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fā)展藍皮書》精編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封面報道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導讀
自治與國家干預——
看清代慈善的官民博弈
中國公益的非洲嘗試:從政府到民間
兒童福利主任的網(wǎng)絡(luò)化探索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fā)展藍皮書》精編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封面報道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自治與國家干預——
看清代慈善的官民博弈

    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在清代以前,各州縣普遍設(shè)立的救濟機構(gòu)叫作養(yǎng)濟院,均由朝廷出錢,而到明末清初發(fā)展起來的善堂善會則是基于民間的善舉,這代表了官辦和民營的兩種不同慈善路徑。但隨著民間慈善發(fā)展得越來越紅火,清政府終于按捺不住加入其中,原本純民間慈善機構(gòu)的運營由此變得復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