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災害信息的“云端”舵手
公眾參與傳遞自然之美

版面目錄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全民植物地圖:
公眾參與傳遞自然之美

    禾鄰社區(qū)藝術促進社創(chuàng)始人 田曉耕

    “從2011年開始的全民植物地圖項目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幾經周折,卻長出了獨一無二的姿態(tài),今年全民植物地圖在上海扎下了根,正在改變著城市居民和身邊自然的關系,禾鄰社的工作喜歡從人入手,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心向自然?!?/p>

    設計師、藝術家們共同描繪的全民植物地圖

    每年的二月份都是上海民間NGO禾鄰社區(qū)藝術促進社(以下簡稱“禾鄰社”)招募志愿者的旺季,大量志愿者的“加盟”為全民植物地圖注入了綠色活力。

    《全民植物地圖》系“禾鄰社”設計制作的綠色植物科普地圖。2009年,由一群藝術青年發(fā)起,經由4年的社區(qū)實踐,項目通過帶領志愿者觀察自然的方式,結合手繪、攝影等藝術手段,與本土知名設計師、藝術家一起,共同為主要綠色公共空間(開放式公園、綠地等)描繪植物地圖,并將地圖印刷制作成紙板地圖,免費發(fā)放給綠地周邊社區(qū)的居民。

    社區(qū)互動的地圖雛形

    2009年,成立僅半年的禾鄰社就進入到上海浦東一家社區(qū)開展社區(qū)融合互動劇場項目。

    由于當時社區(qū)居民參與社區(qū)融合的積極性不高,禾鄰社全民植物地圖藝術總監(jiān)盧璐和她的團隊想了很多辦法,并不斷嘗試著用新鮮好玩的藝術形式來吸引居民。盧璐慢慢發(fā)現,以“社區(qū)藝術工作室”為載體,引入藝術家和其他藝術機構與居民互動,用藝術活動來激活社區(qū)公共空間的活力,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

    2010年,禾鄰社又在上海浦東公共綠地里開展了“社區(qū)特搜隊,定向大作戰(zhàn)”活動,借用戶外定向越野的方式,將繪畫、泥塑、身體劇場等藝術創(chuàng)作融入其中,讓參與者在有趣的戶外活動中熟悉社區(qū)公共空間。隨后,又與青年藝術家合作,開始嘗試用“社區(qū)聲音地圖”“社區(qū)自然地圖”“社區(qū)記憶地圖”等方式引導居民關注社區(qū)。

    2011年,禾鄰社正式提出了“自然藝術”的概念,以自然藝術方式推進社區(qū)發(fā)展。當年年底,開始研發(fā)“全民植物地圖”。

    2012年3月,禾鄰社與志愿者一起創(chuàng)作了第一份植物地圖“南浦廣場公園地圖”。在創(chuàng)作第二份地圖時,禾鄰社更加注重參與者的體驗,力求簡單、輕松、有趣,即使志愿者沒有專業(yè)背景,也容易參與并吸收知識,與此同時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可供傳播的地圖“零件”。

    “全民植物地圖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傳遞自然之美?!北R璐介紹道。她是禾鄰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

    原本植物地圖被賦予環(huán)境教育、社區(qū)融合的意義,但最終,禾鄰社將其定位于“傳遞自然之美”?!斑@是很多事情的基礎,比如環(huán)保的基礎是能夠欣賞自然之美?!?/p>

    志愿者要求“專業(yè)性”

    為了保證植物地圖的藝術性和專業(yè)性,后期能夠更好地傳播,禾鄰社要求公開招募的志愿者有一定繪畫基礎,在報名時還要附上2張作品。隨后,禾鄰社將對志愿者進行包括項目說明、常用植物介紹、植物辨識測試等內容的培訓。

    招募志愿者設定的門檻,并未影響人們參加的熱情。

    “大批熱愛藝術的人工作之后離藝術遠了,全民植物地圖讓他們重拾藝術,而且我們畫的是植物,讓人在很放松的狀態(tài)中創(chuàng)作?!北R璐解釋全民植物地圖為何吸引志愿者。

    在2013年3月和6月兩次繪制靜安公園植物地圖的活動中,來自企業(yè)的員工志愿者合力完成了57種植物的拍照、手繪和植物學說明。

    “對藝術家而言也是一樣很有吸引力的,藝術家們非常踴躍,因為我們尊重個人的能力和專長,將藝術家對美的追求轉化成公共服務?!北R璐補充道。這些設計師與藝術家既有著名汽車企業(yè)上海設計中心的資深設計師、先鋒畫家,也有人氣繪本漫畫家、插花花藝大師等,一位設計師負責一座公園。(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