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紅粉筆頭鄉(xiāng)村支教計劃”是通過號召和組織受過良好教育的社會各行各業(yè)人才到偏遠鄉(xiāng)村學校展開為期一周左右的支教活動,來幫助改善偏遠地區(qū)師資力量薄弱的狀況,推動當?shù)亟逃聵I(yè)發(fā)展。 六一前夕,“紅粉筆頭”吉林站來了一位特殊的支教老師,他2米14的身高站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媒體頻繁的曝光率也讓他的辨識度極高,他曾在中國國家隊、八一雙鹿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等隊伍中都有不錯表現(xiàn),他就是中國著名籃球運動員、中國赴美國NBA打球第一人王治郅。 這位特殊的支教老師的到來讓孩子們高興壞了。5月30日下午,烈日當空,王治郅老師的籃球課開始了,學校安排了兩個年級的孩子前來體驗,雖然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40分鐘時間,但從孩子們與王治郅的互動狀態(tài)看得出,專業(yè)籃球師資在當?shù)夭⒉欢啵⒆觽儗τ诨@球僅僅是玩兒,但怎么專業(yè)地玩兒卻很陌生。 “前腿彎曲、后腿繃直,用手的肘關節(jié)部位運球。”一時間數(shù)十個孩子的球打在地上砰砰直響,王治郅覺得一些孩子的姿勢并不是特別標準,就不斷和他們一起練習。 “投籃出球時你要看到球在空中向后旋轉,一定要這樣的效果,重復,再來一次?!蓖踔污ご舐暯虒е?。 40分鐘很快過去,卻吸引了學校眾多老師和學生前來旁聽,很多老師都羨慕這些有機會與王治郅一同練習的孩子們?!斑@樣的機會太寶貴了,我們在學校學的就是籃球專業(yè),但與頂級專業(yè)運動員同臺的機會并不多,這次讓我們能有學習的機會。”現(xiàn)場觀戰(zhàn)的籃球老師說。 聽到這話時,王治郅也有遺憾,他說:“希望有更多人在關注鄉(xiāng)村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更加關注鄉(xiāng)村籃球教師的培養(yǎng)?!?/p> 2014年是“紅粉筆頭鄉(xiāng)村支教計劃”走過的第9個年頭,這期間“紅粉筆頭”共招募500多名志愿者,走進了29省市的48個學校,得以為全國2萬多名學生帶去互動課堂。 Q1.《公益時報》:你這次參與支教的感受怎樣? 王治郅:挺好的,畢竟有這樣一個機會跟鄉(xiāng)村孩子們互動,希望孩子們能跟我學習到一些專業(yè)籃球技術,不管他們今后從不從事籃球,當不當籃球運動員,但通過今天這堂課能夠知道專業(yè)的籃球運動規(guī)則和動作要領,當然運動也需要專業(yè)。 Q2.《公益時報》: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公益活動? 王治郅:2012年去西藏阿里的學校和學生們比賽。這是一所建在山上的學校,校內(nèi)基本就一個國旗桿和一棟破舊校舍,比賽中,籃球不慎掉入山崖下面去了,孩子們只好背著書包和干糧下山撿球。據(jù)老師們說,下山上山一個來回得用上一天時間。看到這種情況真的令我有些驚訝,我捐出了10個籃球給學校,希望孩子們能夠有足夠多的比賽用球。 Q3.《公益時報》:你有沒有想過換種形式做公益,比如成立公益基金? 王治郅:暫時還沒有成立基金的打算。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愿意自己親自去做,畢竟這樣的感受不同,像去年給西藏阿里的蘋果小學捐助籃球、書包、運動鞋等物品。雖然有高原反應,但自己能夠堅持攀爬上去,心里會更好一些。每個人做公益都有著自己的方式,我不太喜歡直接捐錢的方式公益。我希望通過親自去的這種方式來幫助山村里面的孩子,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幫助山村孩子做出改變。 Q4.《公益時報》:對于鄉(xiāng)村籃球教育你怎樣看? 王治郅:鄉(xiāng)村籃球教育更多的還是應該培養(yǎng)一些鄉(xiāng)村的籃球教師,先讓他們更加專業(yè)。這種培訓靠我一個人不行,希望有相關組織和機構一塊來做。目前,我剛從八一隊退下來,暫時也沒有打算以一個怎樣的力量來進行鄉(xiāng)村籃球教師的培訓。 Q5.《公益時報》:對中國籃球和球迷說點什么? 王治郅:我只是一個籃球運動員,打籃球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在這將近20年中,希望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希望中國籃球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對于球迷來說,希望更多青少年來打籃球。這樣CUBA的基礎或者說后備力量就很強了。明年CBA(中國男子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就20歲了,中國籃球風風雨雨走過了這么多年,不管發(fā)生怎樣的情況,都希望球迷不管是場上還是場下都能夠更好地支持中國籃球。 Q6.《公益時報》:你怎樣理解“公益”與“體育”的結合? 王治郅:我覺得親自去,把籃球和籃球課送到孩子們身邊,讓孩子們茁壯成長,這就是最好的結合。 公益時報記者 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