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中國民間公益透明指數榜單引來了眾多NGO的目光。自從自律吧2013年11月發(fā)布至本報截稿之日,該榜單統(tǒng)計的1000家公益組織透明指數平均分始終為26.99,而滿分是100分。 這份榜單以中國境內的草根NGO在公開渠道發(fā)布的公開數據為采集對象,按照能收集到公益組織披露信息的多少,做出排行榜單。但榜單排名并不代表公益組織的優(yōu)劣,只是反映公益組織自身的信息披露程度。 該榜單的學術支持方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創(chuàng)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認為:“一個完全由民間發(fā)展、調研、發(fā)布的公益透明榜單,在現階段理應成為行業(yè)透明的一個標桿和引領,它折射著中國公益的透明能見度?!?/p> 信息披露的優(yōu)等生 “1月3日愛心人士趙天琪媽媽捐贈500元、1月8日南翔食品有限公司捐贈價值2000元的食品……”在安徽省合肥市的春芽殘疾人互助協(xié)會的網站頁面上,“亟需物質、愛心板、活動公告、資源中心”等信息不停滾動,組織的各方面信息都能查到,它們在中國公益透明指數榜單中排名第二。 “信息披露已經成為常態(tài),這對于公益組織來說非常重要,想要得到發(fā)展,做披露是一條便捷途徑?!眳f(xié)會副會長、秘書長王奪對《公益時報》表示。 這家機構在2003年12月成立之初,靠接受英國救助兒童會每年10萬元至30萬元的資助發(fā)展,一直持續(xù)了3年,期間也通過收取服務對象——殘障人士1400元/月的服務費用獲取資金。2007年,機構通過參加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獲取了一部分資金,不再依靠境外資助。同時將服務對象的收費標準下調到每人每月800元左右。 王奪覺得,機構能發(fā)展到現在,并不斷擴大資金來源,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信息公開透明。在合肥市春芽殘疾人互助協(xié)會網站上,最早可查到2010年的年報財務數據。公眾想看的都能看到,從而獲得了信任。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成都高新區(qū)螢火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這是兩家來自西部、以教育為服務領域的民間NGO,它們分為位列中國民間公益透明榜單的第6位和第8位。兩家機構均表示信息的公開透明,尤其是財務信息的公布,促進了組織的發(fā)展。 青海格?;ń逃戎鷷?005年注冊,2007年成為青海省一級社團,秘書長徐來始終覺得機構的成長和自身機構公開透明分不開。尤其是2010年玉樹地震后,長時間的公開透明給機構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好處。 “格?;ㄔ?010年玉樹地震時收到捐款善款是500多萬,但到了2011年就上升到了1000多萬元,比2010年多了近一倍。” 感受到好處,更堅定了機構信息公開的決心?!?010年玉樹地震收到500多萬善款后,每一筆流向都做出了詳細的公布,再加上之前機構透明的經驗,我們會對捐助者進行回訪,通過主動溝通方式告知捐助者你的善款去了哪?!毙靵碇毖圆恢M地說,“一本明白賬、歡迎來查賬?!?/p> 跟格?;ㄒ粯?,成都高新區(qū)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同樣受益于公開透明。 2010年,成都高新區(qū)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接受捐贈善款不到40萬,到了2011年就到了近80萬。 在該機構負責人蘭帥眼里,這部分增長的錢就來自于機構長期堅持不懈披露信息產生的效果?!百~目明白了,信任就增加了,信任增加了,麻煩就減少了?!碧m帥說。 在蘭帥看來,現在公眾的捐款意識與之前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公眾對捐助對象有自由化,自然維權意識就普遍化,那么機構自律就應該成為常態(tài)化。 小機構的披露經 與之前這三家位于榜單前列的機構對信息公開成效的認同相比,也有不少機構覺得這種公布對于自己的組織并沒有多大意義。 上海市血友病聯(lián)誼會和寧夏中衛(wèi)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是兩家位于我國東西兩端的民間NGO力量,上海市血友病聯(lián)誼會以服務上海本土血友病患者為服務對象,該機構負責人孔德林覺得,雖然排名靠后,但這種透明對于他們組織來說意義并不大。 組織機構小、未到相關部門注冊、不接受捐款、并不想有大發(fā)展是孔德林認為公開沒有太大意義的原因。 “也就是每年幾次定期的活動,也不接受捐款,平常開展活動的經費就來自于我的幾個企業(yè)家朋友贊助,一年可能有5000元左右做做活動,幾個血友病人聚聚,分享下治療放大和成果,而就這5000元我也將相應開出發(fā)票交付資助企業(yè),我也沒有想著把聯(lián)誼會做多大,透明公開對于我們這種小組織沒什么必要?!笨椎铝终f。 而在李芳看來,機構大小、資金來源與組織公布信息的意義大小有著直接的關系。 李芳覺得,如果機構小,善款來源又是自籌,對公眾信息披露根本就不必要,但她也認同如果機構要是做大、做強了,公開透明還是很有必要的。 “中衛(wèi)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就是我自己投錢辦的,資金都是自掏腰包,并沒有拿公眾和企業(yè)一分錢,那你說我這個公開有必要么?當然不光是指財務方面,機構人員也基本就是我自己,如果真要講透明,那還得去雇人來做相應的工作,產生這部分成本還不如我直接去多救助幾個孩子?!崩罘紝Α豆鏁r報》記者表示。 排名的意義 排名不同的組織各有自己的說法,那么榜單制定者是怎么看待的呢? 榜單的牽頭人之一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鄧國勝教授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榜單排名并不代表公益機構的優(yōu)劣,但代表了機構信息公益透明、公開披露的程度,在現階段國家層面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夠使民間NGO可以參照執(zhí)行的標準時,行業(yè)內先擬定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這應該算在行業(yè)內能夠起到引領作用?!?/p> “這份榜單我們有著自己的特色也結合國際上一些榜單的經驗,比如國外‘慈善導航網’從各個不同角度來描述機構特色,但國外慈善從起步到現在都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中國慈善才剛剛開始,榜單指標將會隨著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做出相應新增或調整?!编噰鴦僬f。 對于均分遠離及格的結果,榜單的發(fā)起方自律吧總干事丁承誠表示:“這就是目前中國公益組織透明度的現狀,不容樂觀。”即便是這樣,丁承誠也堅持認為,“公益組織的公開透明應該成為組織機構的一個常規(guī)動作,就像我們每天都要呼吸空氣一樣”。 “公開透明的目地除提醒組織之外,更最要的就是要公眾用腳來投票。”鄧國勝補充道。 (本報記者 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