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被拐女孩成為鄉(xiāng)村教師并獲得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這事已經傳遍網絡。郜艷敏1994年被拐賣到河北曲陽下岸村,后來成為這個幾百人小村莊的小學教師,并獲得“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此事被改編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以扭曲的價值觀,為這位被拐婦女的堅忍和善良立傳。 郜艷敏被拐是在20余年之前,在屢次被表彰的同時,被拐的經歷也都會被提及,然而這些年來,只有善被彰顯,惡卻被略去,為了現(xiàn)在的和諧美好而對之前的慘痛經歷不再追究。 事實上,對受辱而堅忍、服從的婦女進行表揚,反之則不齒的案例從來都不少?!皣烂C八卦”作者蘿貝貝提到了央視播出的電視劇《阿霞》、尋人節(jié)目《等著我》中鼓勵被拐后逃走的母親回來找自己的孩子,“文史砍柴”作者則提到更古老的一個例子:扈三娘被俘到梁山嫁給王英并英勇戰(zhàn)斗成為烈士。 現(xiàn)在,每一篇談論此事的熱帖中都是一片憤慨之聲。但在此事之前,大家在廣播、電視、報道中看到類似或相關的事件,會直接想到“這是不對的”,還是模棱兩可,又或者覺得如果以后好好相處回去也未嘗不可?《公益時報》與新浪公益、問卷網聯(lián)合推出此次益調查。 現(xiàn)實是復雜多面的,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網友曾通過不同渠道了解過拐賣事件,其中17.96%的網友曾在生活中見過或聽說過類似案例,56.76%的網友表示在媒體上看到過。 41.98%的網友表示,在聽說郜艷敏事件之前,自己對拐賣事件的觀點是一定要追究拐賣婦女者,知情不舉的公職人員更應嚴懲。 了解了郜艷敏事件之后,43.21%的網友現(xiàn)在認為,應該嚴懲買賣雙方,打擊拐賣婦女組織,讓所有被拐婦女可以選擇重新開始。29.01%的網友則認為如果以后能好好相處,留在家庭中對自己和孩子都好。16.64%的網友認為當事人自己放棄改變的話,外界不好說什么。 網友留言: 桃桃養(yǎng)顏: 成也好敗也好,都是網民和社會強加給她的,社會本來就是這樣的,干嘛要這樣抓住不放啊。 ponymolly: 追究買賣同罪,不買就沒有賣,就沒有悲劇的發(fā)生。 北大網絡文學論壇: 打拐追責,并非像媒體所暗示的“她都已經這樣了你們?yōu)樯恫环胚^她”的言論,也并非她所代表的被拐婦女群體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而是買賣人口背后的不作為,是把膿瘡變感動的宣傳治理,是長久的女性權益缺失。 ■ 本報記者 王會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