用于美國本土項目及10%用于其他慈善項目。

    在今年年信中,蓋茨夫婦選擇基金會在全球健康和公共教育領域的工作以及承擔的風險進行詳細闡述,因為“健康和教育是實現(xiàn)更健康、更美好、更平等的世界的關鍵”。此外,他們還分享了在氣候危機和性別平等這兩個議題上的見解,并表示這兩個議題會“影響我們未來20年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全球處于疫情當中,在年信發(fā)布之前,蓋茨基金會已于2月5日承諾投入最高1億美元,用于支持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相關機構(gòu)以及其他國際和國家層面的相關機構(gòu)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蓋茨夫婦正密切關注疫情發(fā)展,并堅定承諾為全球應對行動作出積極貢獻,力爭早日控制住疫情。

    “即使處在這樣一個挑戰(zhàn)重重的時刻——其實也恰好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需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那些倡導者、研究人員、政府領袖,還有那些奮斗在一線的工作者們,他們的努力讓更多地方的人過上健康且富有成效的生活成為可能?!鄙w茨夫婦寫道。

    全球健康:推廣疫苗和抗擊艾滋病的巨大進步

    “健康改善對于脫離貧困至關重要?!北葼枴どw茨在年信中說。

    他本人也曾多次表示,自己在未退休之前就將一大部分精力投入慈善事業(yè)的原因就是,當時他對許多低收入國家兒童死于可預防疾病的數(shù)量感到震驚,尤其是預防這些疾病的疫苗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是早就廣泛使用的。而市場和政府都無法獨自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蓋茨基金會在創(chuàng)建之初就將目光首先投向全球健康領域,并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世界銀行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共同創(chuàng)立了全球疫苗免疫聯(lián)盟(Gavi),以號召各國政府與相關機構(gòu)共同籌措資金購買疫苗,并將這些疫苗提供給低收入國家的兒童。

    當時,Gavi面臨兩大挑戰(zhàn)——是否能籌措足夠的資金,說服制造商以發(fā)展中國家負擔得起的價格提供疫苗?是否能說服各國政府為兒童接種這些新的、尚未被充分使用的疫苗?

    比爾·蓋茨在年信中坦率地說:“我們當時并不確定能取得哪些效果。”

    但Gavi給出了令人鼓舞的答卷。到2019年,Gavi已為超過7.6億名兒童接種疫苗,避免了1300萬兒童的死亡。該機構(gòu)也成功將更多的疫苗和物資以更低廉的價格引入市場,例如,一劑能預防五種致命感染的五聯(lián)疫苗在過去的價格是3.65美元,現(xiàn)在降至不到1美元。

    梅琳達·蓋茨認為,Gavi的大力投入是蓋茨基金會迄今為止做過的最好的決策之一。

    然而,她也表示:“如今,全世界86%的兒童可獲得基本的免疫接種……但是,要覆蓋剩下的14%,要比實現(xiàn)這86%的過程難的多。這14%的孩子,是世界上邊緣化程度最嚴重的群體之一?!?/p>

    Gavi現(xiàn)在正在加強與多個國家的合作,用更有針對性的手段,為特定地區(qū)無法接種疫苗的孩子提供幫助,并正在為下一個五年的工作籌集資金,希望能激勵更多的資助方共同參與,進一步推廣這個成功案例,從而惠及所有兒童。

    為應對艾滋病及另外兩大疾病的不斷擴散,2002年,蓋茨基金會又資助成立了“抗擊艾滋病、結(jié)核病和瘧疾全球基金”(以下簡稱“全球基金”)。該基金與Gavi有著相似的目標——向低收入國家引入能夠挽救生命的藥品、技術和項目。

    和Gavi一樣,全球基金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僅僅在2018年,在項目實施的國家中,就有將近1900萬人獲得抗艾滋病毒治療。

    梅琳達·蓋茨表示,過去的20年中,科技在攻克艾滋病問題上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就,世界對于如何運用新科技的理解也在不斷進步。同時,她也指出,在與艾滋病的抗爭中,僅靠醫(yī)學干預遠遠不夠?!拔覀冞€需要關注……是什么在阻止他們(感染者)尋求預防和治療手段,以及那些在臨床試驗中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為什么沒法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彼f。

    公共教育:為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種提供機會

    在美國,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有太多的變量需要考慮,涉及種族、性別、出生地、父母收入水平等,而教育則是這些變量中極其重要的因素。這也是蓋茨基金會在美國始終關注基礎教育(K-12)和高等教育的原因。

    梅琳達·蓋茨表示:“有數(shù)百萬的美國人——尤其是來自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種的學生——無法得到相同的機會?!?/p>

    但相比起在全球健康領域的工作,基金會在美國公共教育上的努力還未收到相匹配的成效。

    “如果在20年前被問起,我們會說全球健康是基金會做的最冒險的工作,而美國教育是我們最可靠的選擇。實際上,這二者的結(jié)果恰恰相反。”梅琳達·蓋茨解釋說,“在全球健康方面,有許多證據(jù)表明世界走上了正軌,比如兒童死亡率的大幅降低。反觀美國教育,目前尚未達到我們的最低期望。現(xiàn)狀對美國學生來說依然不樂觀?!?/p>

