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安德魯·馬紹爾/文 1988年,英國國際援助人員西蒙·貝瑞(Simon Berry)在非洲大陸開展工作,他將當地兩組看似毫不相關的現象不經意地聯系到一起,卻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其一:在贊比亞的偏遠地區(qū),所有家庭都是依靠耕作勉強支撐生活,許多因病死亡的兒童染上的是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比如腹瀉引起的脫水。 其二:就是在這些經濟極不發(fā)達的田間地頭,你卻總能有辦法買到一瓶可口可樂。 身為一項英國援助計劃技術執(zhí)行官員的貝瑞,對這兩組現象展開了大膽的聯想——可口可樂強大的配送網絡是否能夠被用來向援助罕至的地區(qū)投放最基本的、但卻有可能挽救生命的藥品? 20年過后,在多方力量的配合下,貝瑞和妻子珍妮(Jane)終于開始回答這個多年以來的設想,他們的解題方式是建立了一家獨立的非營利機構——可樂生命(ColaLife)。他們的做法是利用可口可樂的配送渠道搭運所謂的“社會化產品”——防脫水的口服液、補鋅營養(yǎng)片、水質凈化片,在發(fā)展中國家內承擔起向最后幾里路進發(fā)的使命,從而挽救當地兒童的生命。2008年這一年,據聯合國估算,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每7名兒童中就有一人在5歲前夭折。 一個天才般的設想 最初,貝瑞的設想是,取出貨箱上的一瓶可樂,把一個裝有以上物品的瓶子插入原位。但是珍妮卻有另一番打算,這位在贊比亞度過無數漫漫長夜的女性“長期從有關國際發(fā)展的書中探究眾多初衷甚好的項目為何最終駛離正軌”,她向貝瑞問道:“你為何不利用沒有被占用的空間?” 于是,“援助匣”(AidPod)便由此誕生,這是一個形狀經過設計、耐擠壓、能夠緊緊地安插在可樂瓶頸部間的盒子,而一個標準的可樂箱能放下10個這種“援助匣”?!拔覀兯龅木褪抢脹]被占用的空間,讓這些關鍵性的物品和可樂一道出現在它們能到達的地方?!必惾鹫f,“我們只是搭乘方,有能力把貨物分配到偏遠地區(qū)的人們不是我們。” 這真是個巧妙的想法,也正是這份巧妙讓“可樂生命”在Facebook等社交網絡上贏得了數以千計的支持者,貝瑞也因此在2010年受邀前往柏林發(fā)表一次TEDx演講。但這個想法真的能實現嗎?“我們不想只作為這個好主意的發(fā)起者,我們想親手把它變?yōu)楝F實?!彼f,“所以我們在2010年辭去了原來的工作,投入全部精力促成一次試驗性的行動?!边@次試驗的地點還是放在非洲的贊比亞,但同樣也能對亞洲起到指引作用,因為在亞洲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也有相當多外界難以到達的地區(qū),在那里,兒童夭折率的降低也是難以實現的目標之一。 一個強大的品牌系統 “勸說當今世界最大的飲料公司把別家的產品放到它的貨箱中,哪怕僅僅是讓對方對此做考慮,都是長足的一步。”貝瑞這樣說道。可口可樂體系,是一部在一個世紀以來都運轉完美的龐大機器,在它市場所遍布的200多個國家中,可口可樂唯一做的幾件事就是生產軟性飲料、擁有旗下品牌和批準制造商在當地生產。有將近300家地方性的瓶裝合作伙伴在實際生產和配送可口可樂的產品,銷售地點則遍布全球——超市、電影院、餐館、街邊小販——基本在有人們聚集的地方,可口可樂就會出現??煽诳蓸贩Q,全球每日消耗掉的公司旗下產品就達17億件。 “可口可樂配送鏈的獨特之處并不在于從制造商到批發(fā)商這一塊,而是從批發(fā)商往后的這一段?!必惾鹫f,“在后面這一段中,是各種微型商人的天下——騎摩托車的青年、往面包車上搬可樂箱的婦女,等等等等。而這正是我們想借用的一段。” 多方位的支持者 “可樂生命”的這場試驗將貝瑞夫婦帶回到了贊比亞,這個啟發(fā)了他們行動的內陸國家。然而,貝瑞的第一站卻是隨同兩家支持者在另一個國家——法國進行游走,為前往贊比亞征得6000英鎊的行程費用。這其中的關鍵一方是可口可樂在贊比亞當地的生產商——贊比亞釀造廠(Zambian Breweries),它是全球領先的釀造企業(yè)英國南非米勒釀酒公司(SABMiller)的旗下分支,而這家全球企業(yè)則一直致力于兌現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承諾。英國南非米勒釀酒公司的加盟意味著我們有可能把‘可樂生命’的理念擴展到全球。”貝瑞說道。 “可樂生命”在贊比亞的其他伙伴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贊比亞國有醫(yī)藥銷售企業(yè)“醫(yī)療連鎖有限公司”(Medical Stores Limited)。