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09版:特別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2017年221個城市捐贈總量增長4.86%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09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fā)布
2017年221個城市捐贈總量增長4.86%

    (圖片由該指數發(fā)布方提供)

    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間,我國城市捐贈總量穩(wěn)步增長(網絡配圖)

    ■ 本報記者 文梅

    11月5日,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在廣州發(fā)布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間,我國城市社會捐贈穩(wěn)步增長,社會組織數量持續(xù)增加,政府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國城市慈善事業(yè)呈現出健康、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其中,北京、廣州、深圳、上海、蘇州、南京、無錫、寧波、成都、長沙等城市的綜合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從社會捐贈、志愿服務、社會組織、政府支持四個方面和“結構”、“規(guī)?!薄ⅰ柏暙I”、“可持續(xù)性”四個維度,對我國221個樣本城市在2016年至2017年間的公益慈善事業(yè)進行了分析。樣本城市遍及26個省份,覆蓋了43%的地級市、23%的縣級市,覆蓋人口達6.35億,占全國總人口的46%,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城市慈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根據此次指數評估指標體系,選定從社會捐贈、志愿服務、社會組織、政府支持四個方面的數據和評分來綜合衡量一個城市的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水平。

    在社會捐贈方面,2017年,221個樣本城市的社會捐贈合計達到了660.14億元,同比漲幅為4.86%,占當年全國捐贈總量的44.01%。由于很多全國性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的接收捐贈數據暫未列入城市數據統(tǒng)計,使城市的社會捐贈增長率低于全國水平,這一方面反映了慈善資源更多地流向了全國性社會組織,一方面表明城市本地化的社會捐贈也在穩(wěn)步增長。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廣州、杭州、無錫、長沙、重慶、蘇州等10個城市連續(xù)兩年接收捐贈均突破10億元,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志愿服務方面,樣本城市的注冊志愿者人數為6218.77萬人,較2016年增加851.55萬人,同比增長15.87%,其中:重慶、北京、上海、溫州、南通、南京、無錫、寧波、杭州、成都、廣州、深圳、鄭州、鹽城、蘇州、銀川、濟寧、沈陽等18個城市的注冊志愿者人數連續(xù)兩年超過100萬;兩年間,這些城市的年度志愿服務總時長也從12.99億小時增長到17.94億小時,同比增長38.11%,相當于近90萬名普通職工全年的工作時長。數據顯示,各城市的志愿服務時長增速大于志愿者人數增長率,表明城市的志愿服務體系正在逐漸成熟,慈善組織、志愿服務組織和社工機構的志愿者引導、培育和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專業(yè)志愿者和長期志愿者的數量和服務能力持續(xù)提升,已經初步形成了組織化、規(guī)模化、專業(yè)化和可持續(xù)化的格局。

    在社會組織發(fā)展方面,兩年間,樣本城市的社會組織數量顯著增長,從46.54萬家增加到50.96萬家,同比增長9.69%。其中重慶、上海、南京、深圳、北京、成都等6個城市擁有社會組織數量超萬家;樣本數據顯示,地級市平均擁有社會組織約3141家,縣級市平均擁有約493家。此外,在《慈善法》頒布實施后,慈善組織的認定工作在各地迅速開展,這些城市的慈善組織數量也從2016年的約300家增加到2017年的2000家以上。

    在政府支持方面,2016年和2017年,樣本城市通過財政資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總金額分別為126.50億元和139.93億元,通過彩票公益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總金額分別為25.41億元和28.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2%、11.48%。數據顯示,各地政府部門都在持續(xù)加大對社會組織的資金支持力度,并通過政策、項目、場地、培訓等多方面的扶持,為社會組織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引導更多社會力量投入到公益慈善事業(yè)中,促進了慈善事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區(qū)域慈善發(fā)展不夠均衡

    數據顯示,我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存在著較大的地域性差異。本次指數得分前100位的城市中,來自東部的70個、中部11個、西部19個,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國東部城市對慈善事業(yè)的重視程度較高。

    以綜合指數TOP10的城市為例,北京以90.50的分數排在第一,和廣州、深圳、上海、蘇州、南京、無錫、寧波等共8個東部城市位居全國前列,僅有西部城市成都、中部城市長沙分別以84.76分、84.58分排進了前十。

    從不同地區(qū)來看,排名前20的東部城市分數差距僅為8.30分,而排名前20的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分數差距則擴大為28.02分和22.70分。這表明,東部城市的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比較均衡,相互間差距較?。欢胁亢臀鞑砍鞘兄笖档梅植罹噍^大,不同城市的慈善事業(yè)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亟待整體提高。

