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視覺
   第10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fā)展藍皮書》精編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發(fā)票遺失聲明
更正聲明
雅培眼力健推新產品關注中國白內障患者
書善畫愛·保千里
安利社區(qū)看綠行動
探索社區(qū)活動新模式
臺灣黑手工人樂隊:音樂與工人的福音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視覺

第10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
《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fā)展藍皮書》精編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4年07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臺灣黑手工人樂隊:音樂與工人的福音

    “啥是Note不懂Key,老來努力學好樂器,立志唱歌為大家爭權益。”這是一首最初在臺灣工人階層流行的歌曲《老子搞音樂》。這首歌的曲風不多見,但有著堅定、不可侵犯的意味,創(chuàng)作者是前臺北市政府行政管理處工會理事王明惠。

    王明惠坦言:十多年前誤打誤撞參加臺灣工會運動,在此期間為了勞工權益好幾次與政府抗爭,加入黑手工人樂隊后,由之前的喊口號、拉白布條等形式轉變?yōu)橛靡魳返男问脚c之對抗。

    黑手也有潛伏期

    1987年,臺灣工人為維護自身權利紛紛組建工會。工會干部們組團赴韓尋找工會運作經驗時,他們看到這樣一幕:人們手拿戰(zhàn)鼓,口中大聲唱著歌。

    他們逐漸認識到音樂是一種推動游行的有效方式,并可以減少直接沖突。陳勃偉作為當時加入工會的學生之一,認為工人群體是當時社會矛盾的最集中體現,大眾應當知道他們的生活樣貌。因自身也具備一定的音樂才能,1996年,陳勃偉成立了黑手那卡西樂隊。黑手在臺灣話里指的是整天跟機器和油污一起工作的勞動者。  

    樂團創(chuàng)立之初只有陳勃偉一個人,他總是思考,用何種形式可以讓文化和工人產生聯系。沒有經費,于是他找來部分工人在團隊中協助創(chuàng)作,自負盈虧。直至現在,黑手樂隊剛剛有了固定的經費,一部分靠演出獲得,另一部分向文化單位申請。  

    弱勢群體發(fā)聲 

    樂隊成立之初,工作形式極其簡單。大家有空才臨時聚在一起討論音樂的創(chuàng)作。  

    “最初的音樂創(chuàng)作由內部成員完成,后來才和工人合作完成,希望弱勢群體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标惒獋フf道。  

    樂隊清楚地知道工人在這個主流社會很難發(fā)聲。經過一番思考,與工人合作創(chuàng)作歌曲的形式誕生。在集體創(chuàng)作中他們開始互相體諒,他們不僅看到了自己的處境,還看到了別人的處境。跟專業(yè)歌手不一樣,他們已經超越了音樂,聲音的好壞并不是主要問題,最為重要的是自己參與進來并開始發(fā)聲。最終樂團由個人單獨創(chuàng)作向著與工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方向轉變,并且成果頗豐。

    自身的成長 

    2013年初,黑手樂隊出現在北京工友之家主辦的打工春晚中。如大家所期待,一首《福氣個屁》簡單卻動聽。

    在給予社會弱勢群體“有聲”支援的同時,黑手樂隊成員也表示自身收獲頗多。  

    黑手樂隊成員年齡差距較大,不同的價值觀有時會導致分歧,但黑手有很好的相處方式。樂隊內部成員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時,意見不合的成員在一起互相勸服,彼此交流。

    “我們努力使歌曲傳唱,在大街小巷中,通過音樂讓一般公民知道這群人的聲音?!标惒獋フf,在弱勢群體心里,音樂或許是一種不屬于他們的東西。當黑手逐漸接觸工人群體,并在實踐中為他們創(chuàng)作自己的音樂時,音樂與工人便沒有了隔閡,取而代之的是相容,甚至是相親相愛。面對現實社會,黑手不僅是音樂的傳導者,更是底層人民心聲的反映者。我們不需要為他們鼓掌,只需支持、傳播,讓更多人知道這群人的聲音。

    (據愛報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