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些年,我的兩位朋友分別捐款40萬元和20萬元,建了3所希望小學。在接觸中,感覺到他們態(tài)度是樸實的,這種付出是發(fā)自內心的,沒有提出任何宣傳回報,其中一位在開始時連冠名都不要求。這兩位朋友確實比較富裕,有各自的公司,他們強調只是做點善事。 我去過他們的辦公室,兩人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在書架上擺著一些佛學方面的經書典籍,都在墻上掛著佛經(書法作品),一位掛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另一位是《妙法蓮華經》,均屬大乘佛經,可以看出他們信佛或者在研究佛學。這里稍微啰嗦兩句,大乘佛教強調的不是救自己,而是救一切眾生,使他們超越煩惱、超越痛苦,達到快樂、健康、清凈的境界。佛學雖然不免深奧晦澀,即使是佛門弟子也不是能夠輕易參悟的,但一般人還是能夠理解到修己、行善等層面的。信佛也好,用佛的思想指導自己也好,這兩位朋友所做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了貧困地區(qū)發(fā)展教育。 什么動力使他們有此善舉?佛教的度己度人,也遵從著由己及人、利物利人的信條。如果撇除宗教因素,以事物的聯系關系來看,那也就是相互依存、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相害相損、互惠互利而已。如此簡單的道理,為什么要用宗教思想統(tǒng)領呢?也許每個信佛人的深刻追求是不同的。只想到自己好、自己得,那就會欲壑難填,惡行惡報;自己過得好,希望他人也好,就能夠伸手助人,善有善報;希望自己成為拯救世人的人,那就上了另外一個層次,那就福報無邊。積極的宗教往往會使人往更高層次上追求,但又不是能解決所有實際問題的金鑰匙。真正的動力可能還是他們發(fā)自內心的對他人的關愛、對社會的關注和責任,還是人們根本利益、理想的一致性使然。 什么想法決定他們的“功德”方向?信佛的人我見過許多,但捐款建學校的也就見過這么幾個。事佛禮佛當然是信徒的愿望,是修行的過程,但佛是要普度眾生的,光有豪華的大雄寶殿,恐怕是庇護不了幾個人,光有對佛的頂禮膜拜,恐怕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是能看到不少地方村小、教學點學校急需改建,有的還是土墻泥頂,還有許多最該幫助的家庭困難的孩子。由此看,這兩位朋友的功德修行,大概不僅僅要體現在金碧輝煌的寺廟,而是更多地想到蕓蕓眾生,才決定捐建學校的吧。 資深公益人 崔子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