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29日,隨著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的宣布,“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 2016年全國青年科普創(chuàng)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正式啟動。 這一全國青年科普創(chuàng)新的重量級公益大賽是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并由中國三星獨家贊助,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獨家公益支持,互動百科獨家推廣的,活動自2013年至今已延續(xù)了四屆。 命題更加貼近生活 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楊文志在現場介紹了今年的賽程賽制,他表示:“在三年的積淀下,今年大賽既有傳承又有改變,相信能成為青年學生展示創(chuàng)意、挑戰(zhàn)自我的優(yōu)秀平臺。” 時至今日,第四屆大賽已成為影響力超群的國家級公益賽事,參賽隊伍也從2013年的2703支發(fā)展為2015年的7224支,累計參與人數超17萬,在全國大中院校及高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今年不僅繼續(xù)邀請倪光南院士作為首席裁判長,更力邀自動控制領域的泰斗人物吳澄院士擔任今年首席專家。 在“節(jié)能,環(huán)保,健康”主題的框架之下,大賽分“科普實驗單元”和“創(chuàng)意作品單元”兩大部分,高中組與大學組兩大組,以及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 今年,啟動儀式中特別設置了新命題展示環(huán)節(jié),要求選手們設計并制作出能夠承受不同量級的移動及沖擊荷載的橋梁結構模型。這一根據社會科技趨勢更替命題的舉措也讓比賽與時俱進,兼具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擁有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強大生命力。 三星助力科技青年圓夢 三星集團大中華區(qū)副總裁李秉澈表示:“大賽內容更貼合社會、融入生活,更具實用價值。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希望通過大賽讓學生們更加了解科技對于生活的意義?!?/p> 三年來,大賽改變了很多青年的人生軌跡,有學生因參大賽放棄了熱門賺錢的學科,選擇到香港攻讀生物醫(yī)學工程碩士,也有學生參與大賽后留校任教在母校中傳播科技的火種。 往屆的優(yōu)秀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也到場與大家分享參賽經驗與收獲,鼓勵更多有夢想、有知識的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 在主辦方中國科協科普部和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代表、中國三星代表以及大賽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的共同攜手下,用啟動臺上的三星蓋樂世S7 edge手機點亮了舞臺中央的四根立柱,這標志著“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 2016年全國青年科普創(chuàng)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正式啟動。 歡迎有志青年參賽報名 從即日起至10月,該賽事接受全國范圍報名。全國普通高中(含中專、技校)在校學生、全國高校在校學生(含大專生、高職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以團隊形式報名參加。每支參賽隊伍由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組成,每支隊伍選手2~3人,指導教師1人。參賽者可在本校范圍內自由組隊參加比賽,但不得重復報名組隊參加同一單元比賽。 據悉,大賽是全國唯一一個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公益類賽事,入圍選手的吃住行都由組委會承擔。大賽的獎品豐厚,復賽入圍總決賽可以獲得三星電子產品,總決賽每個命題前三名的團隊成員都可以獲得三星電子產品組合,而且,每個命題的冠軍團隊將獲得免費到發(fā)達國家的尖端科技企業(yè)及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大學深入參觀交流的機會。 賽事將在全國范圍內劃分五大賽區(qū)如下——北京賽區(qū):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復賽地點: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哈爾濱賽區(qū):黑龍江、吉林、遼寧,復賽地點: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哈爾濱);上海賽區(qū):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復賽地點:上海科技館(上海);廣州賽區(qū):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河南,復賽地點:廣東科學中心(廣州);成都賽區(qū):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甘肅、寧夏、青海、陜西、新疆,復賽地點:四川科技館(成都)。(王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