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要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自述
   第15版:國際
   第16版:國際
滎陽:找到慈善就找到了幸福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要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自述

第15版
國際

第16版
國際

新聞內容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滎陽:找到慈善就找到了幸福

    2011年3月16日滎陽市一小為馬文博捐款

    2011年7月3日瑞龍醫(yī)院為孤兒體檢

    “詩歌之鄉(xiāng)”、“閥門故里”、“機械之鄉(xiāng)”、“象棋發(fā)源地”,滎陽這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小城有著諸多歷史名片。然而,慈善之城,無疑是滎陽最響亮的城市名片。

    ■ 本報記者 王燁

    滎陽位于鄭州以西20公里,作為河南省會鄭州下轄縣級市,滎陽總面積908平方公里,人口65萬。滎陽的慈善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影響深遠的“賢孝文化”,散盡家財、義助他人的“趙瘋子”,代代傳頌其德義。

    2009年8月,滎陽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民慈善”理念,打造慈善城市。全民慈善活動開展以來,滎陽全市各界紛紛響應,已募集善款3000多萬元,救助困難對象近萬人次。

    滎陽人用愛心詮釋著慈善理念,用善舉書寫著慈善精神。2010年,滎陽市全民慈善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縣級市名義獲得的獎項。

    在滎陽人看來,慈善已經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提升著一個城市的品質和內涵,正成為這個城市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慈善就在身邊 每天都有感人事跡

    “百善孝為先,慈善越千年”“行善是大智,善舉是大德”……在滎陽,傳播慈善文化的標語到處可見,滎陽市電視臺專門開設了慈善頻道,廣播電臺在每天固定時段播出慈善專題,宣傳身邊發(fā)生的感人故事,傳播需要救助人群的信息。滎陽市城鄉(xiāng)形成了濃郁的慈善文化氛圍。

    “現在的滎陽,幾乎每天都有感人的事跡發(fā)生?!睖铌柺忻裾帧铌柎壬瓶倳崭睍L楊趙莉說,“以自己的行動帶動更多人做慈善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p>

    滎陽二高師生為救助該校重病教師,一日之內就募集了7萬多元;滎陽農村信用社為該單位遭遇車禍職工幾個小時內募集了5萬多元。

    滎陽市高山鎮(zhèn)為該鎮(zhèn)關帝廟村尿毒癥患者吳雪鳳舉行捐款活動,半個小時內就募捐善款134765元……

    “您好,歡迎您在慈善愛心柜臺選購手機?!边@是滎陽華信慈善手機賣場銷售人員每天都會反復說的一句話,在這個柜臺里展示著16款熱銷手機。

    “在這個柜臺,每賣出一部手機,我們就捐出來10元?!贝壬剖謾C賣場的李經理說,“另外,在所有的柜臺,只要拿著殘疾證、低保戶等相關證件我們都可以給予5%的優(yōu)惠?!?/p>

    “我們手機賣場還有自己的職工互助基金?!崩罱浝硌a充說。這家慈善手機賣場在滎陽共有4家分店。而這,僅僅是滎陽慈善地圖上的一個小圓點、一顆小紅心。

    在滎陽慈善地圖上,像這樣的小紅點大大小小有70多個。全民慈善活動開展以來,市民踴躍參與,慈善超市、慈善飯店、慈善藥店、慈善醫(yī)院、慈善理發(fā)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有的將利潤的一定比例捐給慈善機構,有的對殘疾人、低保戶、老年人等實行免費或打折服務。

    為方便市民做慈善,滎陽市慈善總會還在學校、商場等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200個,慈善捐衣箱3個。截至2012年2月,滎陽市慈善總會共籌集善款3000多萬元,救助困難對象近萬人次。

    遍插紅旗 908平方公里上的600多個慈善基層組織

    一個城市在發(fā)展內涵上,可以作出多種選擇,滎陽選擇了慈善。作為鄭州的一個縣級市,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滎陽市綜合經濟實力在河南省100多個縣市中名列前茅。

    但他們認識到,與困難群體巨大的救助需求相比,單靠政府的力量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激發(fā)、調動、匯聚起民間的愛心力量。

    2009年8月,滎陽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民慈善”理念,打造以“全民慈善、方便慈善、透明慈善、效益慈善”為內涵的慈善城市。

    2009年8月5日,滎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本市開展全民慈善活動的意見》,下發(fā)至滎陽市各級單位,把慈善作為一級政府的重頭工作來抓。

    滎陽市在全市范圍內設立了620個慈善基層組織,平均每1000人就有一個慈善組織,還建立了由4100名慈善愛心大使組成的慈善愛心人士基本隊伍,滎陽網民還通過網絡成立了“美麗情懷愛心大使群”。

