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慈善家回訪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一周慈善捐贈
超四成網(wǎng)友愿意捐贈眼角膜
益數(shù)字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慈善家回訪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5年01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超四成網(wǎng)友愿意捐贈眼角膜

    1.你會捐贈眼角膜嗎?

    A.會,一直有此意愿。43.17%

    B.不會,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饋贈他人。22.56%

    C.還沒想好,看捐贈流程的順暢程度再議。34.27%

    2.現(xiàn)階段,我國眼角膜的捐贈數(shù)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 社會對角膜捐獻的認識度不夠,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見。中國人觀念比較傳統(tǒng),即使離開人世也要完整。31.59%

    B. 捐贈渠道不暢,想捐贈不知道往哪捐贈,怎么捐贈。17.86%

    C,.對捐贈運作過程不信任,認為有可能被利用違背捐贈意愿使用。37.79%

    D.捐贈眼角膜對家屬沒有回報。12.76%

    3.怎樣能鼓勵更多人做出捐贈,提高眼角膜的捐贈數(shù)量?

    A.改善并增進捐贈服務(wù)渠道建設(shè)。53.8%

    B.促進公益組織在其中的倡導和參與。18.09%

    C.加大宣傳倡導力度,利用明星示范作用,增強公眾的意識。28.11%  

    截至2015年1月26日10時

    2015年1月16日下午16點55分,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fā),病逝于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一時間,微博、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對姚貝娜去世的震驚與惋惜。

    姚貝娜在昏迷前簽署眼角膜捐獻書。1月17日晚,姚貝娜捐獻的角膜成功移植給23歲的四川患者,使其重見光明。目前,接受了角膜移植的小董已經(jīng)摘下蒙眼紗布,經(jīng)醫(yī)生檢查其視力已從原來的0.05提高到0.26,有望繼續(xù)恢復。

    角膜病盲是世界第四大致盲疾病。我國有角膜病盲人200至400萬,這些患者大部分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shù)復明。但是移植的角膜需要去世后捐獻,如果沒有角膜捐獻,就無法進行角膜移植手術(shù)。目前全國每年有一萬多角膜盲患者急需移植眼角膜,而我國每年捐獻的角膜只有數(shù)百枚,角膜捐獻數(shù)量遠遠達不到需求。

    值得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名人開始無償捐獻角膜。今天的姚貝娜,是社會傳遞正能量,倡導公益行為的一個縮影。他們都通過自己的選擇為社會做出了表率,也傳遞了正能量,將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傳遞下去。而對于很多公眾而言,對角膜捐獻情況不了解,也有很多關(guān)于程序上的疑問。對此,《公益時報》聯(lián)合鳳凰公益、新浪公益、問卷網(wǎng)發(fā)起調(diào)查:你愿意捐贈眼角膜嗎?

    本次調(diào)查從1月22日16時開始,截至1月26日10時,共有2335人參與。結(jié)果顯示,有捐贈眼角膜意愿的網(wǎng)友占參與調(diào)查網(wǎng)友的43.17%,22.56%的網(wǎng)友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饋贈他人,因此不會捐贈眼角膜。53.8%的網(wǎng)友認為改善并增進捐贈服務(wù)渠道建設(shè)將會鼓勵人們多做捐贈。

    網(wǎng)友留言:

    海城的夢:

    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姚貝娜自愿捐獻角膜,四川小伙受益;受益者母親決定捐獻角膜,把愛傳遞;姚貝娜父母也簽下了捐贈書。器官捐獻規(guī)定發(fā)生變化之際,她用行動做了表率,引發(fā)了人們對器官捐獻新的思考。 

    天晴朗:

    看了姚貝娜捐獻眼角膜,社會都呼吁大家捐獻,但突然發(fā)現(xiàn)一矛盾,為何捐是免費的,咋用的時候卻價格昂貴,這中間難道不是被醫(yī)院牟取暴利?如此捐贈,誰愿意當冤大頭。

    且行且歌:

    目前,我國每年約30萬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移植手術(shù)僅1萬余例。一個人身故后,最多可讓七人重生!器官捐獻真是好事情。

    委屈并快樂著的小豬:

    如果哪天我遭遇不幸,真心希望能把自己還有用的器官都捐了……這樣對我來說是換一種方式繼續(xù)活下去,對別人來說,是生命的希望。 

    ■ 本報記者 張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