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捐微笑、捐早起,行為公益大有可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nèi)容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捐微笑、捐早起,行為公益大有可為

    捐步數(shù)、捐微笑等行為公益的方式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騰訊公益行為公益季成果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今年4月,外交部發(fā)起名為“微愛捐步扶貧月——為山區(qū)孩子送圖書”的公益活動,通過把參與者每天所捐步數(shù)折合成善款的方式,為外交部定點幫扶的云南3所小學籌集60萬元,用于購買3萬冊圖書。

    外交部部屬各單位、駐外使領館、云南省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并以組隊或個人形式踴躍參與,活動足跡遍及全球,共有122919人、1001支隊伍參與愛心捐步,圓滿完成了活動籌款目標。

    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公益早已突破了捐錢捐物的窠臼,有了更多的“玩法”。

    “捐步數(shù)”是眼下最普遍的一種通過行為參與達到公益目的的方式。而隨著騰訊公益4月份上線的“公益打榜”功能,“微笑”“早起”“靜心時間”等眾多行為都成為可“捐”之物。

    “捐微笑”是上傳一張自己微笑的照片;“捐早起”需早上七點半前起床;“捐靜心時間”,則是捐出手機鎖屏的時間……

    騰訊以“行為公益”為這種新的公益參與方式冠名,試圖用這些簡單、好玩、低門檻、“零成本”的參與方式,為“打榜”的公益項目增添人氣,幫助公益機構找到更多支持者。

    與此同時,“行為公益”的這些玩法也得到了企業(yè)的重視,也在企業(yè)中找到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技術助推“行為公益”涌現(xiàn)

    如今,在科技助力下,公眾能夠參與的公益場景越來越多,低門檻、正能量、傳播廣,是行為公益的主要特點。

    在上述頗為新奇的“玩法”之外,知識答題、捐一句暖心話語、為盲人讀書等眾多方式都是廣受歡迎的公益參與模式。

    騰訊集團公關總監(jiān)張軍向《公益時報》記者表示,行為公益應該具有以下特征?!暗谝?,低門檻。早期提到公益,大家認為是富人權利,現(xiàn)在公益人人均可參與。第二,共情心。讓自己能夠理解公益外,也能讓別人理解何為公益。第三,利己性。早期公益是對別人好,給與別人幫助。行為公益是對自己好一些同時也對別人好一些,是一種雙贏的選擇模式?!彼f。

    有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公益行業(yè)在擁抱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浪潮的過程中,用戶參與公益的方式從被動刺激逐漸轉變?yōu)橹鲃訁⑴c。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公益的主要開發(fā)平臺之一,從2015年到2017年,騰訊99公益日期間的企業(yè)配捐和用戶捐助的比例就從1:1提升到了3:8。

    在這一過程中,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等技術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在早期的PC時代,雖然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也已相對普遍,但行為公益卻未被提及。張軍表示,通過手機找到熟人,通過熟人間的傳遞進行信用背書,找到同類族群的人去共同幫助一類人,這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能夠帶來的應用場景。

    行為公益是否只能線上完成呢?恰恰相反,線上線下都可以做。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孫懿表示:“行為公益是一種線上、線下要集中融合的公益行為。比如,走路是線下行走,不是手機的虛擬步數(shù),但如果技術沒有解決計步的問題,行為公益的很多步驟是沒法進行。所以,行為公益的技術動作一定是在線上完成的,但很多場景是在線下完成,這就是線上、線下融合場景,這也就是技術運用到行為公益帶來的融合空間?!?/p>

    但孫懿也坦言,對于用戶行為公益的需求探究,目前做得還并不是太好。

    為企業(yè)公益拓寬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公益領域的這些探索意外地在企業(yè)中得到了極大的共鳴。

