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類別:扶貧 發(fā)起時間:2008年 開展地區(qū):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所服務群體:貧困人群 網(wǎng)址:mercycorps.org 買一家銀行支持小貸 后續(xù)資金來源不足是公益性小額貸款組織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成功運營了多年小額信貸的國際美慈組織,做出了一個全新的嘗試。在印度尼西亞運營的MAXIS項目中,他們買下了一家商業(yè)銀行,集中為小額貸款機構提供支持和服務。 MAXIS是maximizing access to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的縮寫,意為擴大獲得廣泛金融服務的機會。國際美慈又將其稱為銀行之銀行(Bank of Banks, BOB),這個項目2008年開始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開展。該項目曾受到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1940萬美元的資助,這是國際美慈從蓋茨基金會獲得的最大一筆資助,也顯示出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會對這個綜合的、大膽的扶貧舉措的看好。 為了開展這個項目,國際美慈收購了一家商業(yè)銀行,這是一項以前沒有嘗試過的風險投資。但鑒于美慈小額貸款項目長期成功的歷史,開始做BOB也是很自然的一步,美慈希望通過這種首創(chuàng)性行動,使更大范圍的人們獲益。 美慈將小額金融隸屬機構轉變?yōu)樾律虡I(yè)實體。所謂新商業(yè)實體,即是能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滿足不同需要的機構。因為新的實體可以獲得資產(chǎn)和負債,可以成指數(shù)的壯大,給更多的人提供服務,并減少交易支出——這意味著客戶的成本會更低。 僅僅貸款是不夠的 印度尼西亞此前就擁有非常成熟的小額貸款系統(tǒng)——約50000多個小額貸款機構,但其人民貧窮率卻一直很高,并且缺少多樣性的金融服務。所以僅僅貸款是不夠的,在很多國家,微型金融起源自小額貸款,但單獨的貸款并不能滿足貧困人口的全部需求,他們還需要一系列的金融服務。 所以,自2002年以來,美慈便給小額貸款機構提供支持和培訓。2008年之后,MAXIS則幫助印度尼西亞人進入規(guī)范的經(jīng)濟體系。 MAXIS項目主任Leesa Shrader曾表示:我們在印度尼西亞認識到,儲蓄是非常重要的,儲蓄能夠幫助人們減少貧困,是財務困境的解決方案。我們主要的工作重點是通過貸款促進當?shù)亟?jīng)濟增長,除此之外,也在不斷致力于平臺建設,它幫助我們促進一些小型的貸款能夠到達窮人的手中。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渠道,比如ATM,對于低收入市場而言,他們需要手機和電子手段等等技術。 MAXIS項目與當?shù)氐亩嗉倚☆~貸款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存款、貸款、人身保險、匯款、移動銀行業(yè)務以及其他金融產(chǎn)品。并拓展美慈資助的MICRA基金的工作范圍,通過小額貸款機構評級、研究以及技術支持,提升產(chǎn)業(yè)水平,幫助整個產(chǎn)業(yè)能為更多的窮人服務。同時,為流動人員提供金融教育,并且促進他們與本國的小額貸款機構取得聯(lián)系。此外,美慈也在探索創(chuàng)新型方法,通過全球金融機構、轉賬機構、移動電話公司以及當?shù)匦☆~貸款機構為流動人口提供擴大金融服務。 國際美慈組織是在1979 年作為拯救難民基金成立的。當時,它只是一個專責響應柬埔寨因饑荒、戰(zhàn)爭和種族滅絕的殺戮而產(chǎn)生的難民問題的工作小組。目前美慈在世界30多個國家開展工作,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以社區(qū)主導、市場驅動的恢復和發(fā)展項目,社會創(chuàng)新項目和全球參與項目,涵蓋了農(nóng)業(yè)、金融、食品安全、水資源、艾滋病等多個領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美慈早在2001年就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合作開展項目。美慈協(xié)助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多個貧困縣開展小額信貸項目,為其籌集資金并提供技術支持。 (王會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