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兩會 重磅
   第09版:兩會 聲音
   第10版:兩會 關注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年檢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好好園館:給老人一方好好生活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兩會 重磅

第09版
兩會 聲音

第10版
兩會 關注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
年檢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9年03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好好園館:給老人一方好好生活

    ■ 朱詩韻

    “這是最好的時代?!迸_灣有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紀金山如是說,因為現(xiàn)在的勞動人口數(shù)是最多的,社會財富創(chuàng)造率是最大的。

    但同時我們清楚,如今的臺灣地區(qū)已從高齡化社會(65歲老人占總人口7%以上)逐步向高齡社會(65歲老人占總人口14%以上)轉變,甚至在2025年將會到達老人占總人口比例在20%以上的超高齡社會,更直觀來說,到那時基本上每五個人便有一個是老人。

    在這樣不可逆的社會人口結構預期當中,老人的照護毋庸置疑成為了人們必須關注和重視的社會議題。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臺灣失能老人已經達到46.6萬人,而與此同時,65歲以上大部分老人還是選擇兩代或三代家庭同堂、與配偶同居甚至獨居為主,只有少量老人選擇養(yǎng)老機構。失能老人臥床時間平均為7.3年,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提供4小時的照護,在經濟與精神的雙重壓力下,人間悲劇也時常發(fā)生。

    同時,我們也很遺憾地看到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護理服務與老人需求之間的差距。無論是新聞中護工虐待老人的丑聞,或是養(yǎng)老機構收費高昂等問題,還是當?shù)夭⒉黄占袄先俗o理模式等,都讓民眾很不放心家中的老人進入養(yǎng)老系統(tǒng),甚至他們本人(有些還是養(yǎng)老機構的工作者)也不情愿在年老后選擇這樣的養(yǎng)老模式。

    做一個連自己都不會去用的服務系統(tǒng),是否有意義?這樣的矛盾引發(fā)了紀金山深深的思考。

    緣起:

    老人長期照顧項目計劃

    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美好愿景下,在臺中市沙鹿區(qū)的生態(tài)園區(qū)里,一個聚焦長期照顧議題的社會企業(yè)有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并推出了一個強調發(fā)展社會再連結的“好好園館”計劃,它致力于為高齡者、社區(qū)居民提供一個文化氛圍好、舒適感強、服務品質高的生活空間,其中涵蓋“好好聚落”文創(chuàng)園區(qū)、好瓦小館餐飲區(qū)以及通用住宅,即三位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平臺。目前還只有“好好聚落”以及好瓦小館開放營業(yè),通用式住宅尚處于建設階段。

    在去往日本參訪的行程中,有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靜宜大學社工系教授紀金山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的便利店老人護理模式已悄然興起。便利店與政府展開合作,政府出資,便利店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同時老人也可以打電話讓店員把生活用品一起送到家中。便利店也可以定期走訪獨居老人,確認其健康狀況。

    但是,在快節(jié)奏的便利店消費中,很難真正利用便利店的場地優(yōu)勢來對老人進行一系列服務。為了克服這一弊端,同時也是為了更加精準地提供服務,降低犯錯機率,累積經驗資本,紀金山推出了致力于服務銀發(fā)族、以整合社區(qū)資源為理念、具有創(chuàng)新形態(tài)的有本社區(qū)咖啡館,作為有本股份有限公司“好好園館”實現(xiàn)的第一個小目標與試驗基地就這樣誕生了。

    自2014年起,紀金山便開始了“好好園館”的建設,到如今已有好瓦小館以及“好好聚落”文創(chuàng)園區(qū)在運營,通用住宅區(qū)仍在籌劃建設當中。“好好園館”坐落在美麗的靜宜大學校園附近,是生氣盎然的具有美學藝術視角的生態(tài)空間。

