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實習記者 田雪婷 今年初,《原則》簡體中文版發(fā)行,短短一個月時間售出50萬冊,創(chuàng)造了中國圖書市場的又一個奇跡。作為本書作者的瑞·達理歐(Ray Dalio),不僅是美國“對沖基金教父”,世界最大對沖基金公司橋水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改革開放后最早來到中國的外國企業(yè)家之一,更是一位對中國飽含深情、充滿情懷且對社會肩負責任感的企業(yè)家。 2018年2月26日,瑞·達里歐開啟了4天2地與中國讀者們交流對談之旅,不僅宣傳自己作品,更是在實踐他在《原則》中提到的社會責任和情懷抱負。在由他作為發(fā)起人之一的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的北京校區(qū),瑞·達里歐講述起他和學院的淵源:“當我和我的兒子第一次來到中國做慈善時,資金是主要需求。但隨著中國的發(fā)展,資金已經不再缺乏,主要問題是需要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善款,使之發(fā)揮更大的作用?!?nbsp;并且瑞·達理歐認為與用錢來做慈善相比,“更重要的是在慈善上面要做到專業(yè)化”。因此他想建立一個學院,希望可以專門教別人怎么做慈善,他還強調“應該由中國人管理這樣的研究院,因為我們做的是中國的慈善”。 2015年,在瑞·達理歐和比爾·蓋茨以及牛根生、何巧女和葉慶均等中美兩國慈善家的共同支持下,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正式成立,成為打造中國公益教育的百年夢想的奠基之地。 在2月28日與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的對話中,瑞·達理歐提到,與他第一次來中國相比,中國的慈善事業(yè)有了很大不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就這個問題,王振耀表示:“整個中國公益慈善其實是有了瑞·達理歐等很多中外企業(yè)家的支持而提高。”他認為中國公益慈善僅僅中國閉門來做是不行的,需要和國際上合作。 關于中外慈善家的聯(lián)合,瑞·達理歐表示“做慈善和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什么區(qū)別,知識轉移的過程都是一樣的”,他提出可以參照其他行業(yè),因為現(xiàn)在可能國外的慈善理念可能是會先進一點,但中國自己也做得非常好,中外合作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在北京校區(qū)見面會上,瑞·達理歐還與學院員工、學員代表和媒體記者對于慈善事業(yè)的營利和回報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對于公司和非營利組織之間最大的區(qū)別,瑞·達理歐表示:“我個人的慈善投資和商業(yè)是完全分開的。我和生意伙伴商討的資金用途很廣泛,但是關于慈善,是私人的事情。我相信商業(yè)伙伴需要他們自己做出關于慈善的決定。最重要的是他們學到了怎樣的價值觀,傳遞怎樣的價值觀。”他認為慈善要么就是做,要么就是不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做慈善完全可以,沒有人有義務做慈善,在每個人的人生當中有不同的階段,如果你感覺你想要做慈善那就去做。 對于學員提出的如何衡量慈善投資的回報,瑞·達理歐表示,商業(yè)是否成功很容易衡量,帶來的收益比成本大就是成功。而慈善則很難衡量,它不像商業(yè)的成功標準那么直白?!按壬茮]有統(tǒng)一衡量的標準。生命價值幾何?拯救物種價值幾何?你只能以你的激情,不斷被所關心的事情推動?!爆F(xiàn)在的影響力投資或社會企業(yè)應該在慈善的可持續(xù)性上努力?!拔乙郧罢J為我有很多錢,可以捐很多錢,現(xiàn)在我認為我的錢非常少。比爾·蓋茨現(xiàn)在也覺得自己很窮,因為慈善需求實在太大了。所以你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是如何使得你的金錢作用更長久,如何更好地改變政策。這也是慈善比商業(yè)更難衡量成功與否的原因?!?/p> 見面會上,學院學員代表為瑞·達理歐送上了校友會特別定制的禮物——根據(jù)學院LOGO精心設計的領帶。瑞·達理歐高興地接受了學員的禮物并表示:“很高興看到學員們很有激情,很享受做公益。中國有很好的社會發(fā)展經驗,有很多人善于致富。如果他們能共享資源,將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使整個社會受益?!彼劦?,中國很多行業(yè)一開始都是去向全球領先的思維取經,中國人很快就可以學會跟上,而且和這些領先者齊頭并進,所以他覺得慈善事業(yè)也是一樣的,這就是進化的一個過程。 中國社會的轉型期,公益慈善將扮演重要的角色。王振耀覺得現(xiàn)在應該建立起中國慈善事業(yè)的支撐體系,解決中國公益慈善最主要的問題。瑞·達理歐希望,公益慈善事業(yè)真正能在中國的轉型過程中發(fā)揮良善的作用,正是這樣的希望促成國際公益學院形成GPL(Global Philanthropy Leaders Program,全球善財領袖計劃)、EMP(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hilanthropy,國際慈善管理項目)、公益網(wǎng)校三大教學產品,并在國內外初見影響力。