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屋溫暖的光線,由環(huán)保材料鋪成的地板,不及大人膝蓋高度的桌子,唯獨沒有椅子。這是毛毛蟲兒童基金會(以下簡稱“毛毛蟲”)給來訪者們的第一視覺印象。 毛毛蟲的辦公室目測只有一百平米左右,門口的落地窗上寫著“屋里燈亮著的時候,表示我們都在。歡迎拉開玻璃門,脫下鞋子進來。進來可以看看書說說話。或者不看書也不說話。就只是好奇想進來瞧瞧也歡迎?!?/p> 小小哲學家 “兒童能學哲學嗎?”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可能會讓人一頭霧水。 毛毛蟲的工作人員介紹,兒童哲學緣起于上世紀60年代,當時任教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的李普曼教授發(fā)現(xiàn)許多大學生缺乏邏輯思考技巧,要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思考習慣。 許多人懷疑這個理念有點荒謬,認為哲學既根深難懂又無趣?!捌鋵嵳軐W是最接近生活經(jīng)驗的?!泵x的老師陳鴻銘說。 “如果你有機會跟四五歲的小孩子互動,你可以注意聽他們的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當中充滿了哲學趣味。例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嗎?夢是真的嗎?為什么媽媽說的都是對的?有時候為什么時間過得很慢?人死了之后會去哪里?其實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對有興趣的問題會持續(xù)地發(fā)問。兒童哲學正是希望讓兒童養(yǎng)成隨時反省及檢視自己的思想,保持為自己的思考尋求意義的態(tài)度?!标慀欍懭缡钦f。 在毛毛蟲,教育是一種探究的活動,它的過程必須能引發(fā)學習的思考,而不是永遠都去找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诖?,老師們與孩子們一起撰寫具有角色和情節(jié)充滿趣味的故事,與孩子們共同形成一個團隊,一起去進行合作式的思考,進而讓孩子從中學習思考技巧和培養(yǎng)生活的智慧。 不僅僅是讀故事 毛毛蟲有一間四周都放滿了書架的房間,在書架上有一些很另類的讀本:《沙灘上的男孩:透過游戲建立社群》、《靈靈》、《鯨魚與鬼屋》、《貓人》。毛毛蟲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幾本書都比較受家長和小朋友的歡迎。 “對孩子而言,故事就是游戲,有一種魔力,在跳躍、流動、奇幻的世界,孩子會感知文字的魅力,讓想象力奔馳,拓展認知,體驗人生?!标慀欍懻f。 當故事加入思考元素,故事還會邀請孩子提問、討論和發(fā)掘不同的觀點,因為思考故事能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會讓孩子讀完了覺得意猶未盡,會有想問、想說的話。挑起他們理性或感性的好奇跟概念上的興趣,拓展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意義。 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十萬個為什么”,不要僅僅讓他們讀故事。 毛毛蟲除了舉辦兒童哲學的思考課程、成人的故事培訓、國內(nèi)外兒童哲學、教育、戲劇、藝術(shù)及文學研討會,更核心的價值在于出版了許多思考探索兒童哲學和閱讀帶領(lǐng)的專門討論用書和思考故事。提供給有興趣帶領(lǐng)兒童探索團體的教師們討論文本和教師手冊作為教材。這些教師包括全臺灣的小學幼兒園教師和報名來免費學習的志愿者,而志愿者大多數(shù)都是家長。 老師的中立角色 “哲學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不是什么高深的學問,是一種實踐的能力,透過行為把自己心中的信念表達出來的能力,是一種追求智慧的學問,從生活經(jīng)驗中積累智慧,將自己內(nèi)心所相信的事情表現(xiàn)出來,因此,每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便是反映了他的哲學觀,而哲學就是一門這么簡單的學問。”陳鴻銘說。 這種生活智慧的學問,得從不斷的討論和發(fā)問中學習,發(fā)展出屬于自己的思考模式。那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老師該如何引領(lǐng)學生進行哲學思考?老師們充當?shù)氖裁唇巧兀?/p> “網(wǎng)球名將山普拉斯的教練打球一定打不過他,但是他一定要會打網(wǎng)球,因為教練要看的出山普拉斯的優(yōu)缺點,要能夠糾正他,并指導他如何將對手打敗?!标慀欍懪e了個例子。 當然,老師與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沖突和歧義出現(xiàn),那么這種時候,老師一定要讓自己保持一種中立的角色,切忌把個人感情色彩和意愿帶入其中。將“老師”的權(quán)威拿掉,彼此將自己的想法明確的說出來,并要孩子學習如何將自己的想法說得更清楚,清楚明白地澄清自己的想法?!霸诳梢圆焕頃?nèi)容是否正確的情況之下,討論的過程是最能夠呈現(xiàn)出推論思路的正確與否?!?/p> 一位哲學老師,一定要有基本的哲學素養(yǎng),“老師起碼要懂得如何思考,懂得哲學,要知道自己的哲學是什么,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發(fā)展出他們自己的思考?!标慀欍懹执蛄肆硪粋€比方,“不知道怎么騎腳踏車的人,怎么教別人騎腳踏車呢?但是我教你騎腳踏車,并不代表比你騎得好啊?!?/p> 老頑童的心 毛毛蟲的創(chuàng)始人楊茂秀是臺灣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一位年僅70卻童心不改的可愛老人。 在毛毛蟲的一次研討會上,楊茂秀帶著貝雷帽,中途出現(xiàn)?!拔夷壳胺稚韮傻厣睿好磕暧幸话霑r間在美國威斯康星州,讀書、研究、寫作;另一半在臺灣,也是讀書、研究、寫作,有空則四處找小孩聊天,到市場吃好吃的東西,偶爾應邀演講,培訓兒童哲學師資。我現(xiàn)在要去飛機場了,要去上海做演講啦?!痹捯粢宦?,他就幾乎小跑地出去了,留下在場的人目瞪口呆。 這個思想跳躍而充滿童心的老頑童,現(xiàn)在自己經(jīng)常在臺灣、香港、上海、北京等地穿梭,在不同的高校演講和交流。他希望不僅僅是從小孩子開始,大學生們也可以打破接受傳統(tǒng)教育形成的定式思維,也要讓自己的大腦活過來。“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不會問孩子?!彼f。 他的繪本哲學在臺灣乃至全世界都是有名氣的,當代的教育形式大多以記憶背誦為主,所以他以小說形式陸續(xù)為不同年齡層的小孩編寫了一套兒童哲學教材,讓孩子學會檢驗和分析他們學習的事物。 楊茂秀說:“基金會做兒童哲學是要教孩子如何思考,讓孩子們學會如何自己思考,而不是告訴他們要如何思考。”基金會選擇多元文化的繪本來觸發(fā)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基金會也在做面向家長的相關(guān)活動,讓家長共同參與,讓兒童哲學深入孩子們的生活。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簡介上有這樣的一段話:“小孩像哲學家一樣,對自己說的話感興趣,愛去玩語言的游戲。哲學始于驚奇,而孩子處于好奇驚異之心最活潑時,應該是哲學播種的最好時機。”它簡單又清楚地道出了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的精神。 (據(jù)《深圳晶報》記者李妍琦報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