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敬畏公益就是尊重未來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nèi)容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專訪阿里巴巴首席市場官王帥
敬畏公益就是尊重未來

    人物檔案:

    王帥于2003年12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團,現(xiàn)任職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兼資深副總裁,負責阿里巴巴集團市場部及公關部等業(yè)務部門,同時兼任中國雅虎總經(jīng)理。

    ■ 本報記者 艾已晴

    “商業(yè)本身就有公益的基因,這兩者從來就不是割裂分離的。”阿里巴巴首席市場官王帥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道。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阿里巴巴集團先后打造了中國最大的B2B平臺阿里巴巴、C2C平臺淘寶和B2C平臺天貓,讓網(wǎng)購成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阿里巴巴管理層認為,在變化的時代里,正是專注于解決社會性、公益性的問題,贏得了多方信任,阿里巴巴才擁有了今天的成績。

    王帥表示,自成立以來,阿里巴巴一以貫之地秉承“企業(yè)社會責任應內(nèi)生于商業(yè)模式”的觀念,并持之以恒地付諸實踐。同時,他們也在打造一個日益完善的社會責任平臺,努力為“人人都能快樂地履行社會責任”創(chuàng)造最大的便利。今天,雖然表示將投身公益的馬云已離任CEO一職,但公益和企業(yè)社會責任將會以更大的比例出現(xiàn)在阿里巴巴的日程表中,阿里巴巴也將繼續(xù)援引自身最擅長的商業(yè)模式來踐行這二者。

    “我相信,只有內(nèi)生于企業(yè)商業(yè)模式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實踐,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責任對企業(yè)不是負擔,在每一家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中,都可以找到自身與社會責任的結(jié)合點?!蓖鯉浾f,“人人都有社會責任,在網(wǎng)絡化的便捷環(huán)境下,人人也都有能力履行社會責任?!?/p>

    《公益時報》:你怎樣理解阿里巴巴的公益觀,為何通過淘寶自身的商業(yè)模式來做公益?

    王帥:首先,公益的目的其實在于啟迪心靈、喚醒人心,打造社會發(fā)展的心理默契,建立一種大眾共識。譬如有一個人想捐種500棵樹,可如果有10萬人同時明白不應該砍樹的話,那我認為,這個能量就遠遠超越了只種500棵樹的效果,這種能量是不可小覷的。

    其次,如果說慈善是用于救急,那么,公益則是立足長遠的。我覺得,30年后的中國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很多。今天,我們的環(huán)境質(zhì)量和食品安全問題讓我們向我們父輩的那代人抱怨,但30年后,如果中國還是這個樣子,我們的后輩是不是也要責怪和鄙視我們?所以,抱怨不管用,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行動起來。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必須越來越多地依靠群體的力量去完成,所以阿里巴巴把公益當做一個公司化的行為來運營。而電子商務這個平臺,恰恰是能幫助這個社會匯聚公益源頭,并同時尋找施助出口的。

    這就是我們搭建淘寶公益平臺的原因,通過這個平臺,很多公益組織走入了人們的視線,平凡的力量很快就匯集起來。譬如像地震這種災難來臨時,救援捐助金額很快就能破千萬,在這海量金額的背后,必定是一組龐大的人群在支持著電商公益。這種不放棄絲毫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正是電商公益的責任所在。

    《公益時報》:不難看出,馬云熱衷公益事業(yè),他的卸任是否會影響阿里巴巴對于公益的投入?