對話中,王振耀提到,根據(jù)這兩年的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已經有了400多名各大基金會的領導,他們進入了EMP這個項目學習,并且對中國公益界產生量很大影響。瑞·達理歐表示:“當我到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都能碰到國際公益學院的學生,他們向世界最好的慈善家學習,這讓我感到無比幸福?!?/p> 瑞·達理歐認為,國際公益學院是他人生重要的舞臺,“我一生主要的義務就是使其他人受益,這也是我為什么寫《原則》這本書。”他想要把他的價值觀傳遞給更多人,“死生交替,身體只是生命的載體,可慈善的基因可以代代遺傳下去;精神境界會和更大的存在連接并永續(xù)?!痹谂c王振耀的對話中,他認為在慈善方面,他們也需要向其他人取經,“因為這就是進化學習的規(guī)則”。 對話 2018年2月28日晚,瑞·達理歐登上華爾街見聞金融脫口秀欄目《見面》,在120分鐘內向中國投資者分享個人“經濟學”和“投資”原則。 這次對話分為“指引”“進化”“互信”和“公益”四部分。在“公益”對話環(huán)節(jié)中,瑞·達理歐與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深度交流。雙方圍繞慈善原則、人才培養(yǎng)、慈善規(guī)劃等問題展開討論,以下為對話環(huán)節(jié)實錄。 王振耀:非常高興《原則》在中國出版。按照我在政府工作幾十年和做公益慈善這么多年的經驗,我的看法是,《原則》在中國的出版,對中國的商業(yè)文明將會產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影響。但其實我從公益的角度看,這些原則也可以轉化為善道原則。 瑞·達理歐: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慈善這個概念還很模糊,當時沒有多少機會可以從事慈善事業(yè),尤其對于外國人來說。我的兒子在11~16歲的時候在中國,當時我們針對孤兒做了許多慈善的工作,我們希望可以拯救他們的生命。當時王振耀先生是民政部的政府官員,也是在他的幫助指導下我們做了慈善的工作。我們所經歷的是一個艱難的局面,但是現(xiàn)在慈善事業(yè)做的人很多了,現(xiàn)在慈善事業(yè)做的這么好,您怎么看這樣的大變化? 王振耀:當時我在主管全國的社會福利,包括兒童、養(yǎng)老,特別是孤兒的福利,我覺得整個中國公益慈善其實是有了瑞·達理歐等很多中外企業(yè)家的支持而得到提高。 瑞·達理歐:我認為慈善要么就是做,要么就是不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做慈善完全可以,沒有人有義務做慈善。 對于我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進化過程,我小時候沒有錢,在積累了財富之后,你的花費不僅僅在于你自己,你看到別人經歷了苦難,有各種問題,還要花在別人身上。對我來說,我只是覺得應該做、想要做慈善,我做慈善是我的兒子教的,不是我教他。在他小的時候發(fā)現(xiàn)許多需要幫助的兒童,我恰巧又賺錢,所以我的兒子告訴我慈善的概念。所以,在每個人的人生當中有不同的階段,如果你感覺你想要做慈善那就去做。 當時我和我的兒子把錢帶過來做慈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慈善上面做到專業(yè)化。因為做慈善是需要特別技能的。因此,我想建立一個學院,希望可以專門教別人怎么做慈善,這也就是我們共事的原因。而且我也強調應該由中國人管理這樣的研究院,因為我們做的是中國的慈善。 王振耀:成立國際公益學院以后,根據(jù)這兩年的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已經有了400多名各大基金會的領導,他們進入了EMP這個項目學習,并且對中國公益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瑞·達理歐:我想問一下,您對慈善的原則有哪些呢? 王振耀:在中國做慈善,我覺得應該是根據(jù)不同的歷史階段來看,現(xiàn)在應該是建立起中國慈善事業(yè)的支撐體系,像針灸一樣,解決中國公益慈善最主要的問題。但是,我認為僅僅中國閉門來做是不行的,需要和國際上合作。我不知道你將來對中國慈善家和國外慈善家這樣的聯(lián)合有什么想法? 瑞·達理歐:其實做慈善和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什么區(qū)別,知識轉移的過程是一樣的。一開始都是向全球領先的思維取經,中國人很快就可以學會跟上,而且和這些領先者齊頭并進,所以我覺得這就是進化的一個過程?,F(xiàn)在可能國外的慈善理念是會先進一點,中外合作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同時我們也不要忽略,中國自己也做的非常非常好。而且在座的各位,可能就是未來非常大有可為的慈善家,我們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取經,因為這就是進化學習的規(guī)則。我每半年就會來一次中國,我覺得現(xiàn)在這個節(jié)奏剛剛好。 (據(jù)深圳國際公益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