    其實包括“好好園館”在內,整個臺灣地區(qū)也正在興起關于老人照護議題的討論以及照護建設的浪潮,這就離不開當?shù)靥岢龅拈L期照顧十年計劃2.0(以下簡稱“老人長照2.0”)的支持。這個計劃即ABC護理模式,A為社區(qū)整合服務中心(類似于旗艦店),B為復合型服務中心(專賣店),C為巷弄長照站(便利店)。在這樣的設想下,“好好園館”第一階段主要設置有學習中心、主題餐廳以及體驗住宅,在第二階段將會向老人護理主題進階,建立老人住宅以及休閑設施,到后期逐步添磚加瓦地完善,把初衷主旨聚焦,發(fā)展日間照護中心、社區(qū)居家服務、交通服務、休閑旅游還有平安鐘等模式。

    發(fā)展:

    從有本生活坊到好好園館

    以有本社區(qū)咖啡館為龍頭的有本生活坊與一般機構照顧同屬于老人長照2.0體系中的A級模式,又與一般的老人護理機構有著明晰的區(qū)分。

    “老人長照2.0”采取多層級照護模式,即根據(jù)老人健康狀況分為健康、亞健康、失能、重癥以及需要安寧療護的老人,進而根據(jù)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不一樣的照顧服務。

    同時,有本生活坊內包含生活、娛樂、運動等各項設備設施以及人文關懷也逐步得到重視且逐漸完善,其可提供家事服務、居家服務、居家護理、生活輔具、優(yōu)質外勞中介以及喘息咖啡服務,分別由有本生活坊,還有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美安居護所、美家人力公司等項目,所以其實有本生活坊也是一個資源鏈接平臺,從而實行全方位、一體化的老人照顧。

    在美好的設想愿景下,再面對現(xiàn)實中社會老人照護的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老人照顧機構一床難求,需求遠遠大于供給,服務資源嚴重緊缺。

    在參訪完臺灣目前發(fā)展得比較好的養(yǎng)老中心之后,更有人毫不夸張地說:“可能從年輕工作的時候就開始排號,直到年老衰竭死亡那一天也輪不上我們吧。”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本生活坊的創(chuàng)新照顧咖啡館無疑是值得推廣的可行性路徑。它相較于機構照護的“機構化”,更倡導小型化“家”的概念,即去機構化,提高服務質量,上升服務等級。

    而咖啡館相對安靜的特性恰好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安靜的氛圍同時又不乏社會氣息。相較于便利店的護理而言,它的日間照護功能顯得更加強大,在老人點一杯咖啡一份點心的等待時間里,咖啡館里的照護人員便能根據(jù)老人需要進行一系列服務,日常健康看診也好,剪指甲剪頭發(fā)也罷,甚至與年輕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每日趣事,這都是難得的對老人進行身心照護的契機。

    在有本生活坊的基礎模式下,“好好園館”在通用住宅中增添了“青銀共居”的理念,居住者主要為健康或者亞健康的老人,并且好好住宅區(qū)利用“以工換宿”的模式讓一些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好的學生住到住宅區(qū)當中,分配任務到個人,從而更好地對老人履行例如陪伴、照護等一定的義務與責任,或者讓學生短租,為剛進入老年或遇上其他健康事件的老人提供密集的團體輔導。

    與此同時,“好好園館”中的“好好聚落”文創(chuàng)園區(qū)還是年長活力的一輩上課的教室、工作的場所、與大自然交流的平臺呢!店長們會根據(jù)老人的專業(yè)工作水平以及健康生活能力,安排老人們在園區(qū)內二度就業(yè),盡可能使他們與社會接軌,繼續(xù)發(fā)揮社會功能,閑暇之余還能與同伴們一起澆花剪草,共同維護這片園區(qū)的和諧。

    模式:

    資源整合,優(yōu)勢平臺

    為了更好地吸納社會有用資源,最大限度、效度地利用資源,降低社會養(yǎng)老經濟負擔,“好好聚落”鏈接多家NPO組織,并且為他們提供辦公場地及相關服務,一則提供好的項目引進政府資源,解決NPO項目可能存在的政府資源浪費的問題;二則有助于整合社區(qū)資源,服務社區(qū),為“好好聚落”老人照護增添一份社會力量。