一家名為“贊比亞守護者基金會”(Keepers Zambia Foundation)的NGO則負責在當地居民區(qū)做知識普及工作,按貝瑞的話說,就是“為我們將要發(fā)放的套裝制造影響和認知度”。“可樂生命”計劃向30個居民區(qū)內的母親和兒童監(jiān)護人發(fā)放至少兩萬份“援助匣”,而這些計劃內區(qū)域的居民每天的生活開銷都只在1-2美元之間。 “這些地區(qū)人煙稀少,醫(yī)療設施的補給尤為稀缺?!必惾鸾忉屨f,“贊比亞全國只有70家登記在冊的藥店,而且全都集中在較大的城鎮(zhèn)?!钡幸馑嫉氖?,即使在偏遠地區(qū),小賣部卻隨處可見,他們出售生活基本用品——洗衣粉、食用油、餅干、香煙,當然,還有可口可樂。所以,這些小賣部應該可以被用來發(fā)放醫(yī)療產品。 “援助匣”中可以搭配各種產品,其中一樣就是補鋅的營養(yǎng)品。腹瀉兒童服下這種營養(yǎng)品后,可以緩解病情的癥狀和發(fā)病周期,如果發(fā)放到位,每年最多能在全球挽救40萬名5歲以下兒童的生命?!翱蓸飞痹谫澅葋喌暮献鞣较Mㄟ^發(fā)放治療腹瀉的套裝(ADK)來測試這種搭運的理念?!拔覀兿M玫接幸饬x的數據?!必惾鹫f,“我們在試驗階段的主要目標不僅僅是要挽救兒童生命,更要測試出我們是否能夠利用可口可樂的銷售鏈來進行配送,讓人們在腹瀉來臨時能在家中或者離家很近的地方拿到我們的套裝?!?/p> 透明公開的創(chuàng)新也促使“援助匣”在不斷進化。如果采用透明的PET樹脂材料包裝,“援助匣”還可能被用于太陽能凈水。把這種PET外包裝放到污水中并在太陽光照下放置6個小時,紫外線便能徹底殺死水中導致腹瀉的病原體。出于成本考慮,貝瑞擱置了這種想法,但是瑞士水科技聯邦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仍然向他寄來了一個水凈化的包裝樣本,大小和形狀與“援助匣”一致。 “可樂生命”募集了135萬美元的捐款用以啟動這次試驗,試驗在2012年年初開啟。在第一批的捐助人名單中便有來自強生公司的企業(yè)公民信托基金(Corporate Citizen Trust),該基金代表強生集團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地開展企業(yè)社會責任活動。 保證創(chuàng)新成功的模式 試驗的結果是成功的,不但如此,他們還對“援助匣”的形狀做了進一步的改造,使其更好地利用貨箱的空間。截至目前,“可樂生命”已經生產出了約3萬個抵抗腹瀉的套裝,而其中有1萬4千個已經送到了當地居民的手上,平均每天會有100個家庭受惠于此項計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可樂生命”的套裝對于減少兒童因脫水及腹瀉的死亡率有很明顯的助益,也是推廣公共衛(wèi)生觀念的好工具。 作為總結,“可樂生命”的成功源自好的創(chuàng)新主意、社交媒體的傳播和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三者缺一不可。Facebook和TEDx等媒體擔任了推波助瀾的角色,讓“可樂生命”在過程中可以得到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強生集團的援助,而“可樂生命”也利用了多種網絡媒體隨時更新工作狀態(tài),讓關心的人能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可口可樂對于這項能提升企業(yè)形象,又不會增加額外成本的計劃,給予支持,并推薦了適合當地的物流方式。其他合作伙伴如贊比亞政府、醫(yī)療連鎖有限公司的大力倡導,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成果做評估和追蹤,并在實行過程中不斷地給予反饋,才使得“可樂生命”能不斷地改善產品設計、制作流程和商業(yè)模式。 “可樂生命”在贊比亞的試驗階段尚未對使用者收取費用,現仍靠著捐款及政府補助在運作。若能成功的話,他們也會試著把“援助匣”授權給其他非營利組織或商業(yè)機構,以收取一定費用來維持整個組織的運作。 未來他們則希望能把這個成功的模式套用在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偏遠地區(qū)。正如同可口可樂的口號“下一站幸福將在哪里?”一樣,現在的疑問就是:“可樂生命”的下一站將在哪里? (據《亞洲發(fā)展》雜志 高文興/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