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系”一直被視作一個略帶有貶義色彩,指的是請客送禮、收受賄賂之類的行為,是沒有制度規(guī)范、沒有技術含量的表現(xiàn)。而在美國的募款培訓課上,授課教師居然反復強調“募款全靠關系”,的確有些出乎意料。 顯然,美國老師所說的“關系”,更多地是指公益機構與捐款人之間的工作關系——這個工作關系當然也要建立在私人感情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地去維護和經營,打電話、發(fā)郵件、寄直郵、印年報、登門拜訪都是常用的方法。 這個“關系”是一種普遍的營銷和溝通的行為,而不是狹義上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家機構的非正規(guī)行為。這個關系從何而來?來自每一次的信息披露,每一封信的遣詞造句,每一次的訪問溝通。 2010年美國慈善捐款總額的73%來自個人,14%來自基金會,8%是遺囑捐贈,只有5%來自公司。為什么美國的個人捐贈占到近四分之三,遠遠高于中國?盡管這個數字很容易被誤讀,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的基金會里有大量的募款專業(yè)人員在長期默默無聞的工作,在日復一日地溝通、激勵、鼓舞。正是通過他們的有效溝通,才強化了個人捐資者與公益慈善機構的關系,才把老百姓的公益情懷變成了公益行動,把美好愿望落實為捐贈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