    想要進入“好好聚”落,有兩種模式,一是在好瓦小館餐飲區(qū)滿足最低消費100元以后,便可免費入園;二是直接購買每人50元的門票,用作好好聚落的清潔費。

    通常周末每天客流量可達800~1000人。當然,除了好好聚落拍攝場地的租賃、咖啡館的營銷以及好好小館餐廳的利潤等,社會企業(yè)整個資金鏈還依靠二手物品拍賣、遺物處理等來獲得收益。

    經營:

    社會創(chuàng)新,扭虧為盈

    在進入“好好聚落”以及好瓦小館的那一剎那,你其實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里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水泥或磚瓦房屋建筑,而是一排排色彩鮮艷、錯落有致的貨柜,在充滿創(chuàng)意設計的插畫以及裝飾點綴下,儼然成為了具功用與藝術為一體的房屋。

    在經營初期,由于社會企業(yè)自負盈虧的特性,“好好聚落”都是處于虧損狀態(tài)。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紀金山與店長準備休業(yè)之時,“好好聚落”來了兩個女生想要進貨柜進行攝影拍照。原來,“好好聚落”無意間被媒體評選為最適合拍照且當?shù)乇仨殹按蚩ā钡牡攸c之一,于是少女們慕名而來,拍攝寫真集,并且將照片上傳至Facebook等社交軟件上,這無形中為“好好聚落”進行了有力的宣傳。

    隨即店長開始意識到媒體宣傳的力量,重新振作,制定了一系列行銷方案,在人員流量多的時候還需要通過網絡預訂座位等方式來合理安排,讓餐廳、貨柜重新煥發(fā)出生機。于是游客們紛至沓來、絡繹不絕,除了情侶,還有親子團等,各地游客對貨柜愛不釋手,“好瓦小館”很快便扭虧為盈。

    這雖是貨柜。但是在創(chuàng)新、社會創(chuàng)造和人與自然的設想中,它的名字叫做好瓦小館、好好聚落,以另外一種更富有價值的形態(tài)重生于世。出于持續(xù)、經濟、環(huán)保等因素的考慮,園區(qū)從香港港口收集了一批已退休的廢舊的貨柜,對其進行創(chuàng)意改造。

    貨柜外表五彩繽紛的鮮艷油漆粉刷的是年輕人的青春,傳達的又何嘗不是“青銀共居”的理念?

    這在引進了年輕人的創(chuàng)造活力和生活美學的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老年人生活環(huán)境往往死氣沉沉的傳統(tǒng)刻板印象。老人得到了發(fā)展,這便是“好好聚落”邁向老人社區(qū)照護模式極為關鍵的一步,同時青年人也可以得到工作和鍛煉的機會,青銀讓整個園區(qū)融為和諧的一體,更好地營造一種樂觀積極的環(huán)境,從而讓老人們可以在好好聚落里好好呼吸、好好運動、好好吃、好好睡、好好講故事、好好交朋友……

    社會企業(yè),社會心

    毫無疑問,以有本生活坊為基礎的“好好園館”是社會企業(yè),在追求經濟目標的同時,也不能遺忘社會使命、社會目的。

    正如創(chuàng)始人紀金山所言,社會企業(yè)最難的不是商業(yè)模式,而是社會心。如何在日益增長的營業(yè)額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初衷,把提高服務質量與安全、提升員工福利與增大員工的權益保障、更好地鏈接資源環(huán)境放在首要地位,考驗的是社會企業(yè)者本身的人格品質。承擔社會責任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真正的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毋庸置疑,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信息化時代下,機器已經越來越大范圍地取代人力勞動,而在老人照護領域,這個與人打交道,充滿人性溫度與關懷的領域,人的關照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被取代的。因此,對社會企業(yè)內員工的培育顯得尤為重要。在有本生活坊里秉承的便是“予以店長以及店內員工較好的福利保障,留住人才,提高老人照護服務質量”的理念。

    面對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當老人照護議題不可避免地成為社會必須討論的議題之后,我們在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舒適、更加適合老年人的環(huán)境,這不僅指生存環(huán)境,更應該是生活的環(huán)境。積極地回饋社會,用長遠目光去打造一個自己希望生活的空間,這是社會得以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與美好的期許。

    (據(jù)HaoGong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