    現在,滎陽已逐步形成了以滎陽慈善總會為龍頭,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市直各單位設立的慈善組織為骨干,各學校、村委會、居委會、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服務網點為依托的慈善服務體系。

    除了全民慈善的體系建設,滎陽市政府加強宣傳力度。2009年9月11日,滎陽市將原有的兩個有線電視臺之一改為“慈善頻道”,每天輪流播出“慈善播報”、“榜樣”、“公益訪談”、“中華慈善五千年”等十三個專欄節(jié)目,關注平民慈善。

    同時,滎陽慈善總會還創(chuàng)辦了《滎陽慈善報》,編寫出版了《滎陽慈善知識讀本》教育書,免費發(fā)放到全市近8萬名中小學生手中,并配備專職老師給學生進行講解教育。

    “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睖铌柎壬瓶倳L張水旺認為,政府通過發(fā)揮強大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增強全社會慈善意識,籌集更多慈善資金,幫助更多困難群眾,是非常值得倡導的事情。

    做慈善就是做人 30年的愛心傳承

    做慈善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做慈善。慈善精神在滎陽匯聚、傳遞,人人行善事成為一股潮流,關于滎陽好人的故事不勝枚舉。

    李春鳳是滎陽賈峪鎮(zhèn)石硼村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30年來,李春鳳自愿救助石硼村的殘疾人、智障人、重病人,長年累月蹬著三輪車,到鄭州等地收集舊衣服,多達2萬多件。這些舊衣服經過修改、清洗后,分送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手中。

    像李春鳳這樣的“滎陽好人”還有很多,他們用最樸素的行動踐行著慈善精神?!熬杩罹栉锸谴壬?,別人困難時助一臂之力,悲傷時一句暖心之語,同樣是慈善。只要是帶著愛心、帶著善意的行動,都是慈善?!睍r任滎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滎陽慈善總會名譽會長的曹廣琦如此評價。

    2009年12月,滎陽市第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確定每年的10月12日為“全民慈善日”,旨在讓全民慈善活動走得更好。

    3000元、1萬元、100萬元、1000萬元,在2010年10月12日滎陽第一個“全民慈善日”捐贈現場,一個個捐贈牌舉起,現場獻愛心的既有機關單位,也有民營企業(yè)老板,還有商販、普通市民。

    僅僅在慈善日一天,現場共募集善款13719864元,滎陽市一日募集到如此多的善款,在河南省的縣級市中還是第一次,甚至在省轄市也不多見。

    老有所養(yǎng) 幼有所依

    一個城市的幸福來源于生活其中的人的幸福,當她的民眾普遍感到幸福的時候,這個城市就是一個幸福的城市。

    “俺孫子從小就沒了爹娘,現在孩子有人管,每月還有700塊錢的生活費,我們就是走了也放心了!”14歲的孤兒小杰(化名)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提到小杰未來的生活,小杰的爺爺奶奶既欣慰又唏噓。

    從2009年7月起,滎陽市所有未成年孤兒均享受包含生活、教育、醫(yī)療三方面每月最低700元的補助,這個數字在全國孤兒生活費中是最高的。

    2009年10月,時任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司長王振耀對滎陽孤兒的幫扶工作給予贊揚:“目前,孤兒月補助額全國能達到600元的城市就極少,滎陽是全國老大?!?/p>

    除了每月700元的生活補助,小杰還有了自己的“新父母”。滎陽市對孤兒建立“對口幫扶”領導小組,這一創(chuàng)新,讓滎陽226名孤兒的生活發(fā)生了徹底改變。2011年滎陽因“同在藍天下 快樂共成長”孤兒幫扶項目獲得“第六屆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幼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一直是中國人追求的幸福生活,這一切在滎陽已經實現。在滎陽五保供養(yǎng)幸福園里,一群70多歲的老人正在快樂的扭秧歌。這是老人們熟悉的生活,每天如此。

    老人們所在的幸福園,是目前河南省首家、也是全國較大的農村五保集中供養(yǎng)機構,總投資近5000萬元,園民供養(yǎng)資金和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及管理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目前,滎陽市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yǎng)率達到70%以上。

    “滎陽提出全民慈善,創(chuàng)建慈善城市,根本目的是更廣泛地調動、整合和優(yōu)化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困難群體提供幫助?!睍r任滎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滎陽慈善總會名譽會長的曹廣琦表示,“希望在滎陽形成一個‘善’的磁場,最終使65萬人民更加和諧、美滿、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