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繪就困境未成年人精彩假期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繪就困境未成年人精彩假期

    夏令營、知識講座、參觀展覽、游戲互動……遠離了網(wǎng)絡游戲的沉迷和一個人的孤單、冷漠,回歸了正常的人際交往,無論來自農(nóng)村還是城市,留守兒童還是困境兒童,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他們過得比以往的假期更加充實。而這一切緣于黨中央國務院對于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民政部門的積極作為,以及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

    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為做好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明確要“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jiān)管”“營造關愛兒童的良好風尚”。黨和政府時刻關心關注著困境未成年人的成長狀況,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兒童工作者,要從黨和國家發(fā)展的高度著眼,兒童利益最大化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好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的相關工作。

    作為關愛保護困境未成年人的政府部門之一,民政部設有未成年人(留守兒童)保護處,不但通過摸底排查弄清了困境未成年人的底數(shù),而且從體制機制上對困境未成年人的關愛保護予以相應的保障。今年,各地陸續(xù)開展的全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活動“百場宣講進工地”,以及暑期多地開展夏令營等形式多樣的關愛保護活動,都是在其指導下有序進行的。這些舉措讓困境未成年人和其家庭受益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接班人,關愛保護好困境未成年人,就是在為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給其家庭以希望,為國家發(fā)展積蓄力量,可以說,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各地黨委政府應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擔當有為的姿態(tài)把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作為重中之重,主動作為,做實、做細。

    前不久,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再次釋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于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高度重視、持續(xù)關注的信號。各地區(qū)各部門須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f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積極推進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

    把關愛帶到社區(qū)帶到大山

    暑期,是深入困境兒童家庭家訪的最好時機。為了掌握困境兒童的監(jiān)護狀況以及家庭狀況,讓更多的未成年人及監(jiān)護人掌握了解兒童安全知識,從而提高保護兒童的效率,提高保護覆蓋面,陜西省寶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聯(lián)手寶雞新星困境兒童援助中心開展了“愛于心 踐于心”兒童安全知識社區(qū)行系列活動。工作人員先后5次去5個社區(qū),為孩子和家長近100人帶去實用的安全知識講座,并且3次進入寶雞市陳倉區(qū)西部山區(qū),走訪了20戶困境兒童家庭,與孩子溝通,與監(jiān)護人交流,掌握了一手的監(jiān)護情況,為今后開展幫扶找準了切入點。

    暑期,兒童的安全是個大問題,而這一點對于困境兒童更應該格外注意。寶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副主任楊珺說:“為了增強孩子和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我們到社區(qū)開展講座時,專門安排了涉及預防溺水、拐賣、性侵犯,以及交通安全,用電、用火安全等內(nèi)容?!?/p>

    以往的工作經(jīng)歷證明,困境兒童的問題根源多在于家庭、家長。為了讓講座更加有成效,寶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特別邀請了家長(監(jiān)護人)、社區(qū)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目的在于提高監(jiān)護人的責任意識?!霸谄占爸R的同時也告訴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好成績并不代表一切。”楊珺說,“讓孩子懂得樂觀、感恩、勇氣,建立好的人格修養(yǎng),這些常常被父母忽略的問題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問題,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diào)。”

    相比城市社區(qū)的困境兒童,山區(qū)的困境兒童,他們更需要什么?監(jiān)護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到底需要怎樣的關愛與保護?帶著這些疑問,寶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走進了寶雞市陳倉區(qū)西部山區(qū),走訪了那里20戶困境兒童家庭。

    “通過走訪了解到山區(qū)兒童的困境來自監(jiān)護的缺失、親情的缺失、部分家庭教育的失當,以及經(jīng)濟的困難。”楊珺表示,同是困境,然而困境的原因卻大大不同,需求也不同。只有明白困境兒童的需求是什么,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找準問題的癥結,制訂精準的幫扶計劃,從而使困境兒童真正受益,幫他們走出困境。

    由于前期精心謀劃,認真籌備,寶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在今年暑期開展的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孩子、家長以及社區(qū)工作人員的肯定。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特別缺少此類講座,你們的講座既及時又到位,孩子們愛聽,家長們也受益?!?/p>