    王帥:對于公益這一塊,集團設置了專門的公益團隊來做,同樣采取的是負責任的商業(yè)邏輯運作機制。如果談及企業(yè)社會責任,阿里巴巴也一直在確保我們員工和分支機構同心協(xié)力地給予客戶、同事和當?shù)厣鐓^(qū)以積極的影響,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

    另外,阿里巴巴最近也在籌備一支基金,叫做正能量基金,計劃投入500-1000萬左右。為什么要成立這樣一支基金呢?因為我們認為,當下中國其實并不缺乏真、善、美和讓人感動的東西,但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會覺得一些讓人難以理解和氣憤的事情在層出不窮呢?是因為這些負能量的、非主流的事件被擴大化了的緣故。真正主流、正向的東西,它們存在于生活中的很多細節(jié)里,它們才應該是這個時代讓人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是這個社會的基礎。所以,我們希望建立這樣一支基金,喚醒更多人的意識,讓更多人知道美麗事物的存在。

    《公益時報》:作為電商在中國公益領域?qū)嵺`多年,是否有一些經(jīng)驗之談供他人分享?

    王帥:我覺得,阿里巴巴14年來在商業(yè)上的努力,實際上是不斷挖掘?qū)φ麄€社會有利益有價值的東西。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淘寶的任務是“讓天下沒有買不到的寶貝”,支付寶則是讓“天下無賊”。這樣的信任構建,比我們一萬億的交易額更有價值。商業(yè)模式本身對社會帶來的貢獻,遠遠大于它的商業(yè)價值。

    那么,電商做公益,這種機制就應該借鑒和創(chuàng)新,用商業(yè)的手法推動公益,不是一件“驢唇不對馬嘴”的事情。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認知:商業(yè)模式自身就有公益的基因在里面?!安煌汀笔且环N公民社會的基本價值共識,這里面,“不同”是個性,是私益,而“和”就是公益。淘寶上600多萬的賣家形形色色,有很強的品牌、個人創(chuàng)業(yè)者,也有很多弱勢群體,他們自己都愿意為社會盡一點點力。阿里巴巴希望電商商家的公益心能成為一種自主的行為。

    我是煙臺人,我經(jīng)常到煙臺的一個小店買海鮮,這個店是三鉆的小店,店里一共有三個人在打理,哥哥妹妹妹夫一起來做,哥哥是老板。前幾天雅安地震,這個店的老大哥就打電話給我,問我知不知道淘寶的捐贈入口在哪,他要把當周10%的利潤捐出去。我當時聽了非常感動,這個例子說明,在中國不僅僅是大企業(yè)家才有這種自主的公益意識,而是最基層的商家都有這份心。其次,我感到他們相信淘寶這個電商平臺,這是基于很多分散的個體對于一個虛擬電子商務平臺的信任,這種信任其實非常難得。

    《公益時報》:商人在商,如何衡量公益和私利的關系?

    王帥:今天的中國應該去為一個群體正名,那就是商人。商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他們推動了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時至今日,商業(yè)其實更是推動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大力量。

    一直以來,商業(yè)給人的感覺是很功利的,很多人對商人的定義都是暴發(fā)戶和奸商。但以進步的視角來觀察,中國真正新的一代商人正在崛起,公益則是這一批新一代商人的符號。我們讓越來越多的人彼此信任,越來越多的商人,越來越多的商家,知道信用和良心才是財富。一個企業(yè),你不生產(chǎn)對社會有害的商品,你這本身也是公益。

    有一個現(xiàn)象,我心里是“沾沾自喜”的,那就是淘寶的“淘評現(xiàn)象”。一個人為了一個差評,不惜打一百個電話跟買家解釋。這樣的緊張是為了什么?因為這個差評會影響到他的信用,這個信用會影響他未來的事業(yè)和財富。

    所以,中國絕大部分的就業(yè)是商人來解決的,而最有競爭力、最創(chuàng)新的手法,也有很多來自商人。這種信用機制就是電商發(fā)明的。

    有時候我想,阿里巴巴最大的功勞也許并不是建立電子商務的平臺,而是我們重構了中國的信用體系。我們剛剛做淘寶的時候,是沒有人相信的。那時候,沒有人相信能在淘寶上買到貨真價實的手機。但這些年的發(fā)展,讓大眾在這個平臺上重新找回了信任的感覺?,F(xiàn)在,每天在淘寶上流動的2000多萬個包裹讓4000多萬人相信素未謀面的彼此。這其實就是個釋放相信、收獲驚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