    地級市和縣級市在指數平均得分上有明顯差距。在地級市指數得分排行中,廣州以89.12分位列第一,深圳、蘇州緊隨其后進入前三名,紹興、常州排入地級市前十。在縣級市指數得分方面,東部城市宜興以82.98分排在第一,昆山、太倉、張家港、東臺、海門、常熟、滎陽、晉江、溧陽等城市表現出色,分列前十。其中滎陽排在中部城市第一,指數得分為78.34分。此外,西部城市中韓城最為領先,以73.03分排在縣級市指數得分的第15位。

    從省份來看,綜合指數得分TOP100的城市中,江蘇省包攬31個,浙江省13個,山東省10個,廣東省8個,福建省5個,前五個省份的城市占比達到了67%,可見經濟大省往往也是慈善大省。

    此外,還有7個地州、3個區(qū)縣參與了本次指數的編制工作,由于指數主要針對城市進行評估,因此未能在指數榜單中體現。但通過指數評分看,這些區(qū)域的慈善發(fā)展水平也存在亮點,三個區(qū)縣的指數得分均進入百強,海曙區(qū)排在30位左右、中牟縣在50位左右,二七區(qū)在80位左右;由于我國地州大部分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滯后,慈善事業(yè)發(fā)展處于初步階段,相關數據提供的也不盡完整,因此綜合指數得分較低,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指數得分均超過60分,排在100位左右。

    慈善發(fā)展得益于政府支持

    根據221個城市的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17年,有112個城市具備慈善信息公開的官方網站渠道,占樣本城市總數的50.68%,仍有半數城市需要進一步加強慈善信息的披露和宣傳工作。此外,有66個城市專門制定了與慈善事業(yè)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有60個城市政府部門舉辦過慈善表彰活動,還有57個城市編制了慈善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或相關研究報告。可以看出,重視慈善事業(yè),將其納入政府頂層設計的城市越來越多,但還有部分城市尚未制定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和措施,將其納入到城市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當中。

    數據表明,政府部門對城市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6年,廣州市提出創(chuàng)建“慈善之城”,并納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北京市提出創(chuàng)建“首善之都”,上海市打造“公益之城”,南京市建設“博愛之都”,成都市推出“尚善之都”等,全國范圍內有十幾個城市開始從市級層面全方位打造“慈善城市”,這些城市的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顯示出政府部門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組織培育、資源對接、氛圍營造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顯著成效。

    指數編制過程和方法

    “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是一套可以對城市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水平進行綜合監(jiān)測和科學評估的指標體系,通過對城市慈善數據的分析計算,從多角度、多維度來衡量城市慈善事業(yè)的綜合發(fā)展水平,為全國各地促進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提供理論基礎、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此前指數已經發(fā)布四屆,評估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被稱為我國的“城市愛心GDP”。

    本屆指標體系在之前四屆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簡化,從“社會捐贈”、“志愿服務”、“社會組織”、“政府支持”四個方面和“結構”、“規(guī)?!薄ⅰ柏暙I”、“可持續(xù)性”四個維度對城市公益慈善事業(yè)進行全面評估。新指標體系取消了原有的“經濟貢獻”“慈善文化”兩個方面,二者所包含的主要指標項被整合并入了上述四個方面;指標項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指標總數從51個精簡為45個,兼顧了各城市慈善數據的可得性、有效性和全面性,能夠集中和客觀反映出一個城市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綜合水平。

    本屆指數的編制工作于2018年4月上旬正式啟動,共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400多個城市的民政部門和慈善組織發(fā)出了信息采集的申請,截至7月下旬,共收到221個城市提交的數據資料,其中包含3個直轄市,132個地級市,86個縣級市。填報完整度在60%以上的城市有174個,占比79%。參與指數編制的城市遍及26個省份,覆蓋了43%的地級市、23%的縣級市,涉及的城市常住人口達6.35億,占全國總人口的46%,具備一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本屆指數的相關數據來自政府部門發(fā)布的公開統(tǒng)計數據和各城市民政部門、慈善組織提交的數據。通過分層抽樣,對221個城市的信息數據進行了審核和修正,確保了原始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礎上,嚴格依照指標體系進行評估計分,確保所有分數均為客觀得分,最大限度減少主觀評估可能產生的偏差。經分析,各城市的原始數據值或指標項得分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針對其中一些數值差異較大的指標項采取對數處理,降低了樣本數據和指標變量的波動,可以減少因城市規(guī)模差異而產生極端值對評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