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特別報道
   第07版:特別報道
   第08版:專題
   第10版:新聞
   第11版:人物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地方動態(tài)
鼓勵社會組織參與農民工培訓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特別報道

第07版
特別報道

第08版
專題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人物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河北省農民工權益保障條例》12月1日起施行
鼓勵社會組織參與農民工培訓

    河北省社會組織為農民工提供公益性就業(yè)服務將獲得補貼,這是《河北省農民工權益保障條例》透露出的新的政策動向。該《條例》于2013年9月27日由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設十章,分別就農民工就業(yè)服務、勞動合同、工資與支付、社會保險、勞動安全衛(wèi)生、公共服務、權益救濟七個方面進行了規(guī)范,并與賦予的職責內容相對應,明確了相關部門和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

    重點關注建筑工人工資拖欠問題

    河北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法規(guī)二處處長陳金霞向《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在《條例》的調研、論證過程和常委會會議審議中,大家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上。迫切地希望通過地方立法,加強對建設領域市場主體的監(jiān)管,增加一些切實有力的處罰手段,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建筑施工企業(yè)的處罰力度。

    因此,《條例》就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分別從完善工資保證金制度和先行墊付制度、加強對建設領域市場主體的監(jiān)管等方面進行了規(guī)范。如第二十六條中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建設領域工資保證金制度,督促建設單位和建筑施工企業(yè)按規(guī)定預存工資保證金。”并規(guī)定設區(qū)市和縣級政府建立農民工工資清欠應急周轉金制度;人社部門建立健全工資支付監(jiān)控制度;住建部門建立建設領域工資保證金和建筑企業(yè)信用制度等。

    陳金霞表示,省人大常委會相關委員會會不定期地就該《條例》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執(zhí)法檢查,督促相關部門嚴格執(zhí)法,落實《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

    加入權益救濟

    與此前山西等其他省份出臺的類似條例和辦法不同的是,該《條例》將“權益救濟”單獨開列一章。對建立健全農民工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xié)調機制、矛盾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等做出了規(guī)定:人社部門受理農民工的舉報和投訴,明確了農民工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發(fā)生勞動爭議、拖欠工資時的申請救濟渠道。特別針對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積極提供法律援助。各級工會、婦聯(lián)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自身職責,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長期關注建筑工的NGO“一磚一瓦”負責人劉曉紅對《條例》在這方面的突破感到很高興。“建筑行業(yè)一直存在欠薪問題,許多地方一般都有工資保障金等制度,但把權益救濟單獨拿出來是一個進步?!眲约t說。但她還是希望能夠針對農民工權益問題建立一個快速解決機制,對農民工來說,他的工資可能是整個家庭的生活保障,他更迫切地希望快速解決問題。而且在現(xiàn)實情況中,一個工程完結之后,農民工在城市中連基本的住所都是問題。

    并且,農民工群體目前對法律渠道是缺乏信心的,比如《條例》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賠償?shù)?,“農民工可以持調解協(xié)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劉曉紅表示,“支付令”在幾年前已經(jīng)實施,但效果不是很明顯,包括“欠薪入刑”的規(guī)定也沒有很明顯的效果。由于迫切的經(jīng)濟壓力和難以承擔走法律途徑的時間成本等原因,農民工更容易選擇“行為藝術”的方式引起社會關注,來尋求問題解決。所以對于他們來說,遇到糾紛,需要的是一個職能部門權責清晰、程序簡潔的快速解決機制。

    社會保險轉接程序仍需完善

    針對農民工參保率低、社保關系轉接難等問題,《條例》除在第五章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農民工參加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yè)保險、生育保險辦理登記手續(xù),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外,還在法律責任部分特別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不履行繳納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劉曉紅認為,社會保險轉移接續(xù)的具體操作程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否則農民工也會缺少參保信心,尤其對于流動性較大的工種,他可能在甲地買了保險不久又去乙地工作,也可能遇到新農合與職工保險的轉移接續(xù)問題。另外,建筑行業(yè)工人的社會保險的參保率相對來說更低,需要加大監(jiān)察力度。

    該《條例》在“就業(yè)服務”中特別提到,“鼓勵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其他培訓機構以及個人開展針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和就業(yè)服務。對提供公益性就業(yè)服務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補貼。”這與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大潮相呼應,對于“一磚一瓦”這樣參與農民工就業(yè)培訓的公益組織來說無疑也是好消息。

    另據(jù)了解,除河北省外,云南、江蘇、山西、遼寧、哈爾濱等省市此前也已出臺農民工權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

    (本報記者 王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