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自述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一周慈善捐贈
不足三成網友認同“發(fā)工資”
益數字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自述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不足三成網友認同“發(fā)工資”
鼓勵子女回家照顧老人

    1.你認為南京市政府發(fā)給老人兒女的300元“補助工資”,能起到“鼓勵子女回家照顧老人”的作用么?

    A.能。對于貧困家庭來說,300元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24.17%

    B.不能。按照目前物價來看,不會有人為了300元錢回歸家庭,專職擔當養(yǎng)護。47.8%

    C.很難說,應該具體家庭類型具體分析。28.04%

    2.從立法讓“子女?;丶铱纯础钡健敖o兒女發(fā)補助工資”,你如何看待政府用行政手段鼓勵子女盡孝?

    A.有利于鼓勵子女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照顧老人身上。21.66%

    B.與“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觀念有沖突,感覺很別扭。15.63%

    C.鼓勵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很難讓老人的生活質量有切實改善。62.71%

    3.你認為鼓勵“居家養(yǎng)老”,政府更應采取哪種方式?

    A.直接向子女發(fā)放照顧老人補貼。9.45%

    B.鼓勵養(yǎng)老型社會組織發(fā)展,增強社區(qū)服務力度。34.41%

    C.大力發(fā)展與養(yǎng)老有關的醫(yī)療、保險、家政等商業(yè)服務模式。56.15%

    截至10月20日10時

    近日,南京市出臺新規(guī)定,“五類老人”可以申請政府購買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如果其子女兒媳愿意在家照顧這五類老人,從被聘用上崗擔當養(yǎng)護任務起,每月可領取政府發(fā)給的300元(照顧半失能老人)或者400元(照顧失能老人)的“補助工資”。

    “五類老人”包括:城鎮(zhèn)“三無”人員、農村“五?!比藛T;低保及低保邊緣的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歲及以上的計生特扶老人;百歲老人。

    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處處長周新華介紹,他們在調查居家養(yǎng)老時發(fā)現,許多特困家庭老人的子女是下崗失業(yè)人員,每天起早貪黑地在外面打工,一個月也就掙個一兩千塊錢,除去交通、吃飯等成本,最后實質上沒剩多少。而對自己年邁的父母一沒時間二沒人去照顧服侍。

    “為此,我們有了個想法,把政府購買服務照顧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錢拿出來,直接‘聘用’老人的子女。這樣一來,兒女不僅可以盡孝心,還可為自己增加一定的收入,實現失能老人家庭養(yǎng)老與解決子女家庭經濟負擔雙受益的效果?!敝苄氯A說。

    該政策一出臺,就引起了公眾討論。有支持者認為政策施行有利于鼓勵子女們盡孝,對于貧困家庭來說,也解決了一定的經濟問題。反對者則認為百善孝為先,子女贍養(yǎng)老人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兒,給子女發(fā)工資總感覺怪怪的。而且,這樣的政策在執(zhí)行中很難評估。對此,《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問卷網、鳳凰公益推出益調查“贍養(yǎng)老人,給子女發(fā)工資,你怎么看?”

    調查從10月16日15時開始,至10月20日10時,已有6032人參與投票。結果顯示,針對南京市給老人子女發(fā)工資的做法,只有24.17%的網友認為能起到的作用;47.8%的網友則表示不能,他們的觀點是“按照目前物價來看,不會有人為了300元錢回歸家庭,專職擔當養(yǎng)護”。

    對于政府鼓勵子女盡孝的種種行政手段,62.71%的受訪者表示鼓勵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很難讓老人的生活質量有切實改善。

    具體到發(fā)展、鼓勵居家養(yǎng)老,僅有9.45%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直接向子女發(fā)放照顧老人補貼;56.15%的受訪者贊同“大力發(fā)展與養(yǎng)老有關的醫(yī)療、保險、家政等商業(yè)服務模式”;另有34.41%的網友認為應該鼓勵養(yǎng)老型社會組織發(fā)展,增強社區(qū)服務力度。

    網友留言:

    漂泊的心:感覺子女孝敬父母不會因為錢而怎樣,子女不孝敬哪怕給最多的錢也不會打動他們。

    星戀晨:我倒是不看好給子女發(fā)錢的做法,照顧父母本來就是子女的義務,談何辛苦。

    大慶月:挺好的,與親情關系不大吧,是社會對人的關懷,有條件值得推廣。

    鹿京之狼:政府能夠轉移性支出一部分財政來支持老人養(yǎng)老,這表明了政府和全社會對空巢老人的關心,這樣的舉措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會達到立竿見影的良好效果。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要讓子女天天在父母身邊真的很難!

    蘇小燕:覺得這種居家養(yǎng)老方式挺好的,這并不是金錢買親情的問題,因為從目前我國人口狀況來看,一位子女要撫養(yǎng)四位老人。子女壓力真的很大。

    ■ 本報記者 張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