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訪談
慈濟:包容、博愛的自律管理法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訪談

新聞內容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如何讓志愿者成為機構的親密伙伴?
慈濟:包容、博愛的自律管理法

    慈濟對志工的管理更多是自律與自治,并用潤物無聲的行為風格讓每一個志工成為一個更好的公民。

    相對干凈的瓶子在進行下一步處理時,所要耗費的資源要比一個臟瓶子少很多,目前臺灣有6000多個環(huán)保站,每個環(huán)保站回收的能再利用的垃圾都是相對干凈的。圖為初中生作為慈濟志工清理瓶子。

    據(jù)中國志愿者服務聯(lián)合會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3年12月,全國已建立超過43萬個志愿者組織、19萬個志愿者服務站,全年開展活動的志愿者超過5000萬人,志愿服務主體已經(jīng)從青年志愿者為主發(fā)展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粗略統(tǒng)計志愿者在2013年全年捐贈的總量為8.3億小時。

    顯然,志愿者已成為社會公益力量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能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作為社會組織,如何能將志愿精神最大化整合、發(fā)揮出志愿者力量,制度支持、專業(yè)培養(yǎng)、感情維系、價值認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激勵因素?!豆鏁r報》本期將通過慈濟、平安星和惠澤人的案例及觀點闡述,展示不同機構的志愿者管理方式,看看如何能讓志愿者成為機構親密的伙伴。

    ■ 公益時報記者 閆冰

    案例

    1966年,臺灣花蓮一隅,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里,證嚴上人與弟子一起,每人每天增產(chǎn)一雙嬰兒鞋。慢慢地,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chuàng)立了慈濟,并開始長期從事濟助貧困、拔苦予樂的工作。

    慈濟的志愿服務涉及慈善、醫(yī)療、教育、人文、骨髓捐贈、環(huán)境保護、社區(qū)、海外賑災八個方面,志工團隊從中國臺灣發(fā)展到遍及世界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近千萬人。已有47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lián)絡處,迄今援助超過71個國家地區(qū),在中國內地也有28個地區(qū)設立了慈濟志工中心。

    有人向證嚴上人探尋慈濟對于志愿者管理的秘訣時,她只說“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 這幾個字就把志愿者吸引到慈濟。《公益時報》通過對慈濟志工的采訪,試圖闡釋慈濟志愿精神的魅力所在。

    包容所有人的信仰

    趙偉明在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院讀研究生那年,有機會去澳大利亞做交流。初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她很想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氛圍。她發(fā)現(xiàn),開學后進行招新的社團中,最多的就是宗教社團,于是,她想從對宗教的了解開始。

    在一個角落,她看見了一個去澳大利亞內陸植樹的志愿活動在進行志愿者招募,就這樣,她開始接觸慈濟。

    趙偉明始終記得,第一次走進澳大利亞慈濟的活動中心給她帶來的震撼,她看到每一個資深的慈濟志工都穿著象征著藍天白云的深藍色制服、白色褲子,莊重肅穆地行走、交談,人與人之間溫和、彬彬有禮得恰到好處,一種令人舒服安心的氣氛彌漫開來。

    趙偉明震撼之余又很擔心。她悄悄地問身邊一起做志工的女同學:“我不信佛怎么辦,還能在這里參加志工活動嗎?”

    同學的回答讓她驚訝?!澳莻€女孩兒告訴我,她的父親是佛教信徒,母親是道教信徒,而她和丈夫是基督教信徒,在這樣一個信仰完全不同的家庭中,他們都是慈濟志工,而且父母已經(jīng)做慈濟志工好多年了。”趙偉明說。

    漸漸地,趙偉明發(fā)現(xiàn),不同于學校里其他宗教社團總是試圖讓她相信什么,慈濟從來沒有讓她有信仰方面的壓力和強迫感。“我認為信和不信本來就應該發(fā)自內心,不能因為我參加過你們的活動或者你幫助過我,我就要被迫去相信什么。其實天下的宗教信仰教義有相通的地方,比如人與人之間的愛、互相理解包容等等?!?/p>

    趙明偉覺得,這樣一個華人團體,卻能在世界范圍內讓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人接受,包容是一種大智慧。

    慈濟在參與印尼海嘯的賑災時,除了安撫災民、發(fā)放熱食之外,還幫助重建當?shù)氐那逭嫠拢@個做法讓趙明偉更加安心和感動?!拔铱吹酱葷粌H僅是要拯救生命,也尊重他們的信仰,這種包容讓我很感動?!?/p>

    愛與自律的自治法

    “慈濟”二字之意,為“慈悲為懷,濟世救人”。慈濟的主要事業(yè)涵蓋慈善、醫(y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huán)保、社區(qū)志愿者八個方面。近千萬名志工遍布全球,其中有佛教信徒,但更多的是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人。

    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志愿者團隊,如何發(fā)展和管理?曾有外國記者問過證嚴法師其中的秘訣是什么,她只說“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這幾個字就可以管理這么多志愿者,或者說把志愿者吸引來慈濟。

