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要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社會組織·新聞
   第06版:社會組織·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核心報道
   第10版:企業(yè)公民·聚焦
   第11版:企業(yè)公民·聚焦
   第12版:企業(yè)公民·專題
   第13版:社會組織·關(guān)注
   第14版:企業(yè)公民
   第15版:關(guān)注
   第16版:專題
崔永元助陣打工者春晚
傳奇鋼琴師劉偉的公益夢想
“最美媽媽”吳菊萍當選年度網(wǎng)絡人物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要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社會組織·新聞

第06版
社會組織·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核心報道

第10版
企業(yè)公民·聚焦

第11版
企業(yè)公民·聚焦

第12版
企業(yè)公民·專題

第13版
社會組織·關(guān)注

第14版
企業(yè)公民

第15版
關(guān)注

第16版
專題

新聞內(nèi)容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崔永元助陣打工者春晚

    一場由打工者自導自演、簡陋卻真誠的晚會,因有小崔加盟而顯得不同

    崔永元缺席了1月8日舉行的中國慈善年會。本來,他應該作為傳播公益的先進典型,在官員和明星云集的會場里接受致敬,獲得獎杯??赡翘焱砩纤懈匾氖乱觥绞锥紮C場附近的皮村“小劇場”,主持一場屬于打工者自己的春節(jié)晚會。

    在第二天的報紙上,你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關(guān)于慈善年會的消息,卻找不到那場打工者春晚的只言片語。因為它實在太不起眼兒了。那里沒有明亮的演播廳,豪華的嘉賓名單,華麗的演出服。那里,連紅地毯都是二手的,就更別提什么出場費了。50多名演員,操著不同口音的打工者,在兩個半小時演出結(jié)束后只是在附近的小飯館里吃了頓晚飯。

    但這是他們所擁有的時間,這里有屬于他們的舞臺。在簡陋的晚會現(xiàn)場,那種時常從頭頂上空傳來的巨大而冷漠的飛機轟鳴聲,暫時被歌聲與微笑替代了。

    晚會導演王德志是個34歲的內(nèi)蒙古小伙子。18歲時,他想上春晚說相聲,便一個人從烏蘭浩特跑到北京。剛下火車,他就揣著自己寫的相聲段子到中央電視臺門口,傳達室工作人員淡定地告訴他:“今年春晚節(jié)目已經(jīng)敲定了,明年再來吧?!?/p>

    王德志沒有回家,而是選擇留在北京打工。他做過跑堂和大廚,發(fā)過小廣告,蹬過三輪車送水。短短幾十個字就可以濃縮他在北京的十幾年,卻無法濃縮一個異鄉(xiāng)打工者的艱辛。不僅如此,他還要忍受這座城市沒緣由的壞脾氣,比如沒帶暫住證,就要被拖進村子大院,毫無尊嚴地蹲在地上。

    2002年,王德志和其他愛好文藝的打工者一同成立了打工青年藝術(shù)團。他們用業(yè)余時間到工地上給工友們表演,唱著自己的身份迷茫,唱著總是討不到的工錢。2012年是藝術(shù)團成立十周年,他們打算辦一場屬于打工者自己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王德志終于在春晚舞臺上說上了相聲。他穿上米色工裝,對現(xiàn)場200多名同樣身為打工者的觀眾說著他們都經(jīng)歷過的故事。

    除了語言類和歌舞類節(jié)目,還有幾位打工者,穿上自己的工作服,戴著安全帽、黃色膠皮手套,扛著鐵鍬、揮著拖把、舉著鏟鍋、捏著小廣告,在紅地毯上走起秀,轉(zhuǎn)身亮相時也是勞動式的——一個弓箭步。

    晚會籌備階段,在所有經(jīng)費“也就千八百塊錢”的情況下,居然有人提出讓崔永元作主持人這個“想也不敢想”“誰也不能打包票”的主意。

    小崔答應了這個邀約,這幾乎讓皮村人不敢相信。當晚,他“翹”掉了一本正經(jīng)的慈善年會,穿著黑色皮夾克在北京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舞臺下候場,還不時掏出手機,為臺上這些并非明星的小人物拍照。

    王德志還編排了一個《昨天今天明天》小品的打工版——《在城市安個家》。他在小品中扮演的,正是崔永元的那個角色,打工者小郝和小王則扮演一對在工廠里結(jié)識的夫妻。女演員小王挺著八個月的大肚子,裹著一條長圍巾。這個曾在河南打工的姑娘,如今是兒童打工子弟項目組的一員,她馬上就要當媽媽了。

    坐在聚光燈下,小王溫柔地摸著肚皮,說出自己的愿望:希望孩子將來能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考大學。這時,不需要什么表演,因為對著肚子中的寶寶,以及皮村打工子弟小學的孩子們,她真的就是這樣希望的。

    把相隔20多公里的兩場晚會聯(lián)系到一起,并非要在它們之間比出個高低。只不過,崔永元在其中選擇了那個并不璀璨的會場。一場晚會重要與否,從來不在于會場布置得有多光鮮、有多少高官出席、邀請到多少媒體,崔永元用他的選擇說出了自己的答案。對于皮村那些打工者來說同樣如此。那個沒有暖氣、只能靠燈光取暖的會場里,有屬于他們自己的重要時刻。

    (中國青年報 王晶晶)