    如何把企業(yè)公益變成“員工可參與、公眾可感知、品牌可長期積累”的項目?這是擺在企業(yè)公益或企業(yè)社會責任執(zhí)行者面前的共同難題。

    中鐵高新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jiān)焦衛(wèi)華分享了旗下中鐵裝備集團的公益實踐,他表示,每年該集團都有一個義賣玫瑰活動,在廠區(qū)的食堂門口、在廣場上,讓職工去買玫瑰,回去送給妻子、媽媽,然后把義賣的錢捐出去。

    在成都,該集團旗下的一家企業(yè),每年都會發(fā)動員工捐物、捐錢,公司不僅派專人送到大涼山的兩所學校去,還跟學生一起做游戲,也將科普的知識以及集團裝備制造業(yè)的模型帶過去,讓孩子感受到企業(yè)真實的溫度。

    現(xiàn)在焦衛(wèi)華的顧慮是,每個人都有獻愛心的沖動,但有時候這種沖動一剎那就消失了,“如何通過一定的機制和項目固化下來,成為他/她的習慣,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扶貧基金會脫貧攻堅協(xié)作部助理主任趙溪花表示,很多大企業(yè)都在做公益,但都面臨一樣的問題,一是員工不了解企業(yè)公益,很多都是當成行政命令來完成捐助;二是員工基本獨立于公益之外,不知道自己捐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在哪兒了;三是企業(yè)的宣傳頁面很多,但沒有人關注;四是很難將上層領導的意見下達給員工,分散的員工很難組織起來,最后做公益大多數(shù)還是企業(yè)在做,很難把員工動員起來。

    而“行為公益”或是企業(yè)解決上述難題的一個突破口。

    騰訊公益項目經(jīng)理焦建寧表示,作為公益募捐平臺,騰訊公益提供了多個產(chǎn)品解決方案,“企業(yè)一起捐”、“益行家捐步”等產(chǎn)品已經(jīng)成為很多大企業(yè)、大機構進行員工公益活動的平臺。“員工可以看到自己企業(yè)的公益項目具體的執(zhí)行進展,又能出一份力,不僅帶來參與感,也能為員工帶來榮譽感和凝聚力?!彼f。

    “我們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捐步數(shù)是對自己健康的追求,早起是對自己的期許,那么我們能不能把員工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跟公益組合在一起?”在公益圓桌派發(fā)起人、南方精英傳媒CEO劉敏看來,員工不僅僅是一個企業(yè)公益索取的對象,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員工也幫助到了自己,這才是更可持續(xù)的模式。

    創(chuàng)新行為點亮行為公益

    “‘行為公益’一定是跟文化相關的,跟價值觀相關的?!敝屑Z集團原黨群部副部長衡虹說,“通過統(tǒng)一員工的行為倡導公司的價值觀,‘行為公益’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做法?!?/p>

    中建裝飾集團黨委副書記陳瑩認為,怎么樣動員每一位員工去做公益或者加入到公益活動中來,這是原來大企業(yè)想得比較少的地方,更多的是捐所學校、捐條路?!艾F(xiàn)在,我們建立的‘小確幸’公益平臺,就是希望員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做他/她認為的雪中送炭的公益行為?!彼f。

    中國銀行中益善源公益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張媛媛表示,中行公益平臺在以購代捐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員工去到定點扶貧地,也想號召親屬家人朋友給當?shù)氐暮⒆舆M行捐款,“所以我們也上線了網(wǎng)絡募捐平臺,開發(fā)了‘一起捐’的功能,并且建立了‘一起志愿’的信息交互平臺,鼓勵員工及子女投身志愿活動?!?/p>

    對于動員員工參與公益的理念,來自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的張建輝認為:“公益去中心化確實是非常對的,做公益不一定是全部捐錢,建行建立的勞動者港灣,14000多家網(wǎng)點全部對戶外勞動者開放,熱飯、充電、上廁所等都是免費的,包括免費提供飲水等,這些也是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xiàn)?!?/p>

    相比“指尖公益”捐贈的直截了當,“行為公益”則注重公益的創(chuàng)新與日常性,主張讓公益融入生活日常,實現(xiàn)人人可公益、事事皆公益、時時可公益,也為更多企業(yè)構建了一種踐行社會責任的全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