    其實就是依靠自律自治,激發(fā)出志工內心的愛并讓慈濟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生活,而讓認同慈濟精神的志工長久地留了下來。

    “來到慈濟做志工,付出自己的勞動給社會,可能是心中早就有的,或者是你的興趣、你的目標,所以才會過來。也有一些人是跟隨朋友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但是他了解幾次之后可能會覺得這并不是我的目標和興趣,那么他就不會當慈濟的志工?!痹萍Α豆鏁r報》記者說,慈濟吸引著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所以并不需要宣講、不需要強迫,也并不需要加入慈濟、信仰慈濟,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很穩(wěn)定。

    慈濟北京的志工曾云姬,已經(jīng)在慈濟從事志愿服務15年了,也是她在北京建立起慈濟的志愿服務中心,如同有人喜歡旅行、有人喜歡買東西一樣,做志愿服務是她的一種人生選擇。

    與其他公益組織不同,慈濟在任何地方都是先有志工,再出現(xiàn)機構,而且志工的所有費用都由志工自己承擔。

    潤物無聲的改變

    趙偉明在留學期間經(jīng)常跟著慈濟參加志工服務,她只是初級志工,探訪老人院、去國家公園植樹等。但是她的改變卻在生活中,以前洗臉的時候會讓水龍頭嘩嘩流,但是現(xiàn)在接一捧水后會把水龍頭關上,洗臉過程會關幾次水龍頭,養(yǎng)成好習慣、改掉不良習慣是潛移默化的?!半m然我不是一名佛教徒,但是也會懂得愛惜物命?!?/p>

    曾云姬說,證嚴法師希望每一個志工,不管是不是參與社會的志愿服務,都可以先從自己家里開始做起。慈濟的志愿精神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一個好公民就是在做志愿服務。

    “比如基金會一直在推行環(huán)保,每個人都可以在家里做最簡單的垃圾分類,但是究竟要怎么分類?我們會進入社區(qū)教居民怎么垃圾分類?!痹萍дf。

    “在臺灣垃圾細分到什么程度呢?”曾云姬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其實一個飲料瓶的瓶身和瓶蓋,即使都是塑料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臺灣垃圾分類就要把瓶身和瓶蓋分開。瓶身的塑料會拿去抽絲,制作成環(huán)保毛毯,當世界各地有災難發(fā)生的時候,慈濟會在第一時間送出由慈濟生產(chǎn)的環(huán)保毛毯,而制作毛毯的瓶子都是慈濟志工去收集的。

    “再比如我們會交給社區(qū)居民,把廚余垃圾中的果皮做成酵素,這個酵素就是天然的清潔劑,廚余垃圾中的油料就能做成肥皂。”慈濟志工就會到社區(qū)里去進行這樣的宣講,看起來都是生活的小竅門,但其實是每個人力所能及對地球的貢獻,一方面可以物盡其用、減少浪費,另外一方面可以讓一個物品或一個生命有另一重價值。

    專業(yè)志工的培訓養(yǎng)成

    “馬航失聯(lián)”事件后,北京麗都飯店中家屬們焦急等待,看起來都是很久沒睡了,眼神呆滯而迷茫,很多人只是呆坐在椅子上默默流淚,或不停用手機上網(wǎng)刷新消息。慈濟的志工來到一旁,會輕聲地問:“來杯熱茶好嗎?”

    他們走路和行動輕到幾乎不發(fā)出聲音,準備熱茶、食品補給,搭起簡單的心靈撫慰區(qū),一切工作井井有條,每一位慈濟志工都穿著整齊的深藍色制服,聲音和語氣都不會打擾別人或引起反感。

    一位駐守在麗都飯店外三天的記者一臉疲憊和茫然地問曾云姬:“你們是怎么能堅持這么多天的?我現(xiàn)在心理壓力很大、很想哭。”曾云姬說,災難或事故發(fā)生后,如何對家屬進行撫慰、陪伴、紓解負面情緒,最重要是不要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這些都需要志愿者長期的養(yǎng)成,也是慈濟中資深的專業(yè)志工多從事的工作。

    曾云姬介紹,北京目前有近800位志工,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自己的服務領域。

    每個月的最后一周周末,是北京志工下鄉(xiāng)家訪的固定時間,河北淶源縣和易縣兩個貧困縣是北京負責的探訪點?!懊總€地區(qū)的慈濟志工都會負責一些貧困縣的探訪,目的是為了每年固定的大型冬令物資發(fā)放。我們的物資都是慈濟直接采購,帶著志工到現(xiàn)場進行發(fā)放,購貨量就是根據(jù)志工們的日常實地探訪做的統(tǒng)計。”

    除此之外,慈濟志工的日常工作也會深入社區(qū),對有變故或貧困的家庭,就近志工會去做家訪、心里關懷和發(fā)放補助。

    “慈濟所有的志工活動,都希望讓身在其中的人感覺很舒服、很安心,并感受到人與人的真誠。”曾云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