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針對扶貧攻堅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部署,要求在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等六個“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 9月5日,世界公益慈善論壇·企業(yè)精準扶貧分論壇“大國減貧·企業(yè)之思——精準扶貧的中國經驗與全球治理”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學術界、政界、商界以及NGO的代表性組織機構,為精準扶貧探討和梳理可持續(xù)、可推廣的經驗,在這里聆聽中國的減貧經驗與聲音。 本報選擇論壇中三個小故事,告訴你如何煉就精準扶貧的“神器”。 三峽集團:兩億元注冊基金會聚焦精準扶貧 20年前,三峽工程開工建設。有統(tǒng)計表明,共計有130萬移民轉移安置,共計花費800億元移民資金,每個移民身上人均6.5萬元。隨著三峽工程的繼續(xù)推進,金沙江附近的40萬人口也面臨移民安置,國家隨后又投入巨額移民資金轉移安置。 編制“十三五”規(guī)劃時,三峽集團第一次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專門規(guī)劃進行編制。同時,三峽集團響應中央的號召,與云南、四川兩省政府簽訂戰(zhàn)略協(xié)議,在未來5年投資20億元幫助云南的普米族、景頗族和怒族等三個民族進行精準扶貧。 四川涼山是一個彝族聚集地,也是一個成片貧困的地區(qū),三峽集團跟四川省剛簽署戰(zhàn)略協(xié)議,準備四年向涼山州投入14億元,并且在攀枝花市和宜賓市各投入2億,共計16億元。當前,對云南和四川每年9億元已經全部投資到位,未來還將持續(xù)投入。 同時,在民政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三峽集團公益基金會,注冊資金兩億元。另外,每年還有常規(guī)捐贈一億元。另外,三峽電站在發(fā)電收益中還將提取一部分資金進行捐贈,今后每年持續(xù)的對外捐贈扶貧資金達到3~4億元,這些將強有力地助力脫貧攻堅。 目前,基金會已成為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載體,很多央企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有數據表明,中央企業(yè)當前已經成立了12家基金會,這在履行社會責任和公益扶持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三峽集團基金會執(zhí)行副秘書長賈波說:“作為履行社會責任和公益扶貧這方面,我們正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資金并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有了資金以后如何運用,項目篩選、管理、后續(xù)評價方面怎么建立評估機制,這才是最關鍵。在此之前,資金大多的投入方向是到地方政府,存在一些大水漫灌、不計成本、不計報酬的很粗放式的管理,今后要實行精細化的管理,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合作等方式多層次、立體化地來開展工作?!?/p> 東航:在西南最偏遠地區(qū)建機場 東方航空集團結對重點扶貧縣是云南省雷滄市的雙江縣和滄源縣。 雙江縣全名為“雙江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自治縣”,是全國縣名中最長的一個縣。在一次扶貧項目調研時,東航工會副主席柴舸問這里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最大的夢想是什么。 一個孩子的回答,深深感動了柴舸,孩子說:“我想和東航一起飛?!?/p> 怎樣才能實現孩子的夢想呢?柴舸叫來飛行員和空姐,讓全班小孩為飛行員和空姐畫一幅畫。每個小孩心中駐著的飛行員和空姐都不一樣,柴舸說那個現場很感動,飛行員和空姐都在想著怎么能夠滿足孩子們的愿望。 在隨后一次全國人大會議中,當時滄源佤族的縣長對總書記說:“佤族就想有自己的飛機飛到北京跟總書記匯報?!碑敃r總書記就答應了。隨后,在東航的協(xié)調下機場通過國家立項,滄源佤族自治縣機場正式開建。2016年12月份將正式開通。 柴舸說:“這件事情我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云南邊境地區(qū)有了機場,這對一個地區(qū)的經濟帶動和對外開放交流是不可估量的?!?/p> 中國扶貧基金會:10天銷售17萬斤廬橘 “善品公社”是中國扶貧基金會以農村電商合作社為基礎的一個電商扶貧項目,搞電商扶貧,如果簡單把農產品拿過來賣給消費者是不可持續(xù)的,因為質量沒法保障,為此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始建立合作社,解決生產效率和規(guī)模問題。 通過互保結成共同體,通過建立產品的質量標準,進行倒查機制,一個農戶產品出問題,就要追溯到合作社的產品農戶群體,發(fā)現問題有可能將農戶全都踢出商品公社,這種約束機制可以使農戶不會因為多賺一點錢,得罪全村的人,這樣能夠真正使農戶能夠重視產品質量。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說,合作社農戶將這一機制叫做“連坐”,一個農戶出問題,其他農戶就會受到牽連,這就使得個別農戶不會選擇冒這個風險,從而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由善品公社統(tǒng)一在各個平臺上推廣。 劉文奎說,有一個能夠真正稱得上的記錄。2016年3月間,10天時間通過“善品公社”銷售掉了17萬斤廬橘,幫農戶每戶增收兩千塊錢。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商品公社”進行了微商城建設,掃一下二維碼購買。目前,這個項目得到很多大平臺的支持,包括淘寶、京東,這種合作能夠真正幫助到農民。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副司長孟志強表示:“‘扶貧先扶志?!ぐl(fā)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增強貧困人口的發(fā)展能力是扶貧工作的根本所在,人們通常會講到‘是輸血還是造血’,這方面慈善力量大有可為的,公益組織具有精準化、專業(yè)化和靈活化優(yōu)勢。” “要鼓勵和支持慈善組織在基層,特別在鄉(xiāng)鎮(zhèn),村一級、社區(qū)一級設立分支,形成本地化的慈善救助和互助網絡,從而提高救助效率。同時,要支持慈善組織到貧困地區(qū)開展慈善文化的宣傳,提升困難群眾對政府和社會的信任,激發(fā)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這是一種除了捐助等硬服務之外的軟性服務?!泵现緩娬f。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