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07版:自述
   第08版:特別策劃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觀點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低碳生活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四川大學教育基金會(2012)年度工作報告摘要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07版
自述

第08版
特別策劃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觀點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組織表現(xiàn)日漸活躍 公眾參與形式增多
低碳生活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這幾個月我們家電表度數(shù)和以前比又少了一百多度,效果太出乎意料了。”劉昌峰說。

    劉昌峰家住北京市朝陽區(qū),令他“太出乎意料”的事兒,是因為在去年2月份,他們家參與了民間環(huán)保組織自然之友的一次節(jié)能活動,他在自家外墻上裝上兩塊太陽能光電板,通過這個光電板與自家電網交替用電,這使他家每月節(jié)電30%以上?!白匀恢选钡吞技彝ロ椖控撠熑岁愅裢ふf:“采用天然能源的同時還有助于降低碳的排放量,這樣的改變對環(huán)境改善將有很大幫助?!?/p>

    PM2.5、霧霾天氣、氣候異常等每天發(fā)生在你我身邊的氣候問題,時刻提醒著我們地球正遭受著日益嚴重的破壞,改善環(huán)境從碳減排做起成為基本共識。面對著國家碳減排政策,每一個公眾的參與都將為碳減排貢獻力量。當前,公眾對于低碳認知的態(tài)度如何?企業(yè)和個人參與低碳生活方式又有哪些?

    前不久,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在京宣布,將今后每年的6月17日確定為“低碳日”,今年的首個“低碳日”的主題是“踐行節(jié)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就在低碳日設立僅僅4天后,國內第一份有關國人低碳意識行為的報告在京發(fā)布,報告的題目是《四類低碳人:中國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該報告第一次鑒別出了中國城市公眾的四類低碳人群,并有提出了針對性的行動建議。

    四類低碳族人群

    這個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和國際發(fā)展及人道救援機構樂施會共同發(fā)起的中國氣候傳播項目,對我國20個城市總計2000名市民開展了調研。通過對調研數(shù)據(jù)的分析,按照四個核心屬性“低碳概念的認識”、“低碳政策認知”、“低碳付費意愿”和“低碳行為”,梳理出了四類低碳人群,分別是“低碳樂活族”、“低碳意愿族”、“低碳行動族”、“低碳潛力族”。

    “像北京朝陽區(qū)的居民劉昌峰在自家墻外裝太陽板取電自用,這就符合低碳行動族的特點,在低碳環(huán)保上他付出了相應的行動,這部分行動族在減少家電能耗和食物浪費中占比分別達到73.3%、88.7%。”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執(zhí)行主任、樂施會氣候變化項目經理王彬彬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報告發(fā)布的四類低碳人群中,“低碳樂活族”在四個核心屬性中的表現(xiàn)均優(yōu)于總體均值,對低碳政策的了解度最高;“低碳意愿族”在“低碳付費意愿”上表現(xiàn)最優(yōu),82.1%的“低碳意愿族”愿意為自己產生的碳排放買單;“低碳行動族”在低碳生活行為方面的表現(xiàn)優(yōu)于總體價值,68.2%的“低碳行動族”經常選擇步行、自行車和軌道交通出行,經常減少家電能耗的占73.3%,經常減少食物浪費的占88.7%;“低碳潛力族”在四個核心指標的表現(xiàn)上均低于總體均值,但總體呈年輕化趨勢,在核心指標的表現(xiàn)上具有巨大潛力。

    項目發(fā)起方之一的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鄭保衛(wèi)表示:“氣候傳播是一個新的課題,國內鮮有機構涉足,這次四類低碳人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從一個新角度將公眾低碳行為意識進行分類,有助于人們認識自我低碳行為,設定自己的減排標準?!?/p>

    2009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談判會議上,多國政府在各國氣候減排目標上各有主張。中國政府就在會議前首次提出具體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暗菚r政府對于民間聲音的傾聽還很有限,不太了解公益組織對于這個問題能做些什么。此時要是能夠有一個學術機構介入到民間和政府之間,這將能夠為其兩者搭建起一個很好的溝通平臺,也能夠為政策提供決策支持?!编嵄Pl(wèi)說起這個項目的初衷。

    企業(yè)、個人參與方式不一

    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平臺在深圳碳排放交易所正式上線交易,成為全國首個正式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的城市,平臺同時也為企業(yè)參與碳排放交易提供了便利。

    深圳碳交易平臺屬于強制交易市場,是為達到法律強制減排要求而產生的市場。在市場中,排放配額不足的企業(yè)為避免超額排放帶來的經濟處罰,要向擁有多余配額的企業(yè)購買排放權。但目前這個碳交易平臺還僅僅限于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進行碳排放交易,個人想要交易在這個平臺上還不能夠實現(xiàn)。

    “這個平臺很有前瞻性,企業(yè)進行低碳減排在平臺上就能夠自動實現(xiàn),這方便了排放大戶進行減排,個人參與到低碳排放交易中將是下一步政策層面將要考慮的對象。”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領導對《公益時報》記者說。

    個人雖不能在碳排放交易平臺上完成個人碳交易,但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很多實現(xiàn)低碳生活的渠道可供選擇。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隸屬國家林業(yè)局主管,是中國第一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目的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到該基金會購買樹木植樹以換取個人碳排放配額,這是實現(xiàn)個人低碳生活的選擇之一。

    在該基金會網站上,公眾可以通過購買樹木棵數(shù)獲得相應碳排放配額,使之實現(xiàn)個人低碳生活目標,這也是參與低碳生活最容易入門的方式之一。另外,還可以將個人和家庭每年的碳排放數(shù)額通過碳計算器將其算出來供減排參考。

    當前正在開展的“順風車”活動也成為個人低碳生活的選擇?!皳?jù)統(tǒng)計,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80%以上的車輛都是只有一個人乘坐,如果拼車,將能夠緩解公共交通工具的運載壓力,還有助于低碳排放。”活動組織者王永說。為此,順風車開展的活動是,從6月17日至7月16日的早高峰期間,針對八達嶺高速進京方向從回龍觀、西三旗入口駛入的載有3人及3人以上且貼有順風車車貼,并從上清、清河主站出口的私家車將由順風車公益基金代為支付高速通行費用。

    盡管目前公益組織在低碳行動上的表現(xiàn)日漸活躍,但一些問題也亟待解決?!澳壳皩τ趥€人參與低碳行動,國家政策層面還沒有出臺相應規(guī)定,針對個人的碳排放并無強制約束力,現(xiàn)在還僅僅停留在普及對公眾低碳生活的認知層面上?!编嵄Pl(wèi)打了個比方,“就像低碳意愿族,如果真正到時需要他因排碳掏腰包付費,不知他還是否還愿意?!?/p>

    (本報記者 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