    “孩子、家長有收獲,這證明我們的工作有意義。”楊珺說,“這次暑期關愛困境兒童的經(jīng)歷,讓我們深感對監(jiān)護人的教育引導還需更加專業(yè)、更多頻次?!彼h,相關政府部門、社會各界關注困境兒童健康成長的機構和個人可充分與社區(qū)、學校合作,把關愛帶進社區(qū),增強家長的監(jiān)護意識,從而激發(fā)全社會共同保護兒童的意識。通過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保護模式,方能讓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樂享童年快樂生活。

    歡樂的游戲+專業(yè)的輔導

    為加強對困境未成年人的關愛保護,豐富其暑期生活,湖北省孝感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牽手孝感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萬安兒童之家、祝站鎮(zhèn)李畈村兒童之家和孝昌縣花西鄉(xiāng)大廟中心小學,圍繞“快樂成長”的主題,開展了為期近一個月的“愛滿荊楚·守望麥田”暑期夏令營活動。此次夏令營既是孩子們歡樂的海洋,也成為專業(yè)社工服務孩子們的平臺。

    活動伊始,為了拉近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夏令營準備了2個破冰游戲,前面的孩子都按照游戲規(guī)則順利地完成了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輪到小哲(化名)時,他一言不發(fā),沉默了數(shù)分鐘。其間社工重復了游戲規(guī)則,志愿者進行了示范,鄰座的孩子也在向小哲遞詞,但是小哲依然沉默。是沒有理解游戲規(guī)則?還是對活動不感興趣?或是裝酷想破壞游戲規(guī)則?小哲一開始的“格格不入”,吸引了社工的注意。

    接下來幾天的活動,小哲被分到了社工組。幾次交談后,小哲漸漸吐露心聲。原來他認為自己太胖,擔心其他同學不愿意與他玩,擔心主動加入會遭受拒絕,干脆就一直保持著“高冷范兒”。

    在了解小哲的真實想法后,社工開始通過耐心的鼓勵、陪伴、傾聽,幫助小哲放下內(nèi)心的顧慮。社工的付出起了作用,小哲慢慢和大家成為好朋友,漸漸融入到夏令營歡快的氛圍中。

    圍繞“快樂成長”的主題,夏令營活動設計了各種團體活動,例如,繪畫、舞蹈、手工、合唱、經(jīng)典誦讀等等。其間,通過專業(yè)社工的介入,觀察孩子們?nèi)粘P袨椋涗浰麄兊谋憩F(xiàn)以及特征。如情緒變化、環(huán)境融入程度、興趣愛好、性格等,通過專業(yè)輔導的形式,為孩子的家長提供專業(yè)的建議,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

    10歲的小璽(化名)是一名有些瘦弱的男孩,初次見面的他性格內(nèi)斂,不善言談。通過幾天夏令營的生活,很快就與小伙伴們打成一片,活潑開朗積極主動的天性一覽無余。但是每當當天活動結束,家長來接孩子回家時,小璽又表現(xiàn)得沉默寡言。

    在與小璽進行深度交流后,社工發(fā)現(xiàn)小璽的母親平時很忙碌,而且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甚至因為教育問題,帶著孩子多次轉(zhuǎn)學,很少顧及孩子的感受,由于母子之間缺乏溝通,小璽認為自己的母親不喜歡他。

    社工將小璽的情況記錄下來,轉(zhuǎn)交給小璽的母親,并開展親子關系輔導,促進母子之間的相互了解。在結營儀式當天,小璽將自己在手工課上親手編織的香囊送給了母親,母親笑著擁抱了小璽。

    在夏令營期間,除了社工開展個案服務,孝感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每周還會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堂。內(nèi)容涵蓋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防雷電、防火、防觸電、防溺水等方面。通過社工講解、宣傳欄安全知識點展示、安全知識搶答等多種形式把活動安全、衛(wèi)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自我防護等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幫助孩子們在有趣的活動中提升安全意識。

