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發(fā)端于2005年的‘天使媽媽’至今已步入7年,并于2008年12月和2012年4月兩度獲得‘中華慈善獎’。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較高社會評價的民間公益組織在救助小傳旺過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小傳旺事件最新進展 父親拿回銀行卡 弟弟9月將在京上學 7月18日有消息稱,“小傳旺”父親杜舍厚的存有愛心捐款的銀行卡被其舅爺?shù)热四米?,并帶回山東夏津縣老家,杜舍厚無錢吃飯向“天使媽媽”基金求助,“天使媽媽”基金資助其1000元在醫(yī)院購買飯卡。此外,另有知情者稱小傳旺父親向“天使媽媽”求助,希望能幫助小傳旺弟弟在北京找個學校繼續(xù)上課。 7月23日,《公益時報》記者致電“天使媽媽”基金顧問任瑞紅,任瑞紅向記者表示,小傳旺父親的銀行卡在20日已經由小傳旺的舅爺、表叔、舅舅等一行人從山東赴京,親自交給了杜舍厚,同時將一些匯款憑證一同交還于他。為示清白,杜家親屬簽協(xié)議摁手印,表示歸還銀行卡,并從此與救助傳旺的錢財無涉。截至20日,兩張銀行卡上分別接收愛心捐款35萬余元和9萬余元。 有媒體報道,據(jù)杜傳旺的舅爺董玉良稱,“兩張銀行卡肯定歸杜舍厚所有,只是由五名親屬代為保管,我們也給杜舍厚留了生活費?!倍派岷癖硎?,的確留了3000多元生活費,而從“天使媽媽”要來的1000元是給小傳旺辦理飯卡的。 關于“小傳旺”父親杜舍厚委托“天使媽媽”基金幫助“小傳旺”弟弟在北京找學校上學一事,任瑞紅向《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小傳旺”弟弟在北京現(xiàn)已經有學校愿意接收了,今年9月將在北京昌平一家由公益機構創(chuàng)辦的學校上小學一年級。 因對被充氣傷害的男童小傳旺的救助(報道詳見本報上期8、9版內容),民間NGO“天使媽媽”被民眾的懷疑情緒一度推上了風口浪尖。《公益時報》記者試圖通過調查還原“天使媽媽”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機構。 據(jù)記者調查,“天使媽媽”曾經和三個基金會有過合作,目前在北京東三環(huán)雙井橋和天通苑擁有兩個兒童寄養(yǎng)點。發(fā)端于2005年的“天使媽媽”至今已步入7年,并于2008年12月和2012年4月兩度獲得“中華慈善獎”。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較高社會評價的民間公益組織在救助小傳旺過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天使媽媽”基金項目顧問李塬坦言:“‘天使媽媽’基金到了危險時刻,希望能挺過去?!?/p> 7月19日《公益時報》記者在北京專訪了“天使媽媽”基金顧問李塬和任瑞紅,試圖還原“天使媽媽”一路走來的軌跡。 緣起“搖籃網(wǎng)” 一群“愛心媽媽”活躍在網(wǎng)絡上,以單獨身份為困境兒童開展各種醫(yī)療救助,這是“天使媽媽”最早的雛形。 2005年6月,海歸人士鄧志新利用“搖籃網(wǎng)”(即“媽媽社區(qū)”)進行發(fā)帖關注各種困境中兒童的醫(yī)療救助,在網(wǎng)絡上得到眾多媽媽的響應,隨后有不少愛心媽媽加入其中。 2005年9月,天使媽媽核心團隊建立,海歸鄧志新、卡巴基斯市場總監(jiān)邱莉莉、安徽公務員沈利、中央電視臺記者賀紅、清華博士張曉春,五人成為“天使媽媽”的核心成員。 當時“天使媽媽”自籌經費已經救助了一些孩子,當時的合作伙伴兒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在此基礎上針對“天使媽媽”救助的每個孩子,再予提供5000~10000元資助金。同時,“搖籃網(wǎng)”逐漸成為一個很好的網(wǎng)絡信息救助平臺。三方力量協(xié)同互補,“天使媽媽”團隊的大病醫(yī)療救助自此開始。 “這五人最開始兼職做‘天使媽媽’,后來干脆辭職全職來做。最開始所需的救助資金都是‘媽媽們’從個人收入里面拿出來的,每月基本拿出5000元來,盡管當時‘媽媽們’的收入還算可以,但這很不容易?!崩钴珜τ浾哒f。 李塬對記者表示,“天使媽媽”在線上獲知患兒病情然后進行線下救助,圈內人都知道在公益圈當中最難做的就是醫(yī)療救助,大病醫(yī)療救助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大病救助有三大關鍵詞“急迫、龐大、復雜”,這意味著風險和責任。 三次合作 隨著“天使媽媽”團隊救助患兒數(shù)量的增多,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在與兒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合作的同時,“天使媽媽”也引起了更多公益機構的關注。 2007年9月,香港“制衣大王”、香港思捷(ESPRIT)環(huán)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邢李原捐資創(chuàng)設言愛基金,致力在內地老區(qū)、貧困山區(qū)援建100所思源實驗學校,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享受良好義務教育。言愛基金與“天使媽媽”的合作以出資救助其中一名患兒開始嘗試,隨后言愛基金派員赴內地考察“天使媽媽”項目,最終決定與“天使媽媽”合作,以定向捐助患兒方式持續(xù)支持“天使媽媽”。 此時,“天使媽媽”已經在兒童希望救助基金和言愛基金雙重資助下開展大病兒童救助工作,救助資金雖為定向,但在籌資上有了較好保證。 2007年12月,“天使媽媽”專項基金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紅基會”)旗下設立,并與其簽約。 據(jù)“天使媽媽”基金顧問任瑞紅告訴記者,“天使媽媽”基金成為紅基會二級專項基金較為不易。當時,紅基會旗下的二級基金特別多,應該在40~50個。任瑞紅時任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小天使基金”辦公室主任,正是她當時關注到了“天使媽媽”。據(jù)任瑞紅介紹,正是在她及其同事的幫助下,“天使媽媽”完成了與紅基會的整個簽約、注冊和建章過程。 (下轉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