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近日,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聯合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健全政府部門、群團組織、社會力量齊抓共促青年婚戀工作的協同推進機制。 要強化公益導向。鼓勵面向青年開展的公益性婚戀交友服務,打造誠信度高、公益性強的青年交友信息平臺,提高青年獲取婚戀婚育權益維護和公共服務的可及性,推動形成關心青年婚戀、促進青年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密切政府部門、群團組織、 社會力量的協同合作 《意見》要求貫徹落實《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關于青年婚戀的工作部署,健全政府部門、群團組織、社會力量齊抓共促青年婚戀工作的協同推進機制,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的教育和引導,培育誠信度較高、適合青年特點需求的多樣化青年婚戀服務項目,開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優(yōu)生優(yōu)育宣傳教育,不斷優(yōu)化完善青年婚戀生育相關政策,推動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推動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使青年相關法定權利得到更好保障。 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突出價值引領。把服務青年需求與引領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在幫助青年解決交友、擇偶、婚姻實際問題的同時,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對青年婚戀觀、家庭觀的教育和引導。 2、強化公益導向。鼓勵面向青年開展的公益性婚戀交友服務,打造誠信度高、公益性強的青年交友信息平臺,提高青年獲取婚戀婚育權益維護和公共服務的可及性,推動形成關心青年婚戀、促進青年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3、堅持青年為本。適應青年多樣化需求和差異化特點,拓寬青年交友交流的渠道,培育富有實效、內涵、特色的服務項目,擴大青年反映呼聲和參與評價的渠道,健全以青年滿意度為核心的婚戀服務評價體系。 4、務求工作實效。以市、縣(區(qū))為工作主體,就近就便開展青年婚戀工作。密切政府部門、群團組織、社會力量的協同合作,促進基層婚戀婚育服務水平的提升,共同推動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完善和執(zhí)行。 推動專業(yè)公益服務 打造公益服務平臺 《意見》提出了六項具體工作內容,在其中特別強調發(fā)揮社會組織的作用,貫徹落實公益原則。 1、弘揚文明婚戀風尚。將倡樹婚戀文明新風融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體系,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婚戀輿論導向。爭取宣傳、文化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支持,在開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中,注重選樹彰顯正面婚戀觀念的典型,推動協調新聞媒體、文藝社團、文化公司等打造積極向上的婚戀影視作品、新聞欄目和文化產品。各級團組織要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積極開展融入婚戀文明內涵的社區(qū)服務、法律援助、文化宣傳等群眾性活動,倡導家庭美德和文明節(jié)儉的婚慶文化,宣傳婚姻政策及相關法規(guī),豐富婚戀文明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載體。 2、加強婚戀咨詢與指導。加強對青年戀愛交友過程、婚姻家庭生活的心理和行為指導,在幫助青年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加強青年價值引導、促進青年健康發(fā)展。依托民政、衛(wèi)生計生、司法等專業(yè)力量,加強對專兼職心理咨詢師和婚戀咨詢、婚姻調解等社工隊伍的培訓,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專業(yè)化咨詢,豐富社區(qū)服務機構、醫(yī)療機構、婚介機構的咨詢功能,提高青年婚戀咨詢和指導的可及性和專業(yè)性。各級團組織要結合青年特點開展服務和引導工作,通過線上咨詢、婚戀講堂、面對面溝通等多種方式,幫助青年解除思想壓力和心理困惑,提高青年社會融入、情緒管理、情感經營能力,引導青年端正擇偶觀念和家庭觀念。 3、普及性健康和優(yōu)生優(yōu)育知識。開展青年性健康、婚前保健和生育知識的教育宣傳活動,促進青年生殖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推動有條件的學校推廣性健康和婚前保健課程,加強性教育和婚前保健服務師資隊伍建設。以世界人口日、五四青年節(jié)等為契機,大力開展性健康、婚前保健和婚育文明主題宣傳活動,利用公共場所、結婚登記場所、網絡媒體,走進企業(yè)、社區(qū)、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服務、咨詢活動,重點加強進城務工青年群體的公益服務和知識普及,增強青年主動預防和減少不當性行為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基層青年婚戀服務陣地建設,依托各類“青年之家”、城鄉(xiāng)社區(qū)服務機構等開展婚育文化教育,引導青年主動實施婚前、孕前和產前醫(yī)學檢查。 4、培育公益性婚戀服務項目。更好適應青年交友、相親、婚介、婚慶的多元多樣需求,動員和支持基層團組織培育有形有效的服務項目。組織單身青年參加文體娛樂、興趣培養(yǎng)、技能提升、社會服務等健康向上的集體活動,拓展青年社會交往的廣度和深度,豐富青年交友擇偶的機會。緩解青年婚戀經濟壓力,通過舉辦集體婚禮、優(yōu)化婚慶服務、提供戀愛交友便利條件等,為青年提供貼心暖心的服務。加大對重點青年群體的服務力度,針對大齡未婚青年、進城務工青年、農村青年、青年官兵、部分行業(yè)青年等的婚戀難題和不同特點,尊重差異與個性,注重分類精準施策,提高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 5、拓展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整合民政部門、團組織、市場機構、社會組織的陣地和平臺資源,打造一批便于青年參與、服務實效顯著、有較高誠信度的婚戀公益服務平臺。拓展實體服務陣地,為青年開展身份認證、婚戀咨詢、聯誼交流、交友約會等活動提供便利化精準化的服務。拓展線上服務平臺,依托“青年之聲”等團屬媒體、團組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拓展婚戀咨詢、婚戀調查、活動發(fā)布、活動報名的線上渠道,探索開發(fā)具備信息搜索、匹配推介、地圖服務等功能的移動互聯婚戀交友平臺,將線上優(yōu)勢與線下服務深度融合,擴大服務覆蓋、優(yōu)化青年體驗。 6、促進婚戀市場規(guī)范發(fā)展。建立健全婚戀交友信息平臺、婚介婚慶服務機構的行業(yè)標準體系和監(jiān)測評估體系。協調推動工商、工信、公安、網監(jiān)、機關職能等部門的協同聯動,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注冊在婚戀交友平臺的嚴格執(zhí)行,加強對個人用戶信息保護的監(jiān)督執(zhí)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加強婚戀市場秩序的日常監(jiān)管、婚戀服務質量的動態(tài)評估,拓展群團組織、青年、第三方機構參與評價的渠道。 7、保障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權益。配合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包辦、買賣等侵犯青年婚姻自由的行為。維護女性青年生育權益,落實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依法享有的物質和假期等方面的各項權利。對育齡勞動歧視、家庭暴力、財產糾紛等侵犯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權益的,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動員律師等專業(yè)力量,為青年提供必要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