    留守兒童的非遺體驗

    “同學們,左手用力把鼓拿穩(wěn),用右手的細竹簽擊打鼓面,要注意節(jié)奏……”隨后,教室里響起了一片“噠噠噠噠”的鼓點聲。近日,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昭陽街道綜合文化服務站,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端鼓腔傳承人楊成興手把手教孩子們拿端鼓、敲端鼓、唱端鼓腔。

    為豐富留守兒童的暑假生活,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昭陽街道舉辦了暑期興趣班,組織志愿者,免費給孩子們上課。興趣班以國學誦讀為主,同時積極動員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及社會各界力量,邀請專業(yè)人士,給孩子們開設了剪紙、書法、學唱端鼓腔、繪畫、象棋、乒乓球等豐富多彩的課程。

    昭陽街道三孔橋社區(qū)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邀請國學愛好者帶領孩子們一起誦讀《論語》,結合國學小故事,深入淺出地給孩子們講解其中蘊含的“大道理”,教導大家要學會感恩、珍惜時光、尊老愛幼,形成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風尚,以良好的家教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氛圍。

    “咱這個興趣班真是解決了大問題,我和他爸都上班,孩子在這上課,我也不用擔心沒人照顧了?!睅讉€接孩子的家長交談時說,“誰說不是呢,學校離家近,興趣班又免費,這不我兩個孩子都來了?!?/p>

    在昭陽街道新建村留守兒童活動站,幾名大學生志愿者正在給孩子們講解防溺水常識,通過這種暑期大課堂的形式讓留守兒童既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關愛與照顧。在“悄悄話室”里,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一個孩子正通過網(wǎng)絡視頻與千里之外的父母親交談。

    此外,昭陽街道還根據(jù)各村實際情況,由街道組織大學生志愿者以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陣地,開設豐富多彩的課程,讓留守兒童快樂過暑假。

    跨越空間的友誼

    “以后我們可以寫信,這是我的通信地址,老師不準我們上課的時候用手機,所以我們可以多寫信。”8月16日,“牽手共成長 情系瀏河源”暑期夏令營結束了,臨別前,瀏河源村的留守兒童謝紅露對長沙市的小伙伴楊睿臻說了這番話。

    “牽手共成長 情系瀏河源”暑期夏令營8月13日開營至16日,為期4天。是由湖南省長沙市救助管理站指導,長沙市流浪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發(fā)起。參加夏令營的孩子中,10名來自大圍山鎮(zhèn)瀏河源村的留守兒童與長沙市雨花區(qū)黎郡小學的10名學生結成對子,共同開啟一段友誼之旅。

    這20個孩子是由長沙市流浪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牽頭,聯(lián)合長沙市雨花區(qū)東山街道邊山社區(qū)、瀏陽市大圍山鎮(zhèn)瀏河源村共同挑選的。其中,瀏河源村的孩子都是來自農(nóng)村留守家庭,渴望陪伴和關愛,而邊山社區(qū)的孩子都是黎郡小學的學生,物質(zhì)生活充裕,相對缺乏自我約束。

    4天的時間里,孩子們在夏令營中接受了文化素質(zhì)拓展和軍事素質(zhì)養(yǎng)成課程。夏令營還特意邀請了美術、手工、音樂以及外語專業(yè)的老師授課,課程設計偏重讓瀏河源村的孩子們拓展視野,增強自信。

    20名小朋友在夏令營中共同生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夏令營結束時,在送瀏河源村的孩子們回家的車前,不少孩子流下了不舍的眼淚。

    夏令營除了讓孩子們結下,也促使他們自身得到成長?!跋牧顮I使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與優(yōu)點,也學習到他人的優(yōu)點。既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團隊的重要,也明白了如何在團體中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隊員,更加知道了堅韌的真正含義?!眮碜詾g河源村的李賈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經(jīng)過四天的磨煉,孩子們學會了生活自理,學會了禮貌謙讓,學會了團結合作。”長沙市流浪兒童保護教育中心主任豐碩偉說,“只要讓孩子們受益,我們的工作就有價值?!?/p>

    (據(jù)《中國社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