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國際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武漢志愿者的“擺渡”生活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國際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nèi)容
2020年02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武漢志愿者的“擺渡”生活

    2月9日,武漢百步亭社區(qū),一位志愿者司機讓一位自行來到發(fā)車點的輕癥新冠肺炎患者上車后,等待同事告知他目的地。這位患者將被送到市內(nèi)一處方艙醫(yī)院接受隔離治療

    2月3日下午,54歲的武漢志愿者何輝走了,病因是新冠肺炎。

    從除夕到正月初五左右發(fā)病,這個40人大家庭的頂梁柱一直作為武漢志愿者車隊的一員奔波在武漢街頭,義務接送醫(yī)護人員。

    何輝的家人回憶,他在加入志愿者車隊時曾說:“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

    疫情突發(fā),像何輝一樣的車隊志愿者,被當?shù)厝朔Q作武漢“擺渡人”。粗略估計,目前武漢市這一群體的規(guī)模超過千人,他們用自己的勇氣和熱情化解了部分人員暫時的出行難題。可在病毒面前,志愿者也不能幸免,有人感染甚至離世。

    這些事情必須有人做

    田正波也是志愿者車隊的一員,他每天往返醫(yī)院三五趟,負責武漢市漢陽區(qū)洲頭街怡暢園社區(qū)內(nèi)有需要人群的出行。

    雖然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駕駛,但田正波說,志愿者們還是盡可能避免送發(fā)熱病人,因為要保證護送的醫(yī)務人員、社區(qū)人員與司機的安全。

    1月24日之后,田正波就沒回過家,“只在中途回去拿了趟衣服,我讓愛人把衣服放在電梯里。電梯門一開,我就看到5歲的女兒打著赤腳要跑過來。”當時的田正波正穿著防護服,趕緊喊她停下。

    田正波說,在報名加入公司組建的志愿者車隊時,他只想著,“自己是武漢人,要為武漢盡點微薄之力”,直到除夕正式通知上班才敢告訴家人。

    在田正波對接的社區(qū),社區(qū)工作人員正一一了解與核實幾千戶住戶的癥狀與防護問題?!安慌苘嚨臅r候我就幫忙打電話給住戶,核實情況,有出現(xiàn)被感染居家隔離的患者,我就去相應的門棟貼告示?!碧镎ㄕf。

    田正波所在的志愿者車隊已經(jīng)奔波十余天,這支不同年齡層隊員組成的隊伍,經(jīng)歷了從最初的“人心惶惶”到現(xiàn)在的“不害怕”。用田正波的話來說,大家都在努力,接送、運輸物資這樣的事必須有人去做。

    離家十余天,家人始終為他擔著心。他說,做好防護和消毒,有信心,要堅持到最后,抗擊疫情結(jié)束的那一天。

    你會想馬上接下一個任務

    1月26日晚,一條朋友圈里幫助醫(yī)院送物資的信息,讓張超(化名)當即選擇加入志愿者車隊。家里人不贊成也沒能阻止他。

    這些天,他運過物資,也接送醫(yī)務人員?!皼]有時間吃飯,看到前線醫(yī)務人員需要很多幫助,會盡心盡力做。”在張超最早加入的幾個微信群里,每天都幾乎不間斷發(fā)布接收和派發(fā)防護物資、接送醫(yī)務人員的消息。

    “有上癮的感覺,你會想馬上接下一個任務?!币淮螢榱说任镔Y,張超從晚上7點一直等到次日半夜一兩點,“不是一輛車,是十幾輛車都在等”。還有一次拉物資,一個志愿者因為一人運不了,向已休息了的張超求助,“那會兒已經(jīng)半夜兩點半了,是最晚的一次”。

    “封城”后的武漢,路上飛馳的不少車輛都來自各個志愿者車隊。張超加入車隊后的第四天,他所在的3個志愿者群已有近1000人。

    這群志愿者中,活躍的大部分都是90后,最小的是1998年出生的。

    “剛開始不管是激情還是怎樣,大家的干勁兒比較足。第三、四天接完醫(yī)務人員,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還是要優(yōu)先考慮,比如做好自己的防護。”在張超看來,“安全防護做不好就是做壞事?!庇幸晃恢驹刚呒依镉须p胞胎小孩,“我知道后就找他談,故意說得狠一些,告訴他要是他再來跑運輸我就把他踢群”,后來這位志愿者改做后勤工作了。

    面對疫情

    更需要志愿者群體的冷靜

    實際上,對這些志愿者來說,防護物品一直缺乏,最早的時候,很多人只準備了口罩、平光鏡和帽子,近期才有大部分司機穿上了防護服。張超覺得應該強化部分志愿者的安全意識,他把收集到的防護知識請醫(yī)生修改后,發(fā)到群里,“但文字的東西,大家都不愛看。直到聽說有志愿者感染后,很多人才真正重視起來”。

    志愿者大象從很早便擔憂志愿者群體的安全問題。他曾是2008年汶川地震民間救援隊的成員,有專業(yè)救援經(jīng)驗。12年前,他曾在火車上碰到一對給中介交了4200元就為了去前線幫忙抬水的夫婦,大象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任何專業(yè)救援知識。他擔心這次武漢的疫情里也發(fā)生類似情況。

    大象在接送醫(yī)務人員外,主要給志愿者募集物資,直到現(xiàn)在,防護服和酒精都相當緊缺。在志愿服務初期,有的志愿者曾不以為然地跟大象講:“我身體好得很?!?/p>

    “現(xiàn)在有效調(diào)配不足,又缺乏日常的專業(yè)志愿服務培訓,此時更需要志愿者群體的冷靜?!贝笙笥^察到,目前物資緊缺的狀況略有緩解,一部分志愿者車隊在其他力量補充上來之后慢慢在退出。

    江城勇士

    洗刷了我的靈魂

    最近幾天,曾堯更多的時候是在武漢市第九醫(yī)院的留觀室里照看66歲的父親。父親1月中旬開始發(fā)燒,當時以為是流感,月底的兩次核酸檢測結(jié)果呈陰性。但目前情況并不樂觀,曾堯正在不斷地通過各種辦法,尋找一間有呼吸機的病房。

    他的志愿者生涯因疫情而起,也因此而終。

    最初為找口罩,曾堯聯(lián)系上了校友群里的一位校友付文杰。媒體報道付文杰時稱他是賣房賣車捐300萬元物資的90后。從那時起,曾堯就跟著付文杰一起為武漢同濟醫(yī)院、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等配送急需的物資。

    春節(jié)期間,父親身體情況看似有好轉(zhuǎn),曾堯也被志愿者的行動感染,便正式加入付文杰的車隊,歸屬于物資組。

    在曾堯短暫的三四天志愿者生涯里,他都是早上九點前去醫(yī)院給父親送完飯就出發(fā)送餐、送物資給醫(yī)院?!澳菚r候武漢三鎮(zhèn)到處跑,每天跑掉將近一箱油?!彼H眼看見,醫(yī)務人員在物資極其緊張的情況下沖上一線,而身邊志愿者四處奔走不計得失。

    “這些對我沖擊很大?!痹鴪蛘f,“江城的勇士們洗刷了我的靈魂”。(據(jù)《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