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上接09版)
鄧拓女兒的老區(qū)情緣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鄧拓女兒的老區(qū)情緣
——河北衛(wèi)視《你要去哪兒》創(chuàng)新方法講好中國故事

    河北衛(wèi)視《你要去哪兒》主持人方瓊(右)、程成(左)與鄧小嵐老師(中)在一起,教河北阜平馬蘭村的孩子們唱歌

    2020年1月11日,河北衛(wèi)視“盲游式”文化旅行體驗節(jié)目《你要去哪兒》正式開播。節(jié)目通過方瓊和程成、王小騫和夏天兩組嘉賓不同的視角,深度呈現(xiàn)嘉賓從河北石家莊到承德木蘭圍場旅行途中的文化特色,傳遞“盲游”旅行所帶來的驚喜和美好。

    相比國內(nèi)其他旅行綜藝節(jié)目,這檔綜藝并未過多展示旅途中的吃喝玩樂或者生活中的明星八卦,而是通過嘉賓的探索旅行,聚焦真實的所見所感,展現(xiàn)大美河北的同時關(guān)注社會話題,叩問內(nèi)心,喚起觀眾共鳴與思索。

    節(jié)目在第一期中向觀眾講述了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鄧小嵐熱心投身于馬蘭村教育事業(yè),用音樂改變一座山村的感人故事。

    馬蘭村位于河北阜平縣城南莊鎮(zhèn)西部深山區(qū),是《晉察冀日報》報社舊址所在地,《晉察冀日報》的社長鄧拓正是鄧小嵐的父親。1943年底,日軍對太行山區(qū)進行了大“掃蕩”。淳樸的馬蘭村民為了保護報社人員和印刷設備先后有19位村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就在這次“反掃蕩”的途中,鄧小嵐出生了,所以鄧小嵐和馬蘭村有著與生俱來的緣分。

    時光荏苒,2003年清明節(jié),退休后的鄧小嵐和當年晉察冀日報社的老人們再次回到馬蘭,為1943年反“掃蕩”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掃墓,并紀念“馬蘭慘案”發(fā)生60周年。鄧小嵐看到昔日的馬蘭村依然貧瘠,馬蘭村的孩子因為教育設施簡陋,甚至連一首歌都不會唱,這深深刺痛了鄧小嵐的心,她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讓馬蘭的孩子們學會彈琴唱歌!”于是她四處奔走籌措,離開北京扎根馬蘭村,一待就是16年。

    鄧小嵐剛開始到馬蘭小學教音樂課時,簡陋的學校只有4間危房。為了建音樂教室并改造危房,她不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而且動員北京的弟弟妹妹們一塊兒捐錢,共湊了4萬元,一間四五十平方米的音樂教室終于建成了。后來,鄧小嵐又四處“化緣”,將親友家閑置的樂器要過來,并尋求相關(guān)部門的支持幫助,陸續(xù)置辦了架子鼓、電子琴、鋼琴、長笛、黑管等樂器。2006年,馬蘭小樂隊正式成立,這個偏遠寂寞的小山村終于響起了音樂之聲。

    2008年,“馬蘭村小樂隊”還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北京,參加了北京電視臺的春節(jié)晚會和央視的《我要上春晚》。在《你要去哪兒》節(jié)目中,鄧小嵐老師教過的第一批學生帶著感恩之心驚喜現(xiàn)身,表達了對小嵐老師的最真誠的感恩和敬意,講述了音樂帶給他們生活的巨大改變。

    立足河北地域文化,用沉浸式體驗與百姓走在一起,《你要去哪兒》創(chuàng)造了一種講述中國故事、展現(xiàn)中國風采的新方式。正因如此,我們才從鄧小嵐奶奶的口中聽到了“自己是英烈生命的延續(xù),用音樂將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的馬蘭村故事;在與餐廳店長亮哥一起出海捕魚的體驗中感受到“城市建設見證國家進步”的秦皇島故事;在與張家口崇禮滑雪場冬奧醫(yī)療保障志愿者的偶遇中,感受萬千民眾助力冬奧的冰雪故事……

    據(jù)悉,《你要去哪兒》兩組嘉賓12期節(jié)目中的旅行總里程將被兌換成等額公益基金,由獲勝方捐贈給旅途中偶遇的有需要的人?!豆鏁r報》也將持續(xù)關(guān)注他們后續(xù)旅途中的感人故事。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