    目前,美國小學一個班的平均學生數(shù)為21名,其中18名能從高中畢業(yè),但只有13名會在之后一年內(nèi)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僅有7名會順利獲得大學學位。同樣的例子放在拉丁裔學生群體中,完成大學教育的學生數(shù)量降至6,非洲裔則只為4。

    更加棘手的是,即便是在教育領域工作的人,也很難對哪些方法行之有效、哪些無效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

    當然,梅琳達·蓋茨表示:“進步比我們希望的更難,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放棄。”

    在這一領域,蓋茨基金會發(fā)起了“蓋茨千年學者計劃”,16年間,先后為兩萬名有色人種學生提供了全額大學獎學金,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比爾·蓋茨更認為這是基金會在該領域做過的最有滿足感的事情之一。

    通過20年的嘗試,比爾·蓋茨得出的經(jīng)驗是,在教育領域,“想要大規(guī)模推廣解決方案十分困難……一旦這些項目觸及十萬量級的學生后,我們便無法繼續(xù)取得預期的效果了……擴大教育項目的影響力需要根據(jù)師生的具體訴求量身定制”。

    基金會如今已將基礎教育的工作重心轉(zhuǎn)移到支持一些針對當?shù)厍闆r開發(fā)的特定解決方案上,即“學校改進網(wǎng)絡”,從而幫助更多的非洲裔、拉丁裔和低收入家庭學生順利從高中畢業(yè),并繼續(xù)接受大學教育。

    2018年,加入了該網(wǎng)絡的芝加哥北格蘭德中學,從芝加哥最差的學校之一躍升成為該市最好的學校之一,其95%的新生都處在順利畢業(yè)的正軌上,而該所學校的學生基本都來自充滿暴力、饑餓和其他問題的社區(qū)。

    氣候危機:

    減緩排放與主動適應

    在全球健康和美國公共教育之外,基金會也對其他全球性問題產(chǎn)生了強烈的緊迫感。對于比爾·蓋茨本人來說,是氣候變化。沃倫·巴菲特也同意在這一問題上同樣需要采取“放手一搏”的態(tài)度。

    研究表明,如果每個人都能獲得穩(wěn)定可靠的電力供應,那么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富裕、健康、公平。

    但不少欠發(fā)達地區(qū)都存在嚴重的電力短缺,每當太陽降落后,整個村莊都會陷入黑暗。14年前,全球8.6億人口面臨這一“能源貧困”問題,其中6億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7400萬生活在印度。

    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提,是不加劇氣候變化。比爾·蓋茨認為,為了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需要同時做到減緩和適應。

    “減緩”指的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這需要進一步推廣現(xiàn)有的解決方案,也需要大量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和推廣那些可靠、價格低廉、可在低收入國家使用的“零排放”能源。

    “適應”則指的是適應氣候變化。比爾·蓋茨希望基金會在農(nóng)業(yè)方面的工作能發(fā)揮關鍵作用,幫助農(nóng)民抵御氣候變化,比如研發(fā)不同地區(qū)氣候的農(nóng)作物品種,幫助農(nóng)民收獲更多糧食。

    性別平等:

    撬動三個杠桿實現(xiàn)目標

    梅琳達·蓋茨坦言,蓋茨基金會在性別議題上參與較晚,而且公開談論性別平等這一議題,也是一種冒險。但她同時表示:“真正的進步需要我們每個人都站出來發(fā)聲?!?/p>

    “不管你出生在這個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你是女孩,你的人生將更加艱難?!庇袛?shù)據(jù)進一步揭示了這句話的殘酷性。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比男性少兩年。在發(fā)展中國家,五分之一的女性會在18歲之前結(jié)婚,而且在家庭內(nèi)部無法享有平等的權(quán)利。

    在高收入國家,性別不平等則突出表現(xiàn)在職場上。男性成為高管的可能性比同齡女性高出70%,有色人種女性的情況更會受到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雙重排斥。

    梅琳達·蓋茨認為:“我們需要大膽嘗試新方法,同時撬動三個杠桿來消除不平等。”

    首先,幫助女性在關鍵部門快速獲得晉升,因為更多女性在關鍵位置上獲得決策權(quán)時,就會產(chǎn)生更多惠及所有人的決策;其次,消除所有背景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礙;最后,由于性別不平等觸及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任何應對措施都需要有廣泛的基礎,這需要審慎地激勵廣大合作伙伴,共同改變社會的常態(tài)與期待。

    在蓋茨基金會成立20周年之際,蓋茨夫婦表示:“我們依然樂觀,也依然選擇放手一搏。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公平公正地分享創(chuàng)新帶來的成果有多么重要。我們相信,進步應該惠